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墓介绍是什么?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香岗山上。它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恒的陵墓。

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太守的赵佗吞并桂林和项峻,并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南越国的疆域基本上是秦朝岭南三郡的范围,东至闽西,北至南岭,西至广西,南至南海。

从赵佗第一次称王开始,南越这个国家已经传了五代国王93年了。开国国王赵佗,狂妄称南越皇帝,二代王为赵佗次孙,史书称,狂妄称文帝,三代王赵为之子,死后称。他们都建造了坟墓。

赵恒的南越王墓是一座陵墓。石山在距湘钢山顶20米处劈开,凿出一个平面“凸”形竖洞。然后从前端东西两侧开横洞形成耳室,南面开斜墓。墓室由仿照前殿和后寝的红色沙石砌成,墓室顶部用24块大石头覆盖,然后层层压实。

这座坟墓是仿照故居建造的。墓室朝南,前有7室,后有3室,后有4室。墓主人住在后面的中房,前堂后库,前面的耳房,后面的侧房。殉道者***15人,其中嫔妃4人,仆从7人。

南越王墓前室四壁及顶部绘有朱、墨两色缎纹。东耳房用于宴饮,有青铜编钟、石编钟、酒器如桶、币、钹、六局棋盘等。

西耳室是武器、战车、马匹、盔甲、弓箭、五色麦饭石、日常用品和珍贵宝物的宝库,尤其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证明广州在南越早期或更早的年代就与波斯和非洲东海岸有海上贸易。

后面的主室在正中央,是墓主人棺库的主室。墓主人穿着丝绸玉衣,带着九个印章。最大的一个是金印的龙钮“温蒂兴Xi”,此外,还有“隐帝”钮。龟钮“太子”的金印和墓主人“赵翼”的玉印也在其中。

东房是妃子藏房,死的四个妃子各有一个妻印;西房是厨房服务的地方,葬了七个人,没有棺材,房后放了猪牛羊三种动物。后储物室是存放食物的仓库,有近百件大型铜、铁、陶瓷炊具和容器。

南越王墓共发现遗物1000余件,其中金印为国内首次发现。这对研究秦汉时期的土地开发、生产、文化、贸易、建筑以及南越国的历史都有很大的价值。详细介绍了陵墓和一些珍贵文物。

南越王墓中有一件物品被称为“镇墓之宝”,即“温蒂兴Xi”金印,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枚皇帝印章。秦汉传世或发现的印章中,没有皇帝的印章,只有文献记载。

文献记载,皇帝印均为白玉印、虎扣,印文为“皇帝印”或“皇帝印”;而南越赵恒的皇帝印是金印和龙扣印,印的是“温蒂兴Xi”。这就是金印的独特之处,是南越国所制,死前所用。

这枚“温蒂兴Xi”金印呈方形,印台重148.5克,含金量很高。印面为田字形,“文帝玺”四个小篆为凹版雕刻。书法工整,刀法苍劲有力。

龙钮是一条蜷曲的龙。龙的头尾和脚放在四个角上,好像要起飞和奔跑。印刷槽和印刷台周围的墙壁上有碰撞和刮擦的痕迹,留下了一些深红色的印泥。

印泥背面龙的某些部位打磨得非常光滑,说明这枚金印是墓主人日常行使王权的大印。

除了文帝印的金印,还有太子印和右夫人印的金印,但不是龙钮,而是龟钮。“太子”的金印也是首次发现,在传世的印章中从未见过。

按照秦汉的礼仪制度,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称为“封”,其他诸侯的封都不能称为“封”。皇帝用的印章不止一种,有很多种。

比如,用来给诸侯的“帝玺”,用来封国的“帝玺”,用来出兵的“帝玺”,用来授予外国爵位的“帝玺”。

“帝玺”被视为“国玺”,历代统治者视其为护国、镇边之宝。正所谓“得宝者得天下,失宝者失天下。”然而,赵恒的“温蒂兴Xi”是自用的,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它是用于死后埋葬。

