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苏联解体的时间和原因是什么?最好详细点,谢谢。

具体时间为:1991年65438+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

当日19: 38,带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象征着苏联正式解体,不复存在。

客观来说,苏联解体有一个过程。自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国内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进程骤然加速。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就是否保留联盟举行全民公决。78%的苏联公民同意保留联盟,而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抵制了公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利用全民公决带来的执政优势来抵制联盟的解体,而是站在叶利钦一边,导致苏联局势急转直下。

65438+2月这一年,围绕苏联前途命运的斗争进一步加剧。看到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西方开始实行支持苏联独立的“一边倒”政策。直到10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65438年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履行终止苏联的法律程序。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使我们的分析更加深入,我们将从解体原因的几个基本方面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苏联解体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述。

一.内部和外部原因

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各种原因的相互关系时,我们首先遇到的是内外因素的关系,即苏联解体主要是苏联自身的政治经济原因还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的结果。

诚然,从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诞生的第一天起,帝国主义就把打倒苏联和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对外战略目标。战前他们采取了武装颠覆的“杀戮”策略,失败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转向对苏联的“遏制”战略,即利用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力量”遏制苏联,阻止苏联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世界上扩大影响。“遏制”战略也包含和平演变的内容。如前所述,前期把苏联解体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通过施压软化和改变苏联政策;后来通过“意识形态接触”,造成“不受欢迎的对比”,“播下不满的种子”,以求“有朝一日结出和平演变的果实”。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进一步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从此美国对苏政策的主体转变为和平演变战略。即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手段,对外开放苏联,对内民主化,逐步融入西方政治经济体系。同时,在对待苏联方面,美国的政策是支持民主方向的民族主义,以各种方式支持民族分离和共和国独立,以期肢解苏联。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确实对苏联的剧变和解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和平演变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苏联自身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至于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苏联社会本身的问题是主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辅助原因。首先,美国总统布希在哥尔巴契夫成为CPSU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提出「超越遏制」的策略,并提出新的思考。戈尔巴乔夫以民主化、开放性和多元化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和条件。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提出,政策改变。其社会背景是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经济竞赛中都失败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是苏联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深刻的危机。第三,从广义上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由来已久,苏联在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整个时期对其仍有戒心。赫鲁晓夫虽然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对外路线,但并没有放弃国际阶级斗争。勃列日涅夫对西方的心理战和意识形态战,以及他对人权、民主、自由的施压,也受到公开的抵制和揭露。所以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从来没有成功过。只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因为提出“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放弃国家利益,否定国际阶级斗争,承认西方价值观,在国内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猛烈进攻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不断被打败,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说到底是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竞争,哪一种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苏联模式还是西方经济制度。在苏联模式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是绝对不会成功的。70年代新科技革命兴起后,苏联模式不适合新科技发展,经济进入停滞期,而西方市场经济适合科技革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正是这个根本原因,加上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导致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成功。

二、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的相互关系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理解戈尔巴乔夫时期因素和前戈尔巴乔夫时期因素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国家结构的矛盾、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一)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都说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因为苏联解体发生在戈尔巴乔夫任内,是作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直接结果和最终结局而出现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发生在戈兰任职期间,并不意味着戈兰有责任,更不能说戈兰对事故负有责任,就像一个绝症患者在医生值班期间死亡一样。不过苏联也不是绝症,戈尔戈也不是没有直接责任。

苏联的未来有两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虽然前葛时期存在各种问题,为联盟解体留下了隐患,积累了矛盾,形成了土壤和基础,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救药,联盟的未来也并非注定解体。如果实行正确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经济体制,并适当改革政治体制,同时注意不给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分裂国家的民族分裂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苏联的解体并非不可避免,其经济、政治和民族问题也并非不可能逐步解决。但戈尔巴乔夫推行了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为苏联解体提供了条件,促使矛盾全面爆发,将可能性变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苏联的解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失误,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更是操作上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原则和路线上的失误。联盟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路,各共和国联合起来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实现共同繁荣和美好未来;联盟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党的统一领导。但歌德的“改革”全盘否定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承认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彻底否定党的历史,削弱和否定党,实行多党制,放弃党的领导地位,最后自行瓦解党。这一切在政治上属于否定党和社会主义的右翼路线错误,而关系同盟的命运是挖掘同盟的基础,拆除同盟的骨架,所以对同盟的解体负有直接责任。

