在没有纸的战国时代,为什么纸上会有典故?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至今仍有大量的资料和典籍留下。但正是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很多记录无法考证其真实性。同时,随着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和了解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历史事件。比如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括,“纸”出现在汉代。两个不同时空的人和事怎么会有关联?这其实是后人把两者联系起来,有两个误解。
误区一:“纸”不是东汉才首次出现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造纸术,“纸”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书写。在没有纸的时代,人们在竹简或青铜器上写字。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字载体非常不方便,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在努力改进书写载体,甚至为了方便在布上写字。
但是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吃饭穿衣才是最重要的。哪里有闲钱买书写用的布帛?这时,聪明的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把树皮、渔网、亚麻布等低价的东西砸成纸浆,制成了最初的“纸”。据史料记载,纸最早出现于西汉,比蔡伦改进的“纸”早了近百年。东汉蔡伦不是发明家,而是革新者。“蔡伦纸”比以前的纸更精致,更利于书写。
误区二:战国时期没有出现“纸上谈兵”这个词。“纸上谈兵”这个词很明显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出现的,与主角赵括几个世纪以来靠纸上谈兵生活的时间无关。那么,这两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说到这里,我们需要从“纸上谈兵”的含义说起。
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赵括的身世正好符合这个成语的意思。战国时期,秦、赵两军相遇,两国几经大战,不分上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双方都换上了自己国家的“能人”。秦是将军,而赵选择了赵括。当时的赵括没有战场经验,但他的父亲马福君赵奢却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而且赵括从小就读过《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方面很有天赋。正因为如此,赵的统治者认为他是称职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赵括虽然有着特别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但真正到了战场上却束手无策。血腥的战场瞬息万变,根本不是理论知识能解决的。长平之战最终毁了没有战争实践的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