历史上发现过很多印章,但大多是用铜、玉或水晶制成的。金印已经发现的很少,只有12左右。12枚金印中,8枚属东汉,4枚属西汉,仅南越就占了3枚。

南越王墓的金器除了金印,还有金带钩、金花泡、杏形金叶等,都是饰品。金华泡沫一般被认为是从海外引进的“洋货”。

南越王墓中有一个白色的银盒,特别醒目,闪闪发光的花瓣特别突出。主棺室里,箱子里有10盒药丸。

从造型、纹饰、口周镀金圈等工艺特征来看,银盒与我国传统器物有较大区别,但与古波斯帝国遗物有相似之处。经过化学分析和研究,认为是波斯制品,银盒里的药丸很可能是阿拉伯药。所以银盒不是南越制造的,而是从海外进口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南越王墓中的银器除了银盒外,还有银洗、银销、银带钩等,都是越国皇室的专用器皿。7件银色带钩工艺精湛,共有5种款式。钩子有鹅头、龟头、龙头、蛇头的形状。

青铜在南越王墓随葬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 *青铜器500多件,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工艺精湛,具有地方特色。这些青铜器包括厨具、食具、酒器、乐器、车马、生产工具和各种日常用具。

青铜鼎* * *,有丁涵、楚鼎、丁岳等36件,其中有9件刻有“番禺”字样,均为南粤都城工匠所制,是广州历史的重要物证。

尤其是粤式鼎。鼎内有“太官”印章。南越和西汉一样,也有“泰官”一职,掌管南越王的日常饮食。

9个铜锅*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镀金铜锅,颈细肚大。它造型美观大方,全身镀金,光亮华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共有9个青铜提桶,是南越王墓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器物之一。特别是一只船纹铜皮箱,除了身上有几组几何装饰带外,最突出的是首尾相连的四只羽毛船,每只船上有五个带羽毛的人,每个人都戴着羽毛冠,光着脚。弓头倒挂;两条烟柱竖立在船首和船尾。

五个人形状各异,有的划桨,有的击鼓,有的扛武器,有的在杀俘虏,给海神献祭。船与船之间有龟、水鸟、海鱼等装饰,形态生动,工艺精湛,是精美的艺术品。

南越王墓中的39面铜镜多为精品,如连续弧的龙镜、带支架的镜、带十字架的龙凤镜、画镜、六山镜等。其中画镜为彩绘人物大型画镜,直径为41cm。它是中国最大的西汉圆形画镜,是汉代铜镜中的珍品。

画圆镜还保留着白色、青绿色、绿色的组画。中间有两人表演大步弓腰剑格斗表演,两边各有四人站立观看,生动逼真。周围和中间甚至还有弧形纹和卷云纹。

还有一面六山镜,六个斜山字,衬以喷雾状羽毛纹和荷叶花瓣纹。

青铜剑位于后室,是一个大壶,腹部很深,可以用来盛水或食物。锅里有猪、牛、羊、鸡骨、鱼、龟等海鲜,可见当时是主食。

铜熏炉* * 11件,单联四联。肚子和顶盖打孔透气,用来烧香。香料被认为是舶来品,是最能体现南越地方特色的典型青铜器,其复杂的工艺反映了当时的铸造技术水平。

宴饮的器具是古代统治者炫耀其奢侈生活和地位的象征。南越王墓东耳房里有多件乐器,旁边还埋着一位乐师。

乐器可分为四类:铜、石、陶、丝。青铜乐器包括一套14钮铃和一套5雍铃。一套8个句子。还有铜铸件。

扁方形实心圆柱柄,弧口,“文帝九年乐府所作”铭文,刻有“第一”至“第八”的代号,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有绝对年代和序号的句子。

南越王墓中有很多种武器。除了15剑是铁做的,其余都是铜做的。最难得的是一个“张仪”青铜戈,上面刻着“张仪,王四年丞相”,应该是秦的时候。由张仪监制,说明是秦带到南越的。

青铜虎节是稀世珍宝。姿态生动有力,卧虎藏龙,虎头蛇尾。它张开嘴,露出牙齿,弓着腰,卷着尾巴,身上装饰着错误的胡锦斑纹。是中国唯一一个有错金虎节的,特别珍贵。上面有“王命:车弟子”的铭文,属于孤儿,是沉甸甸的宝物。节是外交和军事的象征,分为虎节、龙节和人节,可用来认证战车和士兵。

