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信贷的五种形式

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类型,按行为主体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根据行为的时间跨度,信用有三种形式:短期信用、中期信用和长期信用;根据行为的目的或功能,信用有生产信用、流通信用和消费信用三种形式。

商业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借助商业汇票进行的借贷行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融资最大的优势是容易获得。如果没有现金贴现或者不使用有息票据,商业信用融资不承担成本,但缺点是放弃现金贴现的成本较高。

银行信用,即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金借贷,主要由各种存款和贷款构成,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在银行信贷中,银行充当信贷媒介。银行信用评级是对银行支付金融债务的整体财务能力的评估。它不同于一般非金融企业的评级。在对普通公司进行评级时,可以通过评估其财务实力直接得出其信用等级。在银行评级中,对资金实力的评价只是绩效评级(也叫单项评级),而不是信用评级。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政府)和人民(企业和个人)之间以国家债券(国库券和债券)为手段的借贷行为。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信用活动。国家根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债券向本外币持有人借入货币资金。因此,国家信用是国债的一种,是指国家获得或提供的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国内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从国内居民、企业和团体获得的信用,形成国家的国内债务。

消费信贷,即提供给消费者以满足其消费中货币需求的信贷,如分期付款销售、住房贷款、信用卡购物等。股份信贷,即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又称“零售信贷”,是银行或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