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词来形容明朝的历史,哪个词最贴切?
当万岁爷上吊的消息传遍全国时,守卫南方地区的俘虏们自然要?意思?用洋葱擦眼角挤出几滴眼泪。然后,这些诸侯就把家里珍藏的,准备当皇帝开的黄色马褂翻了出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南明的荒诞历史,那就是?精彩?。
正统皇帝崇祯皇帝双腿西推,闯王大摇大摆进京,后面跟着汉奸吴三桂率领的清军,三藩之王还在庆祝大顺灭亡。有句老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这句话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少在当时的形势下,杀大顺军的清军不一定是南明的朋友,而是南明不得不面对的敌人。
满清入关的目的众所周知。所谓为崇祯皇帝报仇,不过是无稽之谈。连三岁的小孩都能看出来,这是入侵中原的幌子。一旦清理了大顺军,清军的下一个目的就是清理这些盘踞在南方的大明俘虏。
然而,这些俘虏此刻在做什么呢?他们是不是收拾了军装,准备抵抗清军南下?
不完全是。
这个时候,藩王们家家户户都在抢着做龙袍和龙椅的印章,准备抢在别人之前登上皇位。更讽刺的是,我们看看史料,可以看到当时南明藩王手下至少有百万精锐。如果这支部队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统一协调的部署,一定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八旗军打死。换句话说,就算是五比一的败仗,多欺负少欺负的粉碎战,几十万八旗兵也能轻松搞定,收复中原根本不是梦。
但不幸的是,诸侯王在内乱中使用了这些力量。朱家后人互相争斗,互不相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王朱和鲁王朱义海之间的内战。鲁王控制了浙江以东的地区(不是山东)。相比之下,唐王的地盘更大,整个福建都是朱的地盘。当时南方除鲁王外的所有势力都承认唐王的统治地位。当唐王登基,分封疆域,任命朝臣时,鲁王就落后了一步。
错过机会的鲁王得不到其他俘虏的认可,只能自认倒霉。眼看唐朝圣旨送到浙东,他要求鲁王立即退位,成为诸侯,鲁王就是不愿意把屁股挪出龙椅。鲁王觉得自己做皇帝下了很大功夫,连龙椅都是新的。这样退位不丢人吗?
鲁王说大家都是朱家子孙,你让我从头再来有点不合适。况且我的大臣们已经各得其位,臣服于唐王恐怕也不甘心。毕竟没有哪个官员愿意被降职。不得不说,唐王完全抓住了浙东大臣的心态。
几天后,朱的第二封信到了。
朱对浙东大臣说,识时务者为英雄。只要他能在我朱手下工作,他的地位只会升不会降。总之,浙东朝廷的大臣们都劝主子赶紧退位,免得耽误了升迁。于是,这样一个荒诞的场景出现在了鲁王朝的宫廷里:原来?忠诚?大臣们纷纷发表慷慨激昂的言论,要鲁王赶快收拾东西滚蛋。
鲁王心灰意冷。看到他的人已经离开德国,他没有必要在龙椅上逗留。于是,他命令人收拾好金银,连夜赶到福建,向朱鞠躬。虽然南明的小朝廷都在忙着打仗,但是这些临时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浪费是没有赢家的,真正占北方渔民便宜的是满洲鞑靼人。
满清早就决定南侵了,看到南明小朝廷打仗,人们干脆在北方吃瓜子看戏,南明完了呢?BLACKPINK的出道?,将这些想当皇帝的藩王。最遗憾的是能改写明朝命运的百万大军。这些部队要么被满清收编,要么逃往关内谋生。
还有一部分军人不愿意明投,干脆落草为寇创业。当然,也有一些部队是爱国的。他们加入天地会、白莲教等反清组织,继续对敌作战。虽然,在各种文学作品(如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这些反清组织与清廷斗得如火如荼,策划了几起令清朝和满清大吃一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