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文化

传统民间舞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不良风尚和庸俗习俗,称其为“张耀峰”,“必须及早断绝”,致使部分民间舞失传。如壮族的婚礼舞、乞花舞、放羊舞、虎羊舞、泥鳅舞、丫鬟舞;瑶族的王磐舞;汉族的“斑鸠舞”等。1956后县乡多次举办文艺汇演,挖掘壮族《铜鼓舞》等。,并经过整理加工,分别获得地区、自治区群众文艺演出奖。

铜鼓舞

铜鼓是东兰壮族和瑶族的珍贵乐器。壮族铜鼓舞流行于大同、四合两乡,多在过年、婚嫁日举行。源于劳动、祭祀、娱乐还是礼仪,众说纷纭。从舞蹈表演的形式来看,与娱乐息息相关。流传到解放初期的铜鼓多为七人表演,其中四人打四面铜鼓,1人打牛皮鼓伴奏,1人舞雨帽或簸箕,1人打竹筒。铜鼓无声而舞。1956年,县文化部门、图书馆对铜鼓进行加工整理,增加了四位女演员,内容为庆祝丰收,包括播种、翻山越岭、驱鸟射兽、收割筛米等。,并悬挂铜鼓而不是坐在上面,上面贴着“庆祝丰收”的字样。1970,县文艺队改编铜鼓舞,赋予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的革命历史内容,载歌载舞,展现工农兵政权诞生的喜人氛围,获得地区文艺演出优秀节目奖。1980大同乡文化站组织农民表演铜鼓恢复原貌,参加当地群众文艺演出并获奖。铜鼓舞在宋代传入本县后,人们视之为“珍宝”和“神器”。明清时期,大量铜鼓从红水河带入县城,外地铜鼓工匠也到长江红水河两岸的通桥坳、干能坳铸造铜鼓。所以红水河沿岸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铜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打铜鼓,表达哀乐。尤其是春节期间,庆祝“蛙妇节”,红水河沿岸到处都是铜鼓响。解放初期,县城里的民间铜鼓有上千个。没有铜鼓的村落和宗族,被视为“冷村冷家”。1958年,钢铁工程上马,铜鼓被没收,砸成“烂废铜”送到工厂,杨澜乡一天被砸到200多面。县物资局连夜运了七卡车“烂铜”。文革期间又被没收,珍贵文物铜鼓损失惨重。

朗朗舞蹈

又称棒棒舞,主要流行于班龙、唐三、长江乡的拉吉、东源镇的大温、四友等村。用长短木棒首尾相击,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表现了农民的喜悦。表演者都是男人,从三个到四个到八个不等。每个人拿着一根4英尺或8英尺的硬木棍,围着一个垫子。先打板子再打棍子,发出声音。有两个人互斗,三个人互斗,多人互斗。敲打节奏的变化和终止,都是伴随着指挥者喊口令,配以皮鼓、铜鼓或锣钹,给敲打声增添了丰富壮阔的效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长江乡班龙村的朗朗舞。1980年参加地区群众文艺汇演,获得好评。每年节日期间,村里都会上演几天几夜的乓舞。

猴鼓舞

这种舞蹈流行于三农乡三合村布努尧村。传说姚家先民曾带猴子凯旋而归,以表喜悦。使用的乐器是两个铜鼓和一个牛皮鼓。女鼓伴女鼓,男鼓主舞。他们以多变的鼓点和灵巧的动作,模仿猴子的敏捷和幽默,表现了瑶山的生活气息。猴子鼓励1957参加县群众文艺汇演并获奖。1980年参加自治区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三等奖。魏虎臣墓地遗址

位于太平乡那拉村,宽约六亩。在原来的墓地里,有两块明代皇帝手表上的铭文。墓园门口有石柱和石栅栏,门前有两座石雕。武士拿着剑守卫着墓地,离石门大约30米,就是魏虎臣的墓。陵墓由数百块雕刻精美、图案各异的石条建成。墓碑两侧有近百只石狮、石林、石牛、石马、石猪、石鸟、石人,形象逼真。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如今,刻有石狮、猪、马、麒麟、武士等各种图案的石条只有十几条、几十条。

益寿桥

位于县城马鞍山脚下,是广西较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横跨九曲河,是一座三拱石桥。明万历六年(1578),东兰州土司魏应龙为其母金六十大寿筹款。29年,被日本飞机轰炸。1954人民政府恢复。

马鞍山潘迎

又名左营盘山,与右边的巴托岭营盘、嘉治县、石壁一起,是清朝顺治年间的绿营。今天,遗址和由山腰的石阶通往营盘岭的主要道路仍然存在。

虎头山隧道

位于县城虎头山中段,古人在山崖上题写“依兰山”二字。原来的路口有一个铁炉子,下面有两个轮子。进去的时候,灶里放了炭火,先推着驱蛇。这条路分为三路,一条在仙女岩,一条在孟,一条在县城。该遗址建于明朝郑德时期,至今仍然存在。

绥靖部

位于大同乡耿乐村拉屯,建于宋崇宁年间,是温岚统治的地方。现存的城墙遗址、后山石牛、石拱桥、瞭望塔依然存在。

土知州署

位于武篆镇徐上村九洲屯,明朝永乐年间,招募全州十二哨民工修建。如今只剩下城址,洪武时期开发的护城河、柱岭、马石、鱼塘、水井、旧州坠道可通七关桥。

苏仙古棺岩

位于大同乡永磨村红水河东岸的苏仙山悬崖上,洞口距离河道近百米。爬上爬下很难,进入岩石很难,直到被桥缠住。在20世纪50年代初,洞穴中有超过65,438+000个不同大小的棺材。有的堆在地上,有的插在石缝里,有的插在石墙里。它们是用木头做的,棺材里有骨头。其中一个留下了超过4英尺长的辫子。有的棺材里装的是白土布,大部分棺材是松柏,经常被木匠用来加工水桶和木盆出售。1974苏托村砖厂推棺材下崖烧瓦。这块岩石里只有零星的骨头和一些棺材板。这个岩石棺材的来历不明,也没有史料可以考证。

九洲隧道

九洲屯位于武篆镇尚维村,行至拉鸠山脚下,挖掘于明朝洪武年间。隧道工程极其庞大,约2英里长,4.5英尺宽,即2.3英尺;它由石拱制成,以防止倒塌;下部用石头铺成,洞内每隔十尺有一个石台,上面设灯,燃灯行走。有四五个分叉的隧道,大部分建筑都一样。每个转折点都有关闭的大门。刚进去的时候,经常会迷路。这条隧道今天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