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一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大门


教师说教: 市实验中学 郑云霞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在《天朝技术与思想》一书中感慨地说:“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我国从孔子编订《尚书》《春秋》并传授弟子开始,就有了系统的历史教育,一直到明清时期,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从未中断过。这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延续,对我们民族心理和精神的形成,对我们民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维系着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脉相承。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从远古到今天文明的不曾中断呢?历史学科是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总结,它记录了人类不断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存质量的过程,只要有人类存在,她就会被不断续写,永无止境。人类的一切辉煌成就就是植根于过去历史成果的积淀中。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历史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历史课担当着铺设这一基石得艰巨任务。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早日进入历史学习的大门,找到历史学习的金钥匙。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历史的学习是中学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如何把学生顺利地引入历史学习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今年的初一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这学期我们借助学校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历史讲故事的讲坛。我们将演讲改为讲故事,让学生结合即将学到的或与已学课文,课下搜集相关的的故事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在这个学期通过努力登台讲了一次故事。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搜选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特别是让学生初次尝到了做“小小故事家”的滋味,内心一定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又如,还可以通过课前导言设疑来激发学生兴趣。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例如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二、语言要生动形象,北师大叶小兵教授认为,从学习方式上来讲,不论是主动的接受学习还是指导性发现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方式上来讲,听课又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历史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关系,也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正面讲授。教师若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那无疑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的最大法宝。聂幼犁教授也说:“历史必须讲故事,没故事不是历史”。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袁腾飞,以其生动、幽默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教师。因此,在历史课上,我遵循着这些原则,该讲就讲,该多讲绝不少讲;讲述尽量具体生动,讲解条分缕析,以自己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三、多采用直观教学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今年我校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基本到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下半学期开始,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每一节新授课都制作历史教学课件,并在每一课的教学课件中都插入一两段复现历史情景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造纸术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直观的示意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文并茂,不仅使学生对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流程有了生动的认识,而且引导学生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发明纸、纸的发明过程、造纸的复杂性、蔡侯纸的优点,造纸术发明和传播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积极的理性思维,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四、大胆组织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应设计各种各样新颖有趣有效的形式,努力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方面,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对某项事物或形式的喜欢和专注无法持久,长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活动会导致他们的厌倦;另一方面,初一学生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各种能力特别是与抽象思维有关的能力亟待培养,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在初一历史课上,大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学生活动形式:1、“动口”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讲历史小故事等。如《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盛唐的繁荣,可以设计演讲活动“话说盛唐的繁荣”;《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可以设计演讲活动“民族英雄的爱国魂”等。2、“动手”的活动形式,如手工制作物品、绘线路图、绘制历史大事年表等。如:《张骞通西域》重点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过程和路线,则让学生绘制张骞通西域的行使路线图等。《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难点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可指导学生自制自己的印章,完成班级签名档,选出最优秀自制印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几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则让学生绘制历史大事图表,鼓励学生创新图表形式;五、要加强学法指导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1、多让学生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让学生学会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3、注重考前复习。让学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以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历史课平时学生很少复习,因此,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内,老师应通过加强检查、辅导,促使学生好好抓一抓,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事实证明,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一次和一位家长交流,家长告诉我,自己买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本,忙碌之中自己才看了一本,孩子已经利用星期天看了六本了,而且还不断和他交流。我听了以后顿觉欣慰。

本文标签: 学生 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