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八大不可挽回的遗憾:玉玺下落之谜。
从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文物和古代记载流传下来的事件中,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文化内涵的震撼力。
然而,史籍中仍有许多文化瑰宝,我们只能听到,却再也无法感受和触摸。除了这些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伤害留下的遗憾,我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他们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些只能让我们记住而无法再触及到我们的遗憾主要有:
一:和氏璧,玉玺之失,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最珍贵的宝石。迄今为止,没有一块玉能像它一样珍贵。
早在春秋时期,它就和“珍珠随侯”一起被列为当时中国的二宝。发现它的地方汴河,也以和谐闻名。卞和不仅因为被楚王李和误会而失去了双脚,还因为楚文王听从了他的解释,把石头剖开,最终找到了这块宝玉,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获得了生命的价值。随着秦国的赵浩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这个宝玉的故事传开,和氏璧的价值直线上升。最终“千古一帝”秦始皇将其作为国家圣旨,成为检验一个“皇帝”是否正统的唯一标准。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有的认为是和田羊脂白玉,有的认为是夜明珠,有的认为是陕西蓝田玉。
史书称之为“侧视图颜色为蓝色,右视图颜色为白色。”
把它放在暗处,可以发光、除尘、避邪,所以又叫“夜光墙”。可见确实是少之又少。
1983年,工程师郝永伟在全国地质史报告会上说:“和氏璧就是月亮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曲水发源地板仓坪、银玉河等地。”再次引起了现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来历、传说和质地的好奇心。
和氏璧及其制成的玉玺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晚唐。
当时,石敬瑭率领契丹军队攻打洛阳。后唐末年,李从科皇帝带着国玺在玄武塔自焚,国玺从此消失,再也不见。
从此以后,每个朝代都刻自己的玉玺,并没有真正的“玉玺”被历代认可。这个损失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来说,分量之大,任何人都可以掂量掂量。
恐怕真的成了千古之谜。
二、焚书坑儒与先秦文化的流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对稳定当时的政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这些政策也产生了一些不可预测和无法估量的后果,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就是这样一个事件。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帝在咸阳宫买酒设宴。
周博士当面称赞始皇帝,称他“神明智圣,定海神针”,“以诸侯为郡县,皆大欢喜”,“自古不如陛下”等。大夫,齐人,曰,不以为然。他认为,在古代,殷周朝把自己的孩子封为英雄,所以他们可以在世界上成长。“现在陛下有家了,儿女都是普通人。”一旦出事,谁来帮忙?为此,他主张以古为师,认为“不学古而能长久者,不闻其声。”
本来,在国家大事的问题上,人们有分歧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对国家大事有利的事情。但时任丞相的李斯为了自己的利益,劝秦始皇:五帝不团聚,三代不相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治国措施。“今陛下立大功,千秋万代”,这是三代人的事。因此,李斯建议取缔私塾,规定“欲士则以官为师”。天下“书如其书,车如其车”,一切都以秦的标准为准。除《秦史》外,六国史书全部被烧,除秦史家保存的诗文、书籍、百家语录和农、医、卜方面的书籍外,民间收藏的书籍全部被烧。秦始皇被“建立千古功业”的言论蒙蔽了双眼,于是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焚书。“书同文”后,依李斯小篆书写。六国用各自的文字记载的书籍、手稿、法令、文件全部被烧毁。秦小篆之前六国写的大篆,再也没有被人认出来。
就在焚书的后一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了一起“坑儒生”事件。公子傅肃受到牵连,被贬至边塞。世界逐渐落入秦二世、赵高等人手中。秦始皇“焚书坑儒”稳定国家的目标没有达到,李斯“焚书坑儒”扬名立万的目标也随着他被赵高斩首而彻底落空。
在经历了这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浩劫之后,已经没有人能够统计出中国到底流失了多少史籍、文化典籍、宫廷笔记、民间传说等历史瑰宝。要不是藏在孔子家影壁里的那本《尚书》,恐怕五经四书都不见了。
这不能不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浩劫带来的永恒遗憾。
