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随想
夸张点说,李白对国家对家庭基本是无忧无虑的,所以潇洒风流。杜甫呢?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杜甫都是牵挂的,所以杜甫一生都不可能轻松。
得到皇帝的信后,李白告别妻儿,去了北京。他走得多么洒脱:“笑着出门,我就是一株蒿。”李白在北京与国王饮酒作诗两年后,被皇帝赶了出来。这时,李白也无拘无束地说:"唉,我怎么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真诚面孔的高官厚禄卑躬屈膝呢?"并且自信地说:“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破浪,扬帆直上,跨越深深的大海。”
杜甫呢?为了能够“引君入尧舜,然后使风俗纯”,杜甫在京师生活了四十余年。当时杜甫在京城的生活是这样的:“骑驴十三年,游遍北京,食尽春色。在富人的门口,黄昏带着肥马的尘土。碎杯冷煨无处不在。”
这样的日子,估计李百炼一天也不愿意过。
(2)
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理想,工作,爱情,家庭。最好的情况是理想和工作、爱情和家庭的统一,即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也就是自己的理想;妻子是她心爱的灵魂伴侣。这样的人生如果能实现,那就没有遗憾了。
但是,就像古人说的,人生十有八九会出问题。所以实现上述情况的概率很小。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需要选择。李白和杜甫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神仙,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人,一个是风雅飘逸,一个是苦闷失意,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人。他们不同的人生,是不同选择的结果。
李白选择了理想,杜甫选择了家国。李白在诗词歌赋中只谈英雄理想,不顾人间烟火与情感;杜甫的诗里,只有家国之哀,没有自己。杜甫住在茅屋里,却忧国忧民。他说:“有千千万万宽敞的楼房,天下穷人皆大欢喜。”:李白在《山中白云》中唱道:“安能催眉弯,侍奉达官贵人,忠厚不欺。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没有遗憾,也没有对错。
(3)
余光中说李白的“一吐绣半盛唐”,确实表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的特点。
文章自然,妙手偶得。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李白自己说他的诗是“清水出芙蓉,天然雕”。李白喜欢写古诗,杜甫喜欢写七律。这就是自然和雕刻的区别。
李白的诗更靠天赋,杜甫的诗更靠技术。所以,余光中说李白的诗是“吐”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与后来的诗人贾岛相比,李白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诗人”。李白写诗的时候应该是很开朗很快乐的。他胸前有诗,不吐不快。而一个诗人能背一首诗两三年。贾岛说:“两句花三年,一首诗带泪。不欣赏知己,便回故乡。”这种写诗苦大于乐!
想象一下李白写《梦里登天目山》时的自豪吧!这种诗只有诗人才能写出来!
(4)
李白和杜甫对待友情的态度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
李白大杜甫十一岁,所以李白是大哥哥,杜甫是小哥哥。这位小哥哥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一直牵挂着国家,牵挂着家人,牵挂着朋友。至于大哥李白,他一生狂放不羁,不愿受任何约束。国家和他的妻子都应该服从他们不屈的精神,何况是朋友。
相处时,我们满怀豪情,真情流露。之后,我们要保重自己,在江湖中忘记彼此。这大概就是李白对待朋友的态度吧。所以和杜甫分别后,我很少想起这个崇拜自己的小哥哥。而杜甫则认为老大哥李白太不守规矩。他非常担心自己在外漂泊的生活,不断写诗表达对李白的关心和怀念。
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思念是很强烈的,所以杜甫怀念李白的诗词歌赋才能深入人心。
(5)
李白的诗浪漫、奔放、飘逸。他要写感情,估计写不出杜甫。
有一个关于李白的传说可以说明这一点。
据说李白的第一任妻子姓徐,是她的好朋友孟浩然介绍认识的。李白是徐家的上门女婿。这位徐小姐是一位才貌双全,文化修养很高的女士。据宋长白的《柳话》,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诗《长相思》。写完后,他很得意,拿给妻子看。这首诗的最后一行是:“不要相信我的妾伤心欲绝,在我明亮的镜子里回来看看我!."李白看着妻子读完,等着她的夸奖。没想到,妻子轻轻把诗放在一边,看着李白问,你读过皇帝泽天写的《如意娘》这首诗吗?诗中有两行:不信我,常哭,将石榴裙从盒中取出。与你的相比,你认为这两首诗怎么样?
听了这话,李白站住了。
看来诗人李白写情怀连武则天都写不出来,何况杜甫。
附:武则天原诗《如意娘》:
朱见思维纷纷,显得憔悴而支离破碎。如果你不相信我,你会经常哭。
(6)
女儿买墙的传说,说明了李白的诗在当时的流行,也说明了梅粉铁的丰富。
但为李白诗买墙的女子,后来成了李白的妻子,让这个故事的浪漫度降低了不少。很难想象诗人李白这样的人,能有夫妻合唱的生活。
恐怕任何一个嫁给李白的女人都不会很幸福,最后只会落得个世贤夫人的虚名。因为李白是诗人,是不平凡的人,他不会过着烟火气的平凡生活。他一直活在自己的浪漫世界里。哪来的时间和空间搬出一个凡人女子?
诗人仙子只能作为一个偶像挂在墙上,但作为丈夫,就不那么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