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的历史沿革
读史记纪要(卷21)凤阳州寿州蒙城县:杨过“在县东北,以涡水过其南而闻名”。在杨过的故乡,古城之父齐聚一堂。秦汉时期,陵川、成府、山桑等县分属泗水县、交郡、裴军县。西晋永嘉之乱后,淮北各地成为战场,城市损毁严重,设县频繁。北魏孝文帝在南郊县设沃州,后设涡阳郡、涡阳郡,后废弃。
虽然杨过得名于北魏,但当时它在蒙城县的北部,而不是现在的位置。真正的杨过应该追溯到之前的1864,县治是清朝建立的。至今已有140年的沧桑历史。
1852年(清咸丰二年),颍州、苏州到处都是饥民,太平军接连取得北伐胜利,众怒。同年10月,捻军首领张乐行率部在洛河集、博、蒙等地起义,杀官夺城,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1864年(同治三年),安徽巡抚唐令布政司奏“洛河集为蒙、博交界之地,离城甚远,以致强匪堆积,屡起叛乱。不加县县,同时教育,不足以逼他们搬走。今拟在漯河增设县城。”同治三年一月,韩盈出战。不久,上谕说:“皖北如有设县之需,当设法与僧繇会面,并征询曾国藩,以作妥善安排。”在增设新县的问题上,僧格林沁征询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意见:“全蒙、博、苏、府地广人稀。土匪造反之前,两个地方很难兼顾,以至于到处都是小偷。现在小偷风气刚灭,多加防范比较合适。扎洛河是蒙古、伯、苏、傅居住的地方,大约有百里之遥。应受圣旨管辖,加郡县。轮值曾国藩的信会一起奏。唐去职后,新任安徽巡抚乔松年即诏主簿及巡检司委派的候补知府王钧,到蒙城、亳州、苏仙、阜阳等地视察边界,筹划设县事宜。报告经代布政司何耀、代巡抚李认真审阅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安徽巡抚在年会上打出了标题,并请秦明为县命名,或古称“杨过”。兵部尚书和吏部商议妥当后,下令在洛河集增加一个县令,赐名“杨过”。分蒙古、博、苏、府四郡。选官,适当控制。同年从亳州以东划出13保96卫,从阜阳以北划出4冀25卫,从蒙城以西划出15保45卫,从苏仙县以南划出姬冀46卫,建立新县。以原洛河集为县治。属颍州府。
1913(民国二年)颍州府废,县域属怀陵路。不久,在颍州设立了阜阳机构,管辖涡阳县。
1940年1月,为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在豫皖苏边区建立了* * *生产党领导的涡北县,辖原涡阳县下辖的郸城、易门、龙山三个区,共15个乡。1944年9月,沃北县改为雪沃县。辖十个区,包括草市、丁晴、龙山、郸城、吴桥、雪峰、易门七个区。
1946年秋,县西建窝壕郡,原属涡阳郡,由胡林、花沟两区组成。
1947年冬,在县城南部建涡阳郡。涡阳县原属店集、花沟、西阳、张村、楚店、江姬、陆机、双庙8个区,886个行政村。
上述的雪窝、杨过、卧波三县,属于* * *生产党领导的皖北专员公署第三支部。
1949年3月,三县原涡阳县仍合并为涡阳县。
1964年,县城外围的季华、张村、江姬三个区划归利辛县。涡阳县隶属安徽省阜阳市。
十年内乱初期,专员公署被取消,成立了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署,仍辖涡阳县。
2000年5月,郭洋甫回到古桥县,即现在的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