三:阿房宫的毁灭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是历史记载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
无论前三代还是2000多年直到清末,都没有一座古建筑能与阿房宫相提并论。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越来越强。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渭河以南上林苑建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帝在位时,只修建了一个前厅,即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正殿中,阿房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尺,可坐万人。其下可筑五尺旗,周驰为亭道。从殿下直接到达南山,说明南山之巅是迷途,属咸阳。”其规模巨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秦朝一尺约0.23米。以一步六尺三百步为一里,阿房宫前殿东西宽约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约8万平方米,容纳1万人自然绰绰有余。相传阿房宫有大小殿堂700余间。白天,每个大厅的气候都不一样。今天,在陕西省Xi市西郊三桥镇南部,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仍保存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可见,阿房宫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宫殿数量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为一,蜀山正,阿方出。”
在这里,杜牧直接把阿房宫的诞生和六国的覆灭联系了起来。可见,在秦朝灭亡一千多年后的唐朝,阿房宫的雄伟形象依然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人们。它“覆盖了300多英里,将太阳和天空隔离开来。”骊山北建西折,直通咸阳。二川溶解,流入宫墙。五步到一楼,十步到一亭;楼道腰背,屋檐高;守住地形,阴谋诡计。蜂巢里有成千上万的水波。长桥卧波,无云之龙是什么?以后路空了,不怪何鸿?高高低低,不知西方与东方。唱台暖,春意融融;“舞于庙堂寒袖,凄风苦雨”的气势,由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千年后的今天,仍让人遐想。
但是阿房宫这个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什么呢?它和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有什么传承关系?有没有一些当时没有流传下来的巧妙手法?这些似乎是千古之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房宫能存活到现在,那将比印度的泰姬陵和法国的卢浮宫壮观得多!从秦始皇陵陪葬的车马坑里出土的青铜车马可以看出,当时的技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阿房宫如果能存活到现在,对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将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四:焚烧华佗的清囊书华佗是东汉末年中国最早能够施行外科手术的医生。
他一生传奇的医术让历代人惊叹不已。光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就被写进了正史,被改编成各种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史料记载,华佗最神奇的是他的手术。这种手术在14500年后的欧洲才开始。东汉华佗可以用他发明的麻药“麻飞散”麻醉病人,然后剖开病人的肚子清洗内脏,再把坏死的部分切掉,缝合起来,放入腹部,最后把伤口缝合。贴上膏药后,病人可在一个月内痊愈。
且不说“手术”和“麻沸散”比世界其他国家早一千多年。看史料记载的手术过程规范是很难的,一般医院今天也不可能执行。有这样医术的医生,在近两千年前还不叫“神医”,恐怕还得尊为“神仙”。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信任这样的“神仙”。
当华佗打算打开曹操的头盖骨诱导“风涎”,治好他的偏头痛时,曹操误以为华佗会害他,把他关进监狱。
华佗料到自己逃不出曹操的手掌心,便将自己在狱中一生所学写成《清囊书》,意欲传承下去,造福人类。
他把青囊书交给看守他的吴监狱,要他继承自己的医术。有两种说法:一是吴狱高高兴兴地收了书,对华佗说要继承他的医术,做一个救民于水火的好医生。把书拿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后,他回到衙门辞掉工作,准备回家研究医书。但是当他回到家,他发现他的妻子正在烧书。他上前一步,抢过剩下的几页,只留下鸡和猪的技能的最后几条记录。根据传说,* * *动物仍然使用绿色囊书传下来的方法。吴的妻子说:就算你学得像华佗,也难免像他一样死在牢里。有什么用!其次,吴在狱中时,不敢接书。华佗很失望,自己烧了绿囊书。
