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的历史
君士坦丁堡与欧洲大陆贸易频繁。1615年,威尼斯商人将咖啡贩运到意大利。起初,它是一种昂贵的饮料,但很快,在1620之后,咖啡在欧洲变得世俗化。
欧洲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成立,咖啡馆在伦敦风起云涌,很快成为“开放的思想交流场所”,有点类似于今天的BBS,呵呵。可以说,在现代印刷业发展之前,咖啡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媒体沙龙的作用。
1669年,咖啡被引入法国。咖啡馆对法国最大的影响应该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上。看过《悲惨世界》的人大概还记得起义者在咖啡馆策划革命。大革命后,咖啡馆变成了年轻艺术家的聚集地。在莫奈和印象派以及毕加索的传记中,不止一次提到巴黎蒙马特咖啡馆。与之相随的是拉丁区的咖啡馆,这里是海明威、萨特、贝克特等作家、诗人、哲学家最喜欢的地方,巴黎第一家咖啡馆Plocco Bough也在拉丁区。
1683年,维也纳人得到了穆斯林拒绝洒的咖啡豆。维也纳第一家咖啡店“蓝瓶”开张了。然而,这些基督徒不喜欢穆斯林饮料。聪明的老板科切斯基过滤掉咖啡渣,把牛奶放进咖啡里。这就是今天拿铁咖啡的雏形。维也纳咖啡馆的特点是空气中弥漫着音乐和拿铁的味道。写到这里,我忍不住了。我非常非常想去贝多芬去过的维也纳中央咖啡馆看看。
1670年,咖啡进入德国。严谨的德国人一直在争论咖啡是否有益健康,所以咖啡馆直到1721才在德国出现。然而,在19世纪,德国人抓住了历史机遇,在咖啡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当时美国咖啡种植者在废奴浪潮的冲击下,开始从欧洲招募咖啡农。这样,至少80%的危地马拉咖啡豆被德国商人运往欧洲各地。两次世界大战交替进行。如今,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费国,人均消费量远高于美国。以前知道德国人会喝啤酒,今天知道他们这么发达,佩服。
臭街的小资们最爱的咖啡里总有奶泡。是的,这是意大利咖啡,卡布奇诺和浓缩咖啡。前者是热牛奶咖啡,后者是浓缩咖啡。1945年,意大利人贾加发明的新型蒸馏器(也是咖啡用具的品牌)风靡欧洲。意大利的咖啡馆不同于英国和法国。它们精致、休闲、有艺术感。随意体现在咖啡馆的装修上,有艺术性。呵呵,他们露天喝咖啡的地方,周围都是斗兽场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正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接受了咖啡这种西方生活方式的代表。而且大概很多人一想到日本,第一个想法就是,那里的东西都贵吗?的确,东京银座的咖啡馆要几十块钱,但最贵的还是咖啡杯。他们喜欢用英国骨瓷咖啡杯盛咖啡,价值几万甚至几百万日元。当然这是高档咖啡馆,一般人去真锅去岛就可以了。最厉害的地方是日本人对雅俗的欣赏:最贵的咖啡在日本,最便宜的咖啡、速溶咖啡、罐装咖啡也是日本人发明的!
活泼的美国人似乎不太在意咖啡的外观和味道。他们甚至在咖啡里加鸡蛋!美国人常用的咖啡壶叫煮壶。咖啡粉放在上层,水放在下层。加热后,咖啡粉的香气被蒸汽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容易煮出苦味,但美国人不在乎。他们继续津津有味地在锅里炒咖啡豆,继续过度提取咖啡粉。不过美式咖啡最让人佩服的是坚持现烤现磨现酿,非常注重新鲜度,通过改进包装等等来尽量保持新鲜。美国咖啡商率先在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烘焙日期,对食品行业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