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和葛洪的历史故事
葛洪一开始就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葛洪写了很多文章,都直截了当,指出了时代的不足。他提出了自己对君道、臣节的理解,也提出了自己贤能的政治主张。葛洪长期以来一直对神仙修炼的研究感兴趣。为此,他四处寻书,探寻真理。他经常冒险走上几千英里去获得一些东西。十八九岁时,葛洪到庐江马迹山,结识了当时著名的炼丹师尹正,并教他跟随尹正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和医疗技术。启蒙儒学向道家炼丹术的转变。
当时西晋政局混乱。刚满24岁的葛洪觉得应该远行避祸,于是来到广州,见到了南海太守鲍良。被称为神仙太守的鲍亮也是个和尚。鲍敬见到葛洪后,很欣赏他的才华,不仅把自己的本事教给了他,还把女儿宝姑嫁给了葛洪。
葛洪,33岁,从广东回到家乡句容,被当时的司马睿总理聘为政府官员。然而此时的葛洪早已看淡名利,无心出世。他很快辞职,开始写对内对外的文章。后来为了炼丹长生,葛洪再次南下广东进入罗浮山修行。
公元331年,葛洪48岁,带着妻子包谷定居罗浮山。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罗浮山。据博罗县志、金仙、钟记载,葛洪曾来此炼丹。从观众席上,他立了四座庙。在罗浮山的32年里,他做了三件大事,采药治病,炼丹著书。正如《晋书·葛洪传》所记载的:长年在山中,悠然修炼,不断著书。
罗浮山又名东乔山,与广东省南海县的西乔山齐名,享有“南粤两大名山”的美誉。苏东坡曾在此写下名句“罗浮山春来四时,橘杨梅最迟,日有荔枝三百颗,为岭南人不惜。”
葛洪对狂犬病的治疗是免疫治疗的萌芽。为了提炼丹药,葛洪和他的妻子包谷翻山越岭寻找草药。青砖砌成的水池,面积15平方米,是平时洗药的水池。包谷从小随父亲包亮学习医术,尤其精通艾灸。她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性灸疗学家。葛洪的作品也记录了他妻子行医的故事。
晚年的葛洪追求长生不老,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关于葛洪卒年的故事很多,但大多倾向于公元363年卒,即葛洪卒年81。据说葛洪临死前给广州刺史邓岳写了一张条子,说要去旅行找老师,按约定的时间出发。据罗浮山记载,葛洪出洞时面色皮开肉绽,身体绵软,抬尸入棺,轻如衣裳。世人于是认为他已经成为一个不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