不管怎样,青囊书消失了。《黄帝内经》传世,奠定了中医理论。《伤寒论》的流传,奠定了张仲景“医圣”的地位。《本草纲目》传世,使李时珍的“药圣”称号传于世。
可惜华佗的《青囊书》没有流传下来,中医失传太多:华佗对人体内脏了解多少?他对人脑了解多少?他要从他大脑的哪一部分“吸取风的唾液”?他的麻沸散配方是什么?他是如何控制“麻风散”用量的?他是怎么解决消毒问题的?如何应对可能的感染?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只能是一些永恒的谜团。
五:《兰亭集序》的消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所称赞的历代最好的书法作品是写于公元353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一个至少对中国书法有所了解的人所熟知的。关于《兰亭集序》的故事,在历史上也广为流传。最被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唐太宗派萧艺去巧舌如簧的和尚那里骗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后,将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遗嘱:死后与这件绝世珍宝合葬。世人传世的严的《挣兰亭图卷》(现故宫博物院藏* * *),以绘画的形式反映了此事。所以后世都认为《兰亭集序》的最终归宿在唐太宗的昭陵。
当时王羲之趁着兴高采烈,用八字笔在茧纸上即兴创作。他心平气和,手顺,写了28行324字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当时,它闻名于世,受到追捧。作为一个对书法有着极大热情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唐太宗一生致力于收集王羲之的真迹,据说他已经得到了2200多件。《唐·姚辉书法》记载:“贞观六年正月初八,命其整顿钟、王等内廷原作,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又曰:“试以金帛买王羲之书法,天下争古书,我欲献之。”欣赏完《兰亭集序》,他非常喜欢。他在为《晋书》和《王羲之传》撰文时,承认自己“热衷于追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他还在《笔意论》中谈了自己临摹王书的心得:“学书者,必先知妙而得意:真书《论乐义》,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故不要有死点画,笔法亦好。”所以唐太宗死后随《兰亭集序》陪葬是完全合理的。
历史上昭陵曾被盗,五代军阀陶文记载“从路底看宫制,雄伟美丽”。
可想而知,这座“山下宫殿”的内寝殿,层层叠叠,富丽堂皇。
但昭陵一直没有正式发掘,现在很难完全掌握其墓地宫的情况。关于昭陵的历史记载只有五代《陶文传》和唐《姚辉灵异》的新旧史。根据这些史料记载,昭陵从山上凿石为元宫(墓),从墓到墓山约75尺,前后置5道石门。陵墓雄伟,与长安九宫无异。墓的东、西厢有许多石封,内有铁箱和珍贵的随葬品。据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很多钟繇的墨宝等汉代著名的古代书法家都在其中。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写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年不再见”,也印证了《兰亭集序》葬昭陵的说法。
最近有一种说法,说昭陵被盗时《兰亭序》已无踪迹,所以《兰亭序》可能不是按照唐太宗的遗愿葬在昭陵,而是由他的儿子李治、高宗留下,最后葬在他和武则天合葬的干陵。由于甘陵是公认的至今未被盗掘的唐皇陵墓,《兰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
李世民的成就和名望在帝王中是一流的。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他的书法水平远高于其他帝王。他的代表作《文全明》和《金字明》流传至今,被公认为优秀的书法艺术珍品。
他的书法技巧有多少是受王羲之影响的?《兰亭集序》原作与传世的《龙图书》、《定武书》、《褚遂良抄》相差多少?以昭陵的坚固和深邃,盗墓贼能把《兰亭集序》带走吗?为什么《兰亭集序》原著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今天在王羲之的众多临摹作品中,我们终于能看到这种被人们追求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无上的真迹书法了吗?世界仍在拭目以待。
六:连山与《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可见其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曾经有多么重要。
我国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图是傅传下来的,后来被解释为八八六十四卦,十翼由孔子补充,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但周文王不可能根据伏羲的八卦推导出如此详细具体的卦爻辞,凭空叠加出阴阳不同的三卦创造出六卦,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子成几何级数增长。
那么他有没有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窍门呢?