青铜是一个方形的罐子。腹部呈椭圆形突出,饰以复杂的浮线,复杂多变。这种盛酒的青铜器制作精良,有雕刻的风格,更能衬托出主人酒的珍贵和醇厚。

铜浮雕印花是在丝绸织物上印染图案的工具,是中国最早的印染工具,对研究古代纺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墓中有许多青铜构件,包括6件镀金青铜头像。一个朽漆屏风的铜构件有很多种,如角鎏金铜托、鎏金盘龙托、中间鎏金铜托、鎏金朱雀铜顶饰、鎏金双面兽形铜顶饰等。

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防力量。南越王墓中有700多件铁器,包括农具、工具、武器和日常用具。

其中轻铁甲709件,均为圆角长方形。这种轻型甲铠适合在气温较高的南方使用,代表了西汉时期南方甲铠的基本形态,与北方中原的甲铠有较大区别。

有***15铁剑,其中一把来自墓主人腰部左侧。剑鞘为竹制,剑柄两侧有木板,周围有丝带缠绕。还有四件青黄相间的玉茎,雕刻最为精细。下面有高浮雕动物,造型十分传神。

其中一支铁矛用铜和镀金制成,金银三角纹和云纹交错。这么华丽的铁矛,应该是南越王自用或者礼仪用的。

翡翠玉石是一种圆形的玉石,中间有一个洞。南越王墓共有56件玉器,其中主棺室有47件,可见主人对玉器的喜爱。在这些玉宝中,有大玉宝、雕双龙玉宝、雕龙纹玉宝、雕龙凤涡纹玉宝、双玉宝等。

特别是主棺室的一件大玉玉,是墓中最大的玉。雕刻精美,纹饰古朴庄重,颇有帝王之气。它是中国最大的玉,也是龙纹最多的玉。被称为“玉中之王”。

主棺室内的玉盒是蓝宝石,蓝黄色,圆形。玉匣上雕有两只凤鸟,饰有精美的浮雕图案,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明亮耀眼,被称为“玉雕佳作”。

玉衣是汉代特有的丧葬服饰。东汉灭亡后,没有发现玉衣。玉衣有等级之分,有金银铜玉衣。王子们经常使用黄金和白银。

这件南越王墓的丝绸玉衣是首次发现,也是国内唯一一件。整件玉衣长65,438+0.73米,* *用22,965,438+0块玉片,用朱砂丝带粘贴,形成多个几何图案,色彩鲜艳。

此外,墓内还有9枚玉玺,其中3枚带字玉玺均在主棺室墓主人身上,分别是“赵恒”、“太子”、“帝玺”的方形玉玺。“赵恒”印和“皇帝印”都是墓主身份的物证。

由于玉石质地优良,色泽艳丽,又能迎合人们求美的天性和祈求健康避邪的心理,所以在古代佩戴玉石饰物是达官贵人追求的时尚。

南越王墓中共有130余件玉器。比如犀牛形玉鹰,整体雕刻成贯穿状的犀牛,呈蹲伏状,全身肌肉突起,充满活力。玉瑛带双龙纹,对称双龙头,怒目圆睁,饰以雕花云纹,形象生动。雕龙琉璃纹玉环,两侧雕龙二兽,非常独特。

此外,还有一个重玉佩纹的龙凤,一个轻龙凤的卷云纹,饱满有力,龙凤兼备,呼之欲出。这的确是一件精美的玉器。玉佩,连体双龙,形象生动。

在人们的生活中,陶器比其他器皿存在的时间更长,作用更大,关系更密切。南越王墓中共有371件陶器,包括储物容器、炊具、日用器皿、网坠、发声器和模型明器等。众多的陶器显示了它在宫殿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岭南地区的丝绸生产历史悠久。南越王墓中的丝绸随葬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庞大。尤其是西耳室西面,约2.8平方米的范围内,丝绸制品层层叠叠,全马随葬有帛、绣帛、朱罗、朱丝、绣“纱”、超细帛、轧光帛等品种。

在西室还发现了一捆原始的大象牙,5根并排堆放。。经鉴定,这5件大象牙的原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广州的。此外,还有象牙雕刻、象牙碎片和残牙等。可见,这些原始的大象牙是作为雕刻原料进口的。

墓主人玉衣下的丝袋中有470颗珍珠,是未经加工的天然珍珠。这应该是丝绸包珍珠枕。据说珍珠有镇静、美容、辟邪的作用,第一次发现珍珠做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