戈尔巴乔夫没有像他应得的那样与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虽然1922的联盟条约规定了加入共和国的主权和脱离联盟的权利,但后来的脱离联盟法规定,是否脱离联盟必须由全民公决决定。1991年3月,苏联就联盟的未来举行了全民公决。当绝大多数参与共和国参加公投,绝大多数公民同意保留苏联时,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利用公投结果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维护法律尊严,而是抛弃公投结果,试图通过与叶利钦等少数人谈判来决定苏联命运。结果不是温和的分权,而是不断向民族分裂主义妥协退让,无限承认共和国的主权,导致联盟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丧失。

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中,俄罗斯的态度占主导地位,起了决定性作用。俄罗斯是主体民族,是领导共和国,其主权要求绝不是权限划分的问题,而是与联盟中央政府争夺最高领导权的问题;它的独立绝不是地方割据的问题,而是联盟解体的问题。如果继续下去,要么通用电气下台,要么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对此不能不理解,但他的右倾思想、政治软弱和个人利益,使他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统一,而是任由叶利钦牵着鼻子走,一味妥协让步,乞求保住一个总统位置。但“巢下无蛋”,毁了CPSU和同盟会有总书记和主席的地方。

(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论苏联解体中戈尔巴乔夫因素与前戈尔巴乔夫因素的关系,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传统的苏维埃制度,尤其是传统的经济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这种总爆发是因为之前的矛盾长期积累,达到了只需要一个导火索的地步。第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应。因为“左”倾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严重到可以让右倾路线对国家造成一时的灾难。从总结经验教训、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来看,重点应该是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源,分析传统体制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国家的团结和繁荣。那么苏联解体的历史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国家结构的矛盾,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权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国家体制名存实亡;CPSU中央委员会和同盟独揽大权,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策都集中在联盟的中心,加入共和国的权利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苏联在政治体制上的衰落和变形,使共和国参政正式化。高度集权的党政体制使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民族在联盟国家中占据特殊地位和主导地位,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依然存在。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和分散的联邦国家结构之间的矛盾,加上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出联盟的权利,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和脱离中央联盟积累了动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由中央计划决定,导致共和国丧失经济决策权;资源、企业、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的所有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共和国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全面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的分配是按照整个国家的区域专业化来进行的,造成了许多共和国经济的“殖民化”,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水平低下。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只有一个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制约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些都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经济发展的所有动力都不是来自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产权缺失导致制度本身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管理层和工人的动力不在制度内部,而来自外部动员;拒绝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竞争,阉割了制度的效率机制,形成了数量经济和消费经济。这种体制的致命弊端是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不符合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造成经济发展粗放,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水平严重落后。这些都造成了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经济危机,在效率长期下降后,终于爆发了衰退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第三,体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那么为什么这种制度能够长期存在,尤其是在这种制度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与联邦国家结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它,不进行模式化改革呢?这就需要探究制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三: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国家结构的矛盾,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制度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和霸权主义。

体制僵化,经济下滑,体制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失去越来越多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 *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国内各种矛盾的积累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腐败导致党衰国亡,特权导致腐败盛行

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同流合污。

俄罗斯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共和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

“毁灭论”的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列主义的叛徒,是党和国家混乱的罪魁祸首,他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论”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和内部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的演变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益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离日益加剧的过程。

“上层自决”的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CPSU内部,“是CPSU上层精英在讨论苏联发展方向时所作决定的结果”。

“经济搞不好”的观点认为,苏联剧变的首要决定因素是现有的社会主义在与西方经济的竞争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中,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跟不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

“斯大林模式论”的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实施“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扼杀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论”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 * *奉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意识形态”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开放化、多元化”迎合了民族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抛弃论”这种说法认为,CPSU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历史合力论”的观点认为,苏联的演变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心不足”的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瓶颈的时候,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果到时候坚持这么多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