其实很多古籍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出现之前,夏商代就有了自己的易经。
汉代以后,人们整理古籍时,把夏朝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朝的《易经》称为《归藏易》。
我们所熟悉的《易经》正是周代流行的《易经》。
与《易经》明显不同的是,《山中带卦象》这首歌是以社会为背景的:“君、臣、民、事、阴阳、兵、象”由八象组成,以卦为头,云从山中来。以山为主,拜山为君,浮山为臣,列山为民,以山为物,葬山为荫,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字,但多有佚文。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些卦名,几个卦名,卦名,象形字,各派的52篇论文。
《归藏》一书以生命过程为主线:八个意象:“归、藏、生、动、长、育、停、杀”,以坤卦为头,万物归地。每一个象都以“气”为主;天气回归,地气藏,木气生,大气动,火气长,水气育,山气停,金气杀。
《归藏》4300字,大部分已经失传,保存下来的只有64卦。
《周易》以干天为首,天地有“备周”之意。
《周易》原名《乾坤易》,以宇宙为基础。“天、地、日、月、山、川、云、空”由八个意象组成。主要以“形”的形象为主。干形为天,坤形为地,阳形为日,阴形为月,土形为山,水形为川,雨形为云,风形为气。
有学者认为“连山”这个名字和“归藏”一样,实际上是汉代刘欣伪造的,不可信。
但也有人认为,根据古籍记载,孔子看过《归藏》这本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连山和归藏就真的是周易之前的古变了。
专门研究贵州苗族文字图案的魏先生说,1974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夏彩陶上的八角星纹,与水书太极图一模一样。因此,水书、连山和归藏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创作的,都是在夏朝或更早的时候。
在他看来,这些特征表明水书很可能是已经失传了四千多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
无论如何,《易经》到现在都是一部相当成熟的作品。
不太可能凭空出现,原封不动流传至今。大周易是以什么思想和理论形成和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山归藏的意义只能说不低于《周易》。他们的逝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真的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七:九鼎大禹的失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开创者。秦汉以后,商周时期,朱钰九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史书记载“禹收九牧黄金铸九鼎”祭祀,“成圣则昌”,周朝灭亡,“鼎坠而不见”。《资治通鉴》甚至说“于复归九州,集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形似九州”。大禹治水不仅让九州起死回生,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九鼎是九州的公瑾研究所铸造的,因此它可以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延伸。得福则兴,乱世则衰,所以它既是统一国家的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繁荣昌盛的象征。
死夏,唐城将九鼎移至尚义,亦为殷镇国兵。尹吾、九鼎为周,周武王迁至洛邑。西周时期的陈豪京。周公行礼乐,创置鼎之制。所谓帝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也是如此。于是,丁成了权力的象征。“夺冠”成了争夺天下权利的表现。
春秋时期,鲁三年(公元前606年),也曾向周的使者询问鼎的尺寸。结果王一句话就把它推了回去,说:“问鼎的大小是不可能的。”楚庄王很无聊。以楚庄王的实力,寻求鼎似乎没有问题。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周天子虽然势单力薄,却没有人敢直接坐上皇帝的位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攻陷九鼎时,传说九鼎遇风暴沉于泗水。秦始皇多次派人打捞,但始终没有成功。
记载中华民族统一历史的九鼎,从此下落不明。
汉代,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方士辛元平说:死于泗水,今江水溢泗,汾阴金银满,必有出现。有必要在分阴南部建一座庙,面朝河流去见周鼎。后来辛元平因谎称“金保琪”等事件被杀,牵连其家族、宗族。然而,武帝即位后,在方士主张在新源坪迎娶周鼎50年后,谎称宝鼎出土于汾阴,为武帝做了假鼎,大赦天下,并因此改国号为“丁原”以示庆祝。
