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汉末军阀混战、争霸天下的刘备,野心勃勃,胆识过人。他深知人才难得,怀着对人才的渴求,向贤下士进贡,并邀请诸葛亮出山,做他的左膀右臂。当时刘备是47岁的皇家将领,而诸葛亮是27岁的秀才,正是这个“下乡知青”在两人相遇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决策。在短短300字的《隆中对》中,对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走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从政治、军事、内政、外交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建国的基石,是值得千古称道的精彩政策。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开创了刘备事业的新局面。问题是诸葛亮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一些过时的计划和想法。
《隆中对》提出:据荆以夷,逐鹿中原。“若天下有变,令一将军引荆州军出秦川,与万、罗并将军。”即取荆州后,一路到万、罗,一路出秦川,夹击曹操的军事集团。看来这个计划是在孔明出山之前提出来的,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秦川和万、罗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荆州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仅仅依靠益州兵马,从秦川进攻曹魏,走刘邦“潜进陈仓”的老路,是很难取胜的。而且“赤壁之战”12之后,吴蜀联盟已经严重破裂,镇守荆州的关羽一意孤行,违背了联吴抗曹的外交方针。极为敏感和重视荆州的孙吴,联合曹操“求关羽自保”,派梦露、鲁迅抄关羽后路,“白衣渡江”攻江陵、公安;曹操从洛阳转战宛城,令黄旭率军增援被困襄阳的曹仁,呼应孙权南北夹击关羽,致使关羽大败林驹,攻陷麦城。刘备报复关羽感情用事,军事指挥不当。结果蜀军又一次被“烧营”打败,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实力大大削弱。很难实现逐鹿中原的宏伟目标。
原因很多,当然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重心不在关中,而是在万、罗、许昌一带。占据秦川关中地区固然重要,但荆州的战略地位比汉中和秦川重要得多。如果荆州失守,蜀军将被围在秦岭、大巴山、巫山之内的山中,处于战略劣势。然而,驻扎在荆州的将军关羽却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并侮辱了为加强吴蜀联盟而“结婚”的使者。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批评关羽是破坏吴蜀联盟的始作俑者,可能言过其实,但关羽对破坏吴蜀联盟应负重大责任。而刘备之和诸葛知止对荆州战略地位对蜀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关羽孤军奋战,不加一兵一卒。他们没有让刘封、孟达的军队靠近关羽,也没有让阆中(嘉陵江中游)的张飞、江州(重庆、涪陵一带)的赵云增援关羽。应该说。难怪陈寿在评论诸葛亮时说:“能屈能伸不是他的长处!”
公元223年,刘备病危,白帝托付孤儿,诸葛亮临危受命。他凭借卓越的能力,在“严科教,信奖惩”和“赏农桑,使民生息”的正确政策下,稳定了局势,逐渐恢复了元气。随后两年“六月渡泸州”“七次擒孟获”平定后方;逐渐形成了“分地、仓固、器械有利、积蓄有余”和“官不可奸,人自勉励”的局面。
