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四题散文

1,石塘做梦

石塘,一个春末的日子,遇见了你。明明是第一次,却感觉似曾相识。仿佛回到了梦里的故乡,所有过去的记忆都被激活。

可能我以前是个背书柜的学生,来自葛源白石书院,名字流传很广。即使来到文风鼎盛的铅山,我依然保持着我的骄傲。沿途拜访文学朋友。在他们的陪同下,去河口看看商业的宏大和大镇的繁华;去鹅湖书院,遐想朱与鲁的精彩辩论。去辛弃疾、洪飞、蒋士铨的老地方,参观故地。一路诗情唱唱,气味熏人,如饮酒。虽然船很累,但它仍然充满了兴趣。在石塘,我终于醉了,不是在文友的酒里,而是在“纸都”的浓郁诗意里。

或者我是一个拥有可观资产的杂货商,努力积累财富,繁荣家业。带着仆人去河口采购各种货物,然后我来石塘买史纸和学生学者爱喝的名品“云顶雾茶”。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不仅精通业务,而且知道做生意的秘诀不仅在于入不敷出,收不到钱,还在于做人。带着春风的微笑,我和当地的富商、士绅交朋友,攀兄弟,不厌其烦地和作坊主、店主、街头搬运工磨嘴皮子,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最后,我装满了货物,我期望从我的旅行中获得可观的利润。虽然我很累,但我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

或者,我是一个搬运工,用厚厚的背板从家乡的葛粉和县城的兴安窑搬运瓷器,换取纸、布、盐。空手来回,汗水被太阳和体温晒干,在粗糙的衣服上凝结成盐霜。回到家,我的脚酸酸的,但是乖巧的孩子贴心的拥抱着我,贤惠的妻子给我端来足浴水,年迈的父母关切的看着我,让我决定明天继续上路,用自己的辛苦换来家人的幸福。途中还抽空去葛仙山拜祭,祈求全家平安幸福。有时,我也做邮递员,投递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以供歌唱,通过这种方式,我加入到文人的活动中,从而在这个卑微的职业中给我更多的满足感。

2.水乡人文

铅山,首先吸引我的是厚重的文化。河口老街虽然破旧,但我还是想选择机会,寻找历史的痕迹,恢复那曾经繁华的旧梦;葛仙山、鹅湖书院等许多风景游览,名山、名人、古迹、传奇故事,总是令人向往和探究的。然而,最吸引我的是无处不在、灵活多变的水。

对水的喜爱是因为心理补偿。在山城住久了,周围只有小溪,很少见到大河。当我看到因雨季水量充沛而显得浩浩荡荡的淮西河时,我突然感到羡慕。在农耕文明时代,水尤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依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建。石塘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古镇。正是因为源源不断的汩汩流水,才促进了“洛阳被看重”的造纸业,方便了不断的商旅往来,造就了繁荣的江南古镇石塘。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水滋养财富。淮西河穿镇而过,关震(政府修建的人工河)以人字形穿过家家户户,滋养了商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竹子和水资源,用智慧和勤劳使其价值最大化,从而产生了造纸业。我们可以从老城的沧桑和破旧的废墟中想象富商和高耸的豪宅的繁华。

环境也陶冶人的性格。所谓“智者爱水”,长期生活在水环境中的人,因为水的影响而灵活活跃,适合经商。而山人更有山的气质。比如家乡的葛园人,大多性格沉稳内敛。好读者多,文风代代繁荣。文人官僚多,商人少。葛源虽然也有繁华的集镇,但主要经营生活必需品,没有大商人,也没有著名的大商家。

3.纸张起起落落。

虽然凡事都有起有落,但繁华之后的没落毕竟是感性的。明清时期,石塘造纸业如日中天,工业繁荣,人口密集,财富广泛,达到顶峰,被称为“武夷山下的小苏州”。据《十七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和《天工开物》记载,“(石塘)纸品是商人出售供世人使用的。粗鄙在中国涉及颇深。”当时石塘纸厂不下500户,每个缸都有一二十个帮工。铅山造纸与上海松江纺织、苏杭丝织、芜湖浆染、景德镇制瓷一起,是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

石塘生产的纸张种类繁多,有官方文字用纸、文人绘画用纸、书籍印刷用纸等。其中,宫廷文书和《四库全书》的印刷用纸均产自石塘。市场很广,几乎覆盖全国各地。造纸业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形成了大规模的商业中心。省内外商人在这里建立了鄯善、饶州、福州等7个会馆。石塘已有“江南纸都”之称,是铅山县除河口外第二个有城墙的古镇。

所谓盛极必衰,万物法则。从宋元的兴起,明清的鼎盛,到民国以后的衰落,到现在几乎绝迹。综合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水运不景气,交通不便,时局动荡。在我看来,石塘的造纸技艺几百年来几乎没有提高,这是它衰落的主要原因。市场的选择是商业命运的最终决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纸张的需求比当年翻了一番,但世界上早已难觅石塘纸的踪迹,只留下了文献和老人的回忆,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4.纸张起起落落。

文化历史是财富。时至今日,土著造纸和古建筑一样,已经成为人们倍加珍惜、竭力保护的瑰宝。访古怀古的人络绎不绝,沿着淮西河的轨迹,寻找老城的繁华背影和古文化的脉络。石塘迎来了新的机遇。石塘有望再造文化家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再造江南名镇辉煌。

淮西河流淌千年,文化依旧一脉相承。值得一提的是,镇上的卢志坚老人,带着对家乡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自豪,在初中文化的基础上,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记忆、研究着古镇的历史。现在他对小镇的历史了如指掌,成了名副其实的“石堂通”。他的文章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极为难得。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古镇精神的凝聚和文化历史的传承。

当然也听到了一些尴尬的故事。和一个镇上的居民聊天时,他告诉我,他小时候很多祠堂和大屋都保存的很好,当时的家乡就像电视里的古镇一样美。就在一二十年前,我的家乡还有很多老房子,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古镇被严重破坏有两个高峰期。首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第二次高峰改革开放后,很多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把残存的遗迹拆了卖掉。

时至今日,石塘已被评为省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但不可否认的是,石塘和大多数乡镇的命运一样,已经迷失在富人新建的小洋楼中,能让人领略到“纸都”风采的遗迹寥寥无几。或许,如何恢复老城的风采,重现“纸都”的繁华,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