从夏雨竹的九鼎开始,作为国之瑰宝,这个九鼎就成为了权利和国家的基础和象征。
周朝灭商朝后,将九鼎迁至濠井,并举行了隆重的立鼎仪式。此后,“定鼎”被视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动鼎”指的是国家权利的转移,“夺鼎”是觊觎政权的非法行为,由此演绎出许多历史故事。
九件国宝的丢失,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丢失的最珍贵的宝物了。
八:《靖康之耻》流失文化瑰宝。宋朝的大部分河山都被宋徽宗破坏了,这是历史的结论。宋徽宗才华横溢,会写会画,还创造了一种书法风格,叫瘦金体,写起来又细又硬,洒脱,是少有的天才帝王之一。然而,宋徽宗是一个昏庸的政治家,喜欢听奉承话,生活奢侈,身边没有忠臣,国家大事一塌糊涂。后人说宋徽宗“创造了一种文风,失去了一个国家”。这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讽刺。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开封),从惠帝、秦帝到三千多皇后、王子、公主、皇亲,都被金兵带往北方,北宋结束。宋宫里所有的礼器、宫廷用品、书籍、印版、浑仪、铜像、刻漏、古器物、州府地图,连同钦差、太监、艺妓工匠,崇尚卓越和府库,都被金人一扫而空。
8金军除了索要金银帛帛之外,还抢走了玉玺、仪仗礼仪、州府地图、乐器、礼器和各种珍宝玩物,带走了数百名工人、技能、宫女、僧侣、医生、妓女、王子、孙子、皇后、皇帝(公主)、王子等贵族,与太上皇一起押送金。据说宋徽宗当时听到金银财宝被掠夺的消息时并不在乎。当他听说他精心收藏的皇家书籍和绘画也被抢走时,他叹了口气。
那时候,也许只有他才真正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宋宣和二年(1120),宋徽宗编《皇家藏画目录·宣和画》,记载收藏“魏晋以来名画231人,6396轴。”这是什么概念?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世代相传。只有民国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一本《八十一仙卷》被认为是吴道子的真迹,但目前尚无定论。徐悲鸿先生在这幅画上题写了“悲生”四个字,可见这幅画在徐悲鸿心中的至高地位。而且《宣和画谱》记载的北宋宫廷收藏的吴道子画作多达93幅!
传世名画顾恺之画了一幅《女史》(唐抄),现藏大英博物馆,国内没有顾恺之的画。
但北宋时,朝廷藏有顾恺之的九幅画,其中有于霞治水图、古圣图、网名俗人图,令人钦佩。
隋代詹子谦的《游春图》是现在故宫最珍贵的画,也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关于它的生平,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用一座宫殿换来这幅画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况且世界上也没有第二幅隋代的画。
但《宣和画谱》记载詹子谦的画多达20幅,如《维摩像》、《天王授塔图》、《法华乔装图》!
这些都不胜枚举,没有一部合集能让世界傻眼!可惜这些无价之宝被靖康金兵掠夺到北方后再也没有回来。就这样,中华文明失去了大量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对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流失的文物,只能说那些东西有相当一部分还留在各国博物馆里,保存在私人手中的文物有时会流向拍卖市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流失的文物或希望欢迎他们回到中国。但是这些几千年前丢失和毁坏的国宝,我们只能怀着极大的遗憾向它们告别。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知道了以上史实,我们会觉得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保存下来的古代珍宝和典籍,与那些在历史上遭到破坏的相比,只是相形见绌。每一件国宝的消失,都会在真正明白其价值的炎黄子孙心中增添新的伤痕。五千年来我们的身心遭受了多少创伤!只有了解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藏,尽可能周到地保护它们,并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滋养我们的心灵,才能治愈我们在历史中的无知和错误所造成的创伤,并继续将保留下来的民族灵魂完好无损地传递给当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