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伪满洲国历史
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和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清朝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在试图复辟帝制。但是时代在进步,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这已经和帝制变得非常矛盾了。
所以以溥仪为首的满清贵族想要重新建立王朝,只能借助外来势力。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此时以溥仪为主的清朝遗民,依靠日本的帮助,在东北建立了所谓的傀儡政权,但实质上是被日本占领的傀儡势力。
作为一个所谓的伪满清朝廷,自然要有首都,但是沈阳这个清初龙兴崛起的地方,并没有成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在日本的主导下,伪满洲国选择了长春这个鲜为人知的城市作为首都。为什么?
第一,政治空白是新兴势力的唯一选择。
日本势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开始了侵华的第一步。伪满洲国成立后,首都的选择非常重要。沈阳曾经是军阀张的大本营。虽然日本已经完全占领了东北,张经营了几十年,人虽然都走了,沈阳城里的政治倾向仍然是向张集团靠拢。以沈阳为首都,政局极不稳定。
又因为沈阳曾经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日本势力的初衷是彻底掌握以溥仪为首的清朝遗民作为傀儡。一旦沈阳被选为对清朝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无疑会让这些清朝遗民产生另一种想法,甚至脱离日本势力的控制。所以沈阳作为当时东北的重心,被日军抛弃了。
此外,由于政治混乱,哈尔滨被日军遗弃。为什么?这是因为哈尔滨离苏俄很近,不知不觉就被苏俄入侵了。日本需要的是一个其余政治势力不杂的地方。这是日本的政治考量。一个稳定的都城不仅需要城墙的坚固,还需要城内的政治稳定。所以作为东北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沈阳和哈尔滨都被抛弃了。
东北三省还剩下谁?自然而然,长春进入了日本人的视野。长春作为当时不知名的城市,此时并不发达,人少,没有其他势力介入,所以长春在政治上相当清白,自然成为日本的首选。一个政治空白的城市更适合伪满洲国的统治和稳定。
第二,交通不可或缺,通讯发达。
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是占领中国比较好的根据地。正是基于这一点,日本进攻中原。实际上,伪满洲国的首都不妨说是日本对华战略进攻的决策地。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地方来说,就要满足一个要求,就是交通要快,要能及时掌握辖区内的所有信息。
再来看看沈阳和哈尔滨。考虑到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要么在最南端,要么在最北端,这显然不利于日本伪满洲国政府控制辖区内的信息。
通讯不方便,在整个东北的统治自然会处于劣势。事实上,作为朝廷,首都选择疆域中心,是为了能够完全统治全境,避免天高皇帝远的现象。
考虑到交通区位,放弃沈阳和哈尔滨是必然的。
就这样,长春在东北三省中南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长春作为东北满铁和中东铁路的连接点,交通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在铁路是重要战略物资的年代,长春作为这些铁路的中心,四通八达,从长春可以到达很多地方,对伪满洲国,实际上是日本,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长春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因为地处东北中部,使得日本占领长春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当时长春的发展与东北三省的沈阳、哈尔滨等地的经济相比并不在前列,但在政治、交通方面却有着沈阳、哈尔滨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日本来说,占领东北最重要的目的是以东北为跳板,进而占领中原。所以相比较而言,政治地位和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所以,选择长春作为新都,是日军出于进攻中原战略考虑的结果。
第三,资源丰富,可以快速发展。
抛开政治和战略上的考虑,长春当时虽然只是一个二线城市,但却拥有丰富的发展资源。所以经济比不上沈阳、哈尔滨等地,但长春有经济发展的潜力。
长春处于松辽平原的边缘,所以地理环境非常好,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再加上气候适宜,一年四季分明,降水充足,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长,对长春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东北地区地域辽阔,但地广人稀。尤其是长春被确定为伪满洲国新首都后,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更适合日本人统治。战略和政治都符合日本的需要,长春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快速发展。
摘要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为了防止国际冲突和东北人民的反感,借口发动了类似伪满洲国的傀儡势力。但是,日本的目标仍然是攻击中国,占领中国。沈阳和哈尔滨曾被张统治或被苏俄侵略。整个城市带都有很浓的中国或者苏俄的味道,哈尔滨甚至有大量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这里。选择长春这个很多势力都没有入侵的城市,可以让日本在这个城市自由发挥,建设一个有日本味道的城市。
同时也是日本殖民统治的第一步。在确定长春不是新首都后,日本迅速对长春进行了规划、开发和建设。但在规划中,中日是分开的,区别对待。并且在长春建设完成后,日本人还通过电影拍摄长春,宣传长春的繁荣,从而迷惑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