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站的历史沿革
1909年5月,济宁商人杨雨思以济宁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为由,要求将新建的津浦铁路改为经济型。因为津浦铁路已经预定发车,决定不改,所以增加兖州到济宁的支线。线路于6月1911开工,6月1912竣工。
1944年4月至6月,侵华日军从10年6月起,同年拆除延吉支线,为解决正线缺轨,补疮拆枝。
65438-0958,山东省济宁地区专员办向铁道部请愿,要求地方政府修建延吉支线。山东省政府拨款600万元,济南局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力量。延吉支线恢复指挥部于年初成立,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组织。在“党管铁路、民管铁路”和“先通后备”的口号下,采取“勘察、设计、施工同时进行”,按建设计划分期承包建设。驻军抢运道路物资,民工承担土方工程,济南局第一工程大队参与施工。同年6月开工建设,6月10竣工通车。同时济宁站在1958 ~ 1960进行恢复重建。恢复后的车站布局为菱形,有6条到发线,1机车检修线,4条货运线,1卸煤线,2条装卸线,1候车室和客运。
1976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向铁道部申报修建济河铁路。整个工程于1977、12、13正式开工,1979竣工,1980投产。3月1983,欣彦铁路新乡至菏泽段开工,2月1985建成通车。1984至1985,欣彦线、偃师线相继通车,形成了西起新乡火车站、京广线,东至兖州火车站、京沪线、偃师线,贯通东西、呼应南北的铁路网。
2002年6月5438日至10月,车站扩建候车室,增设电子引导、导购、安全监控、危险品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