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拉开北伐序幕。这场战争持续了六七年,最后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从一开始就犯了错误。当时蜀军虽锐,但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战略位置上,被险峻的秦岭挡住了去路。这种情况下,就要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在这一点上,似乎变幻莫测的诸葛亮谨慎到了迂腐的地步。那么,当时没有人提出一个优秀可行的战略方案吗?不是,名将魏延在刚出祁山之前,就已经对北伐路线提出了异议。基于敌我地形和战术原则,他提出:“听说夏侯有点穷,我老公也胆小,没有计划。”今天要耽误五千精兵,损失五千粮食。我们从褒出直走,顺着秦岭向东,中午往北,十号就能到达长安。一听说选举要来了,就坐船逃。在长安,只有朝廷官员和京兆太守二人,横门地阁和散人谷都是满食,比东边还长二十天,从斜谷过来的大众就够了。这样一来,咸阳以西就可以一举定下来了。“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战略规划。如果我们采用这个计划,我们可以以闪电般的速度突然袭击长安城,而且在顾颉军队的配合下,胜利是很有希望的。就连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事后也说:“诸葛亮一生小心翼翼,根本不肯做任何事。他不了解我国的地理;若战,必经子午谷径取长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见魏延的主张是可取的。可惜孔明痛斥这是“轻率鲁莽”,魏延和他的策略都没有用。结果错过了好机会。
诸葛亮似乎对魏延有点偏心,他要用他的“一条龙计划”。他任命“言过其实,用不了多少”的马谡为先锋司令,只是强调“若取路安,则取陇右平,则万无一失”。他从汉中向西绕道阳平关,然后武都、天水、岐山,赚了几十万。这样的行军使魏方得以喘息,从容备战,深挖壕垒高垒,以待之功,使蜀军失去了先机。马谡最终会成为张吗?战败后,街亭失陷,孔明唱起《空城计》,他不得不返回南方。其实街亭失守不全怪马谡,诸葛亮负主要责任。从地理上看,街亭在当时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关键战役。街亭失守,“无处可进”,无处可守,只好被迫放弃陇西三郡,退守汉中,导致整个北伐的失败。按理说诸葛亮应该亲临前线督战,但他没有“亲亲街亭”;他的总部应该是在街亭附近,但却在很远的岐山。在当时通讯落后的条件下,指挥不灵是必然的。《卫燎子》说:“立坐之阵必在其中”;孙子兵法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可战千里。不知道战场和战天,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六韬》云:“将,冬不服裘,夏不持扇,雨不遮,名将礼,将不服礼,不知兵是冷是热。”由此可见,将军必须与士兵同甘共苦,才能鼓舞士气。毛泽东读《三国志》时批评说:“看大节,略小节,略小理,亭子为首战,宜亲街亭,必致大败,而后战之明乎?小!你为什么不闭上你的枪告诉我你头晕?喂?请把自己贬为右将军,做丞相的工作,严惩马谡,但只承认自己“有当好皇帝的见识”,没有总结自己战略战术上的错误。连我好像也不太懂“用人不当”,好像没想到魏延和魏延的建议。在随后的北伐中,我们仍然遵循旧的行军路线,不敢采取“沿秦岭向东”的战略,大胆深入敌后。结果只能是在司马懿坚持不战的对策下,蜀军将留守在坚城之下。
看来诸葛亮一生确实谨慎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战略战术上的谨慎,必然导致用人标准上的“识”。偏颇”和“完美的责备”。虽然他在用人上比较不拘一格,比如小县城的庞统、蒋琬以及县官中的杨红、何畏,他“一生谨小慎微”的风格似乎喜欢那些谨小慎微、善于表面功夫的人,但对于那些有点个性、大有才华的人,往往因为渺小而失去很多。魏延有“拒仆”和“目中无人”的缺点。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不是一个奴隶。他总是只利用他的人,而不是信任他们,只是作为一种借力。这种小心翼翼的用人态度,必然会让他们失去“大腿和手臂”的帮助。不仅是对魏延,对其他确实有长处,也有一些短处的能人,也常常使用不当的方法,处理得极端而偏颇。至于刘封的“难以驾驭”,诸葛亮劝刘备因其平庸而趁机将其斩断。其实刘封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勇士,后来刘备后悔了。有点自负,自诩要做诸葛亮第二的廖立,曾夸赞他是可以和庞统比肩的人才,但长沙失守后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因为他发了一些牢骚,比如说孔明“达不到仁贤,成了俗官”,就被流放到文山,老死不相往来。第一,我很欣赏马谡在《南战》中提出的“以心为上”的策略,认为他是一个有前途的人才。但我似乎并没有认真考虑刘备托孤时认为此人“言过其实,用不了多少”的意见,对他的失街亭也管得太严了。
