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者荣耀》引发的教育思考

作为国内最成功的手游,王者荣耀拥有2亿用户,每天在线人数8000万,游戏日营收高达6543.8+0亿元。这种现象级的游戏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游戏是一个对象,对象的具体操作取决于人的想法。不得不承认,王者荣耀是学生社交的一部分。就像女生喜欢逛街,喜欢吃好吃的,喜欢聚在一起自拍。男生在一起可能更多的是一起打游戏,或者一起聊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游戏的沉迷大多是被身边的人引导的。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成熟早,模仿能力强。很自然的,我们形成了一些不太注意的习惯。雷的女儿多多和王菲的女儿,她们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基本能自己化妆了。我爸爸的朋友的女儿上六年级,说她班上的女生都化妆上学。班里不会化妆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带着化妆去学校,他们也开始在家里学习化妆。慢慢的,全班女生都可以化妆了。过年来我家玩,专门出去理发化妆参加聚会。作为90后,我瞬间感觉出来,00后没有一个活得好。

现在的孩子能玩的实体游戏少了,90后的孩子也感受不到一把鸡毛钥匙和一个铁环在年轻时能带来的快乐。他们的大多数游戏都是虚拟的。拥有一台ipad就像拥有了全世界,很容易沉迷其中。他们不会因为朋友被叫回家吃饭而散去。只要网络没断,他们就很难走出游戏。他们的角色、皮肤、战场都是聚会上讨论的话题。家长也不妨从兴趣爱好入手。当王者荣耀中的历史人物成为孩子的兴趣时,家长可以买一些与游戏中人物相关的历史书。如漫画的历史记载,上下五千年的漫画等。孩子们把游戏中的人物带入书中。然后找到与书中人物的不同之处,从而打开孩子的话题。开始和你讨论历史和人物,不断问更多的问题。甚至判断人物的对错善恶。孩子的价值观可能从这一刻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孩子逐渐学会在书本中探索人性的善与恶,体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

虽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保持一个玩游戏的度。但也有很多孩子为了逃避现实层面的社交或学习而沉迷游戏的情况。所以,准确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原因,是正确引导孩子的第一步。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压力从初一就伴随着孩子,高中生的压力更大。在我们的认知中,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很多时候,压力在那些自制力差,学习不积极的孩子面前,只是一种负担。

压力会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能量。处理这些负能量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所以真正消除压力需要更多的精力,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身体上的。于是我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想有时间和精力放松一下,那就玩游戏吧。打完游戏才知道,本来已经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嗯,我已经玩过游戏了,再玩一会儿有什么不好?赛后压力更大,然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放松。拖延症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

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极其旺盛的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随着王者荣耀成为流行热点,中学生终于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许因为你玩了这个游戏,他们认识了另一个朋友。另一方面,也许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时尚”的表现。在学校生活中,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归属感和自信心。而游戏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另外,孩子在生活中一直都是父母在管。在游戏中,孩子能感受到的掌控感,在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得到。

另外,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竞技游戏,也给老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一些启示。教学活动不是一个老师的说教,那些真正有感染力和互动性的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王者荣耀后期大规模的社会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们对团队精神的追求。除了日常的课业,学校是否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那些高考前夕跳楼的孩子,那些下课后又困又累的孩子,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得不到辅导。日常生活就是学习行为的不断重复。在孩子濒临崩溃的时候,家长和学校是否意识到了孩子的异常?有多少学校在经历了那些悲剧之后,思考过自己学校的教育方式是否可以更加人性化?每一次悲剧发生后,更多的学校选择在那一周放假,似乎尽可能让学生少受悲剧的影响,却从来没有采取根本性的措施。

那些青春期就该培养的自立、自律、团队意识,一直是高中教育的痛点。每到长假,都能看到家长们蜂拥到学校给孩子送饭。除了关心孩子在学校吃的好不好,你有没有问过孩子最近开心吗?即使高中生的生活充满了学业压力,家长也不要在没事做的时候随便说一句“好好学习”,没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孩子的一生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学校的教育。现在的应试教育要做的,是把学校的角色从“学习型教授”转变为“学习型领导者”,让学生真正成长为经得起社会生活历练的成年人。

就算王者荣耀没了,还会有其他游戏,这是时代的产物。就像之前的魂斗罗,超级马里奥,CS等。,这些都是时代的鸦片。《王者荣耀》中的一份深度调研报告显示,王者荣耀对娱乐电影和电视剧的替代性最强,近一半的女性玩家减少了看剧玩游戏的时间。王者荣耀在竞技、游戏、社交、娱乐四个领域的融合体验,让这款游戏具备了极强的泛娱乐“跨界竞争力”。有些人觉得和认识的人讨论战术很棒,用团队智慧赢得一场比赛。一位网友说:“我喜欢大家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努力的过程,即使失败也是快乐的。”我们不得不看到当代人娱乐方式的改变。虽然生活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的游戏,但它的终极追求是精神上的满足。家长和学校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识别游戏中的内容是否能让孩子身心受益,而不是一味的打压和批判。

游戏都是给自制力差,不爱学习的孩子玩的;对于学习习惯和自制力都很好的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2017年全国高考成绩发布后,论文向31个省份的60多位省级高考状元发出了“2017年高考问卷调查”,* * *回收有效问卷40份,覆盖27个省份的文科状元。其中一个调查结果是,近四成的状元平时喜欢电子游戏,15%的状元表示经常玩网游,只有5%的状元没玩过网游。

从各省状元的经历来看,“好好学习,好好玩”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批评和阻止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其实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让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家长、学校和社会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体谅和理解的态度,更多的是宽容和尊重。孩子打游戏习惯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从小父母对孩子的精神不够重视。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精神世界健康向上的孩子,学习好是很自然的。

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的家长,不用太担心。孩子在叛逆期说话太多,会造成逆反心理。更多的原因是从小对学习缺乏兴趣,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所以,要让孩子正确对待游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诉求。当今社会,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实际上已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承载、传递和释放情绪的渠道。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粗暴地阻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思考孩子是什么时候爱上网络的。那时候,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突然变了?或许,当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关心他的成长时,孩子的情绪已经找到了另一个释放的空间。

尽量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创造一个更合适、更宽松、更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才是防止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