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哪些文化?
四川主要有四个文化区,它们构成了巴文化区。
西周时,巴、蜀、沮、狄的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的土地上建立了奴隶般的国家“伊稀”,春秋时使其成为古巴的国家遗产地。
巴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巴遗迹的发现,证明了这个地区是一个巴文化区,巴中的“巴”证明了它与巴密不可分。
阆中,南充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曾经短暂的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但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诸侯国蜀国相连,巴基斯坦出于安全考虑,很快将首都迁出。
广元一直是巴蜀的必争之地。蜀虽在广元建立了侯氏“居”,但“居”国主要由巴人组成,是一个巴文化区。
巴中近年来建成的巴人广场,依托的是当地浓厚的巴文化。达州市宣汉罗家坝巴国遗存证明,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被南充和重庆包围的广安,自然是巴文化区。
根据商代《辞源》巴蜀分界,广元、资中、沐川为一线,故资中、沐川为巴文化区,又记载巴国分布于嘉陵江流域、岷江下游、沱江下游、长江上游,故宜宾、泸州为巴文化区。
蜀文化区
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221-263)的都城。
雅安、乐山的青夷羌是蜀文明的一支,后被蜀合并。
自贡地区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和内江地区成为蜀国的“私地”和良田。德阳三星堆是蜀国重要的文明地区。
内江盛产甘蔗,故简称“甜城”,是蜀文化中“糖”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书法、绘画、文化的故乡。享誉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大亨范长江也是内江人。
攀西文化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虽然攀枝花现在汉族人口占大多数,但它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地区。
川西高原文化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主要是藏文化丰富,羌族文化部分。
民族文化
●概述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65,438+04个少数民族按省内人口分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为41.5万人。成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1,81,000,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654.38+0.22万,是中国第二大藏区。羌族有30万人口,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此外,全省还有18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截至2006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有80多万人,包括6个县(区)和92个民族乡。
彝族是四川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凉山和安宁河流域。彝族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古老民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一种羊皮毡,俗称“擦耳瓦”。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大的节日——火把节。
●民族语言
在世界上居住的14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其他民族都使用自己的语言。95%的藏族人口使用藏语和贾蓉语,其中约40%的人也说汉语。95%的彝族人使用彝语,其中60%左右的人汉语流利。70%的羌族人使用羌语,70%的人也说汉语。四川各民族语言历史悠久,藏语和彝语历史最悠久。现在藏族人使用传统藏语;彝族使用国务院批准的、在传统彝语基础上改进的规范彝语;羌族没有繁体字,现在在五八十年代努力创造完善的拼音文字;苗族人试用1950年代创造的拼音字母。
关于规范和标准的制定,1988-1989年,四川省民委、民族语委组织西南民族学院等单位制定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和《信息交换用彝文15×16点阵字库和数据集》两个标准,1995。1989年,四川省彝文协会和中央民族翻译局制定完成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已基本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讨论和投票,即将成为国际标准。同时,藏汉词典、汉彝词典、彝语词典等工具书已经编纂出版。
地方艺术
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通俗易懂,语言幽默,表演节目多样化,一些变脸、旋舞、喷火等特效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四川扬琴和四川印青是曲艺的主要形式。写真集由幕后一人表演,可以模拟各种声音,栩栩如生。喜剧是力量与和谐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生活的真实。
变脸是川剧塑造人物时使用的一种特技。揭示剧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浪漫主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