东汉末年,是一个争地夺城的时代。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却不如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和刘备。诸葛亮生前未能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文武人才来辅佐和继承事业,原因虽多,但都怪他在选拔人才上的不到位。偏见是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西蜀的官员中就出现了很多谨小慎微的“老实人”,即蒋琬和费。其他人也是纪律多,天赋少,缺乏进取精神。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刘备一生中最突出的选择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魏延,而诸葛亮对魏延并不是很信任,似乎有点打压他。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在长达数十年的南征北伐中,依然忍辱负重,冒着生命危险。羌人打败郭淮,入川夺取西蜀,南征俘获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了姜维,枪毙了曹操,斩首新美乐股份公司而死。、大战司马懿、夏侯霸、街亭失守后的救亡图存等等。从严治军,“善养士卒,勇往直前”,几乎没有恶仗,每战必克。尤其是他提出的奇袭长安的战略建议,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可惜没有被诸葛亮采纳。如果我们按照魏延的“顺着秦岭向东走”的战略,其前景将不可估量。难怪魏延常常感叹:“明者胆小,自叹无穷。”
曹操在用人上优于诸葛亮,是因为他主张“让天下之智回家”,“大用者不可慎”,“我可以让天下之智为道所治,无所不能”;他深知“一鸡晨丧,思以补之”,“知人善任,难以虚妄炫之,从禁中拔出,以乐入行,以张辽、于鲁殇之内,皆有立功,列为名将”;他以大局为重,可以做到“各怀鬼胎,矫情一点,既往不咎”。张绣投降后叛变,然后又投降了。曹操对他优待有加,封他为官职。陈璧、钟伟等人都曾欺骗过曹操,但被俘后仍受到重用。于是,曹魏阵营中群臣武将辈出,形成了更大的局面。孙权知人善任,深知“周公勿欲备一人”的道理。他既能察其短,又能用其长,大胆起用年轻将领,将重任托付给周瑜、吕蒙、鲁迅;他说鲁肃有两个长处(有人建议建立帝业,联合曹)和一个短处(荆州借给刘备),两个长处不能因为一个短处而受损。刘备在知人善任方面也优于诸葛亮。提拔魏延的时候,大胆信任和使用他。虽然手下有很多优秀的将领,但他一直把魏延当成一个杰出的将领。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占汉中,称汉中王。当时计划迁都成都,要选一个将军镇守汉中。他知道汉中是益州的屏障,是日后争夺中原的基地,地位十分重要。当时,他手下的第一位将军关羽就住在荆州。“很多人以为张飞一定会飞,其实他很聪明,知道人。”魏延被选为督汉中镇远将军,率汉中太守,众军皆惊。“看来刘备不仅认识魏延,而且信任并大胆起用魏延。魏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他坐镇汉中,独掌大权。边关比魏还要强,敌人不敢犯,就去找刘备北方之忧。而诸葛亮不仅仅是“刻?“部分抄袭?而且管理太细太死,“动手”和“处罚20个以上就是个人”,导致人才稀少,不利于人才成长。王夫之在评论诸葛亮时说:“人人当家?在当官的那一瞬间,”“虽有人才,我能灭其怒以瓦河,我能依之!“西蜀后期之所以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大概与诸葛亮用人上的缺陷有很大关系。而且诸葛亮也不明白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性。再看西蜀后期的礼仪,本地人不多,比如蒋琬,费。而姜维也没怎么动手,反而被黄浩、乔舟等人牵制住了。看来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是诸葛亮的又一缺陷。
