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史的类型如何分类?
道德历史类型的科学分类,有助于全面考察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每个阶段道德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1,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指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道德史的一种类型。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道德类型。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不存在剥削和压迫。由此产生的道德特征是:
把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视为神圣的义务;所有成员之间的自由、平等、团结和互助;道德观念简单贫乏;道德调节的范围很窄,主要是通过习俗、禁忌、传统和宗教仪式。
其中,风俗习惯是维持原始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始社会道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单纯美好高尚,一个是消极的,比如血族通婚,宗族复仇,食人。
2.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是道德史的一种类型。与奴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人类社会第一次由对立面组成。奴隶社会是人类的第一阶级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两个对立的阶级;此外,奴隶主、贵族、平民之间也有矛盾和斗争,产生对立的道德体系。
其中,奴隶主阶级道德是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其特点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崇尚等级制度、男尊女卑。奴隶阶级道德主要集中在反抗非人的虐待,争取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这两种道德的对抗和斗争是奴隶社会整体道德的主要部分。同时,平民与贵族的道德对立也是奴隶社会矛盾的一个道德方面。平民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赞美劳动,反对贵族的掠夺和贵族的等级统治。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证了该阶级的孝道,提出了许多道德范畴、主张和观点,建立了规范经济、政治和道德生活的伦理思想体系。
总的来说,奴隶社会的道德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正气,基本木根除了原始社会的杀囚、吃人、群婚等野蛮的社会陋习,体现了道德历史进步的道德理想和实践,特别是奴隶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封建社会道德
封建社会道德是道德的历史类型之一。与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在封建社会,有两个对立的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大部分土地和生产资料,以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阶级的劳动。在道德关系方面,存在着封建的、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
由此形成的封建社会的道德特征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及其特权;借助宗法伦理或教会使道德规范化、神秘化;道德调节功能进一步加强。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道德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它调节了阶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用来欺骗和麻痹农民阶级,使其成为听话的奴隶。
与此相反,农民阶级道德尊重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不断争取个人独立,提倡勤俭节约等美德。
4.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是指道德的历史类型之一。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剥削无产阶级劳动;无产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一无所有。这样就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对立的道德体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特征是: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道德内部矛盾激化,道德调节功能弱化,道德危机加剧。随着私有制的最终消灭,资产阶级道德将日益衰落,无产阶级道德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取代资产阶级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5.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类型。它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和其他阶级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一词,并论述了其特点和社会功能,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它“为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列宁全集》第39卷,第301和306页)。此后,这一术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被广泛使用。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历史,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中,产生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科学体系。它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扩展数据
社会道德内容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基本一致,这使得集体主义成为调整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集体主义、私利和私利,把个人理想和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这些基本要求必须融入具体的道德规范,并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引导人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倡导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反对封建迷信、放松和厌恶劳动,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做社会的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员工与客户、职业与员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社会对员工的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力倡导以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夫妻关系、老少关系、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之爱、老少之情、邻里之谊,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中做好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