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平利县文化史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平利繁衍生息,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
兴隆村的吊棚沟、西河魏家坝、田家湾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以及新石器时代的石凿、斧、石棍、彩陶片等劳动和生活用品,都是历史的见证。
?
夏朝时,全国分为冀、燕、清、徐、杨、荆、梁、雍、豫九洲。
平利属于凉州。
商代,平利是大巴山区雍国的封地。
周初,雍与周武王灭商,只好攻封旧地,建都于雍,平利仍属统治区。
?
春秋时期,公元前611年,雍被楚、巴、秦灭后,平利先属巴,后属楚。
战国时期,公元前312年,秦在丹阳(今河南淡水以北)大败楚军;前280年,楚军又败,汉水北和给了秦国,平利归秦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与六国合并,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汉水上游定为汉中郡,平利属汉中西城郡。
?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西汉。沿袭秦制,平利属昌黎郡、汉中郡(含湖北郧西县和平县、镇平县)。
东汉光武6年(公元30年),昌黎县废弃,并入隰县(今白河)、西城县(今安康)。
三国时期,平利属郡,先后被魏和蜀统治。
?
公元265年,晋武帝灭魏,建立西晋。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涟水(包括现在的平利、镇平、高览三县的部分乡镇)为名,设立上联县,是平利县的前身,隶属周放尚勇县。
?
南北朝时期,行政区的设置和归属频繁变动:宋初,济阳加连县,不久又从连县撤销,辖地并入济阳,命名为济阳郡;南朝时,济阳分为济阳、商连两县。平利仍属上联县,先属新兴县,后属尚勇县。石梁还是上联县,一个新兴县;西魏元年(552),连改吉安郡,属安康郡。隋大业三年(607),吉安改为金川郡,隶属锦州西城郡。
?
唐武德元年(618),划至金川县(今岚皋县平利县、镇平县、花梨镇)东南,设上联老城,平利县名平利川,属锦州。
大理6年(771年)废,并入西城县。
长庆初,恢复平利郡。
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郡设镇,平利属西城郡。
宋元?年,重设郡,隶属锦州。
元朝在废郡设巡检司,平利属兴元路金州。
明三年恢复洪武,属大宁府(今重庆无锡),后属金州府。万历11年(1583),金州改称兴安州,平利属兴安州。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安升为州府,至清末,平利属兴安府。
民国初年,沿袭大清制度;中国6年(1917),撤府设路,平利属汉中路。民国11年(1922),今镇平由平利划分为17嘉宝郡,平利定为三等郡;民国16 (1927)“陕西省* * *成立后,取消行政区划中层,改省直领导”;民国25年(1936),省内增设行政督察署。此后,平利县一直是第五个行政督察办公室。民国二十九年(1940)实行新县制,平利六郡五县,直至解放。
?
1949年,平利解放后,县人民* * *先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的安康特派员公署和安康专员公署,后隶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安康市* * *领导至今。
?
建国以来,全县行政区划调整20余次,其中重大调整9次:建国以来,撤销8个乡,52个包,1125a,设立8个区,52个村,1125 Lü。
1958 10,全县设立8个人民公社,下辖39个行政区;165438+10月,镇平、平利合并为平利县,全县12人民公社,54个行政区。1963年4月,恢复镇平县,分辖4个合作社和15管理。
?
1981,平利县人民选举,39个人民公社“革委会”更名为管理委员会,城关镇“革委会”更名为城关镇人民* * *。
?
1996,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全县设城关、老仙、兴隆、三阳、大圭、漯河、广佛、八仙八个镇,牛王、长安、双阳、西河、仇和、八道、杰伊、张家、正阳、女娲山+08。
2001年3月,11年6月,两次合并建镇。到2003年7月,全县有城关、老仙、兴隆、三阳、大圭、漯河、广佛、八仙、长安9个镇,西河、正阳、女娲山3个镇。
?
第二,县域变化
县城历来是该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平利县的四次变迁,浓缩了该县历史演变的曲折过程。
第一城遗址白土关崖子,位于县城东部长安镇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处。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在平利县设立。
先设商联县,后改济阳县。南北朝齐时期,上联郡分为两郡,增设上联郡,管辖这个旧郡。不久仍并入济阳县,西魏改名吉安县。
官院子还保留着古城的遗迹。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建汉白公路,古城被毁。
1982年文物古迹普查发现“城墙东西径120米,南北蜿蜒,东西各有一门,夯层明显存在,南北朝时期有零星青瓷陶片”。
?
第二座城址石牛河口,位于长安镇石牛河与长安坝河交汇处,地名“官田坝”至今仍广为流传。
《清光绪县志》中写道:“先是平利县归白土关东管辖,后迁至石牛河口”。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与安康、高览合并,定名为金川县,设立安康城西关。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单独设置,仍按原面积恢复县治所,定名为平利县。
由于城毁于水,具体城址和遗迹尚未查明。
?
第三城址古生口,位于这个老县城的东河(古称官溪河)和北河(古称明水)的交汇处。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平利县迁至古生口。
到了宋代,降为镇,不久又恢复为县。
元朝时,撤县设市,在石牛河口设立巡检司。
明洪武五年(1372)恢复县城,县城“被洪水冲垮”。县令丰丸再次将县城迁至古生口。
明朝成化元年(1465),“改寺学为造台”,后“建正殿、幕厅、柴楼、监所”。当时“地广人稀,县政狭小”,县部“以竹为墙,以土为阶,简单朴素”。
21 (1485)年,成化“一周筑(城墙)六里,开东西三门,东西阻水,南北倚山”。
“隆庆元年(1567),大堤难修,重修约三分之一,北面龙山,西南岳西、关西...一周365尺,4里奇怪,4门找,北门不利,堵……”。
崇祯七年夏(163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县城,杀死守城首领罗德宏后,四十余年无县府。
直到清朝康熙帝18 (1679)才“铸印授官”。
康熙四十二年(1703),兴安太守刘德新游萍萍,写了一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老县城的面貌:“山障层围黑子城,溪水如岩,竹篱草堂叫城,野鸟闲知其名;幽处不闻犬吠,山只准白云犁地,仆从奔林,几朵红云映日。”
清朝雍正年间,县城屡遭洪水威胁,得以修缮。
清乾隆8年(1743)后,先后修建了书目史部、堂、二堂、纪部等数十座公房,县政府办公机构较为完善。
?
现县城所在地白土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嘉庆初年,经济大臣埃尔登保带兵镇压鄂西、川北、陕南的安百里起义军。看到固胜口城地势“狭窄低洼,无险可倚”,遂于嘉庆7年(1802)上告清廷,迁至白土营(即今本市)。
嘉庆八年(1803),清廷授权他调到奎光任知府,监督新城改造。
于是按照的旧基址,修筑了735尺5尺的城墙,分东、西、南三个城门(民国28年,加了北门),南面扩建了夔城,在鲁修建了马厩,有八百将士居住,放牧马匹。
接替石亨的知县,接手完成。
嘉庆九年(1804)书法珍品、祭祀寺庙等。都加了,然后建了西翁城,有五个城门,城垛和门上的建筑都很完整。主街1条,东西长245尺6尺7寸,大十字、小十字等小街10多条,经过两年建设已基本完工。
嘉庆10年(1805)正式迁至白土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