魏延虽然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缺点,但还是全心全意地服从诸葛亮。虽然他和诸葛亮在北伐战略上有很大分歧,但他还是能够顾全大局,没有做出有损蜀国的事情。甚至在孔明战死军中,形势非常紧急复杂的情况下,也没有证据证明魏延反叛蜀,归降曹魏。杨毅和魏延的不和一直很深。诸葛亮死后,他们的冲突更加表面化。“诸葛亮病了,意思是等云:‘我死了以后,可是要注意不要回来。’人生耽误了我做我自己的事,我在暗暗哀悼。如果你躲藏起来,你会被送出去。梁朝长史杨易素与魏延不和。看到闫妍从事军事,他害怕受到伤害。因此,张琰琰想在北方召集很多人,并带领他们进攻闫妍。颜本无此心,不战而降。追逐和杀戮。裴松之认为:“这种来自敌国的谣言,不应与本传发生争议”,但即使是片面之词,我们也能看到杨仪散布谣言、诬陷摧毁她政敌的恶劣行径。即使按照这个传记,也无法解释魏延谋反北伐,只能在诸葛亮临终时,“秘而长史杨仪,司马飞?”卫戍将军姜维死后从军中退役。延迟之后,姜维获得了第二名。如果他拖延或不服从,军队会自发。」孔明只估计魏延未必会听从杨仪的命令,对魏延有点不信任。当然,也有可能是杨仪的假“丞相令”。”果然,魏延不甘心被杨易控制。而是破坏栈道,阻止杨仪回国后才撤退。最后一仗是姜维指挥的,并不代表魏延在北方造反。看来诸葛亮在处理杨仪和魏延严重不和的问题上也很不彻底。虽然主观上“不忍偏颇”,但魏延在前方作战迎敌,而杨毅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工作,对两人的依赖和感情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诸葛亮临死前把他们两个叫到卧榻上,他会明白其中的大义,委以重任,至少可以暂时缓和一下魏与杨的矛盾。但他把魏延撇在外面,只给他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完全不负责任。
从很多史记中的关键词来看,都没有提到魏延谋反降敌。最好的证据就是他没有趁机北上,但还是先南下了。甚至在无意中被何平(何平,王平)击败后,依然没有北上。反而派几个人回蜀国帮忙办丧事,还要出钱。联合宣布北伐部署,可惜了。被背叛,战败而死。从很多史料来看,魏延的意图非常明确。魏延认为,丞相虽死,北伐大业不可中断。魏延应该继续“率军打贼。为什么要一个人死来废除世间的恶物?”如果魏延真的要从汉叛逃到曹,他可能有三种选择:一是率军正面叛逃,这是小菜一碟;二是按兵不动,等到杨易引军撤退后再在汉中拔军,静观其变。当年服役的张鲁,以其镇守汉中的威望独树一帜,不难做到;三是学习刘备当年夺取刘璋地盘的举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返回成都夺取蜀汉政权,进而切断杨溢之的军队,难度并不大。但是,魏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反而明确表示不“一人灭天下”,率军继承丞相遗志,继续北伐,与反蜀、降曹毫无关系。
每一个历史悲剧中,都有悲剧人物。当马岱提着魏延的人头来报功的时候,“倔强”又狠心的杨毅居然“踩在上面说:‘奴才!你还能作恶吗?隋伊彦三祖。“魏延为了蜀国的存在和发展,冒着生命危险,却不是死在敌人的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的阵营里。反而因为他的丰功伟绩受到了惩罚,影响了三族,让他声名大噪了半辈子。事实上,造谣中伤魏延的杨仪是想从蜀中造反北上。杨毅的天性“狭隘”任性,是个贪财的权力叛徒。他心胸狭窄,一直和公务员不和。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诸葛亮看重的臣子,临终时被授予了总督的军权。除掉魏延“胜利”回到成都后,杨仪自诩功高气傲。未能获得“尚书令”高位后的愤懑吧?他说:“前丞相死了,如果我举兵效法魏,我宁愿这辈子这么恶!令人遗憾。”这个表白又要花钱?通知朝廷,于是“废仪为民,迁韩佳郡”,但杨仪狠毒难改,到迁徙处写了诽谤罪。后来法院要调查他,他自杀了。蒋琬,费?先是纵容杨仪除掉魏延,后又除掉杨仪。诸葛亮尸骨未寒,却在内部自相残杀。诸葛亮死了,魏延死了,紧接着杨毅死了。经过这次磨难,蜀汉元气大伤,导致蜀国每况愈下,诸葛亮也有责任。
立功罪,后人自有评论。当事人的是非,应该在1000多年前就判断清楚了。研究和回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