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战国之四大名将——“起翦颇牧”(上),你怎么看呢?


1、白起(前332年?-前258)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未尝一败,被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白起(前332年?-前258)

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兵败城毁使赵国蒙羞,赵王便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长平之战

军事思想

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在作战前和作战时,重视掌握和分析敌方虚实强弱。例如伊阙之战中发现韩魏两国军队相互推诿,不能同心协力的弱点取得大胜;邯郸之战时发现失去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后拒不领兵。在与强敌作战时,不与敌军正面会战,采取先弱后强的战术分批蚕食敌军。例如鄢郢之战白起率数万军队在方圆五千里、士兵百万的楚国境内长途奔袭作战;长平之战避免与赵军主力会战,引诱赵军进入包围圈后进行蚕食。在敌军落败时,乘胜迎势,穷追猛打。例如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后乘胜扩大战果。白起战术灵活多变,能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制定战略战术。例如鄢城之战的水攻、华阳之战的长途奔袭作战等。白起还擅长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战中火烧楚国先王陵墓夷陵,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皆大幅挫伤敌方的士气。

2、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一战灭两国

王翦第一场封神之战。公元前236年,王翦为了完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大功业,亲率大军开启赫赫有名的灭赵之战。这一战,在王翦的运筹帷幄之下,赵军兵败如山倒,连连攻克赵国九个城池,兵威势不可挡。终于,旷古绝今的两大绝世统帅相遇了。王翦,李牧正式在战场上相遇。李牧不愧是与王翦齐名的帅才,赵军在他的带领下战斗力高昂,又因为是保卫家园的战役。赵军可所谓势不可挡,王翦愣是在他手底下吃了瘪,秦军更是连连受挫,两军互有胜负,可以说难分难解,战的个旗鼓相当。仿佛,永远画不上句号。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