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家如何保证自己写的历史是客观真实的?现在有没有写官方史书的机构,他们是怎么保证客观公正的?
秦汉以后,史家的政治地位下降,一般不再世袭,而是完全融入普通官员的任免体系。尽管如此,历史学家在受命记录宫廷历史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权威。尤其是史家记载的《居居注》,为了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连同时代的皇帝都不准观看,这也隐含着敦促皇帝不要作恶。这一点在南北朝时期还是有所表现的。比如北魏太武帝主持编纂国史时,崔豪得罪鲜卑贵族,被灭族。高云,一个参与编纂历史的作家,因为受到王子的庇护而活了下来。然而,当太尉当面问他这件事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他冒着生命危险,骂崔浩“直犯错误,而不是死”。并对太子说:“夫史书,帝录,未来之戒;我们之所以看现在,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这完全取决于言行,所以我很谨慎。“虽然崔浩有过错,但他“写出了朝廷日常生活的痕迹,讲述了国家得失的故事,这也是历史的总原则,并未违背。“高云继承了古代历史学家的独立精神。西魏时,史家刘秋也主张将史家独立记载的历史事件直接公之于众。”然后,付给史馆,说清楚没有隐藏的得失;让闻好的人天天修行,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恐惧。“史官的这种功能,让那些想在后世获得好名声的皇帝和大臣们多少有些羞涩。例如,东方的全伟大臣高欢对历史学家魏寿说:“我将来的名声掌握在你的手里,所以不要说我不知道。”北齐文宣帝的儿子高杨也故作大方,对他说:“好笔,我就不做魏昭帝吴泰的史官了。“但是唐朝以后,这个传统逐渐被破坏了。第一,唐太宗晚年,几次提出要看《聚珠》。起初,褚遂良等大臣还能拒绝他,最后还是想不开,把“居主”作为“记录”删掉了,让他看。虽然本身并无恶意,但这个案子一开,史家笔记独立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被攻破了,以至于后来的“记录”被反复篡改。所以《实录》难免被后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