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历史


[编辑本段]大同的历史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属于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春秋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居住地。

战国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初设平城,隶属代郡。

秦朝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城西“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大同东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并在境内修筑长城。

西汉沿袭秦制,雁门郡属并州,代郡属幽州。白登之围发生于此。

东汉汉明帝时,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庙。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北魏初中期建都于此,称“代京”、“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

唐朝为云州。

五代时作为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让与辽 。

辽代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辽国陪都,从此称为大同。

金代也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金国陪都。

元代改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为西京(陪都)。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同,他当即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

明朝改路为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管辖浑源,应,朔,蔚等四州七县。明朝时大同为十三重镇之一,有藩王封地,并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1438-1571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

清朝为大同府治。

1937年9月13日 日军占领大同

1949年5月1日 大同解放

1953年察哈尔省撤销,大同重新划归山西省。

1958年大同县并入。

1964年大同县又分出,为地级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原有县中的7县划归大同市。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