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主要有哪些方面?
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种方式。
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因素也将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传播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不可少的阶段。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必然会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中国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注意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华夏子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海外几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学渠道传播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必将发挥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尤其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述和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了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血脉。孔子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学在文化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孔子文化的传播需要在文学载体上进行承载和创新,才能取得成效。在全球化背景下,所谓的欧洲文化中心被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所取代正在成为现实,全球化大大加速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教育。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异军突起,并迅速进入世界文学主流。一大批欧洲理论家、思想家通过世界学术中心的中介迅速成为学术明星,他们的理论被英美大学的文学学科所接受,成为各种相关文学研究领域中被频繁引用和讨论的经典,就是其突出体现。
孔子学说向西方的传播始于400多年前,当时意大利传教士将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翻译成拉丁文并带到欧洲。现在,孔子的学说已经传播到五大洲,《论语》全译本在很多国家都有。外国人也读孔子、孟子、老庄、孙子兵法,成为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有效渠道。我们应该以《论语》等中国文化经典为素材,编写更多适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中国文学经典故事系列等,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教育传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已成为大势所趋。推动汉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汉语风靡全球,不仅拓展了汉语的边界,也使汉语日益具有包容性和混合性,从一种民族/国家语言发展成为一种区域性语言甚至世界性语言。从历史上看,由于海外华人的大规模移民,汉语一直处于动态之中,边界是不确定的,不断扩大的。目前,中文网的建立也对汉语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虽然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仍然主要以英文传播,但随着中文网站和中文作者的不断增加,中文传播的信息百分比也在逐渐增加。全球化打破了固有的国界,扩大了语言界限,未来将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不是单方面的英语文化,而是多语种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格局中,中国文化和中国写作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自2004年以来,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孔子学院,这是中国文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个孔子课堂,50多个国家的260个机构提出了设立申请。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的哲学、教育学和伦理学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效地促进了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
基于活动的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镇,还有社区、村庄,也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必须在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增强文化软实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要想迎头赶上,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文化优势,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把文化活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将孔子文化的内涵融入文化节、读书日、电影节等一些文化活动中,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举办了近7000场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0万。国家汉办还派出40多支师生团队,与270多所孔子学院联合开展中国文化的讲座、巡展和展览,重点介绍中国的书画、太极拳和茶艺;组织师生和市民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游园、赏灯猜灯谜、吃月饼。厦门大学主管的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由特里尔大学师生和市民参加的“中国电影之夜”电影和研讨会,以文化艺术的感染力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近五六年来,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盛大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各地举行。投资数百万美元、拥有近千名演职人员的“中国文化节”亮相华盛顿。除了4-5万现场观众,还有数百万美国人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中印友好年,中国意大利年,对中国的认知?“韩国游”的文化宣传活动也相继展开,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活动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铸造了中国文化品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外国社会各界了解、感受、喜爱中国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