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的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首先,欧元将敦促欧盟国家整顿和严格管理公共财政,防止政府过度支出,努力创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因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预算赤字标准和公共债务标准,连同其他三个趋同标准,是不可逆的,即申请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而一旦成为欧元国家,就必须始终受上述五个标准的约束,不得违规,更不能退出。比如意大利,为了搭上欧元的第一班车,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从1990年占GDP的11%下降到1993年的3.9%。就连法国也在1997年末为将财政赤字降至3%以下做了艰苦努力。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盟的预算赤字也从1993年破纪录的6.2%降至1999年的2.4%,去年仅为1.7%。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由于通胀水平是货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明确规定,抑制通胀、稳定物价不仅是欧盟成员国进入欧元区的首要前提,也是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从成员国特别是欧元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来看,欧元效应非常明显。上世纪70年代欧盟国家平均通胀指数高达10.6%,90年代后持续下降,2006年降至1.8%,5438+0,欧元区为2.1%。葡萄牙、瑞典等国表现尤为出色,通胀率从1990年的13.3%和10.2%分别降至1999年的2.2%和0.6%。在过去的三年里,法国脱颖而出。欧元1999正式推出时,其年通胀率仅为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1年仅为2.1%,远低于梅奥规定的上限标准。
第二,统一的欧洲货币首先会加强欧盟内部的市场竞争,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以及资本和人员的流动,这将迫使欧盟国家特别是欧元国家加大税收、工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实现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趋同,以期缩小与周边国家的明显差异,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此,9个欧盟国家实施了最低标准工资制度。按照实际数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在西班牙和英国,最低标准工资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的34%和37%;在比利时、希腊、卢森堡和荷兰,最低标准工资分别为全国平均工资的39%、465、438+0%、42%和44%。法国和葡萄牙最高,分别占49%和57%。
欧元的第三个好效应是刺激欧盟企业的生产和贸易。在没有统一货币的情况下,欧盟15国家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汇率的波动,以及额外增加的交易风险和成本(如外汇的买卖价差、支付和转账的银行手续费等。),包括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92-93期间,法国多芬省的企业家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老板,因为意大利里拉突然大幅贬值,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欧元实施后,由于欧元区之间的货币汇率已经锁定,这样的风险不复存在,类似的悲剧自然不会重演。据法国专家估计,用欧元交易节省的成本相当于欧盟15国GDP的0.3% ~ 0.4%,仅法国一国每年就能节省250亿法国法郎。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欧元还大大提高了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平竞争,深化欧洲统一市场,改善企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最终促进整个欧盟的经贸发展。事实上,欧盟内部贸易曾经占欧盟成员国出口贸易总额的60%,但现在这一份额已经增加到近80%,达到1.6万亿欧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是欧洲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
第四,欧元的出现正在导致欧洲金融市场的资产重组,或者说促进欧洲金融市场的统一。这是因为欧元实施后,汇率风险的消除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证券发行者能够以低成本筹集大量资金,扩大股票和证券的交易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个人利用欧元工具在欧元区进行多元化投资。1998年,欧元引入前,欧洲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证券总额为4090亿美元,次年欧元正式推出后,达到4700亿美元,增长15 ~ 20%。同期,以欧元计价的证券总额从1998年的221亿美元飙升至1999年的5220亿美元,翻了一倍半。
第五,更重要的是,欧元对欧洲就业形势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法国经济学中流行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货币和就业一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创汇,创造就业机会。强势货币同时抑制通胀和经济增长,导致就业不足。其实也没那么绝对。众所周知,瑞士、美国、德国都是强势货币国家,但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法国法郎在1981-1987期间五次贬值,但法国经济并没有反弹,失业率从7.4%飙升至10.5%。所以软货币不一定保证就业,就像强势货币不一定导致失业一样。关键要看固定货币是否真实反映了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比如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预算、对外贸易情况、国内产品的竞争力等。通过对欧盟近三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欧元充分反映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从而为欧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稳定使企业和经济人着眼长远,增强投资信心,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能力。稳定可以使自由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化,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配置,从而直接或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欧盟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自1999欧元问世以来,欧盟失业率逐年下降,从最初的10%(1999年超过1800万)下降到2001年的7.6%。1999年法国失业人数高达250万,占就业人口的11.1%。目前已降至200万(8.8%)以下,年跌幅15%。
最后,欧元推动和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实现欧洲联盟,建立泛欧洲联邦美国,是欧洲几代人追求的理想。欧洲一体化进程从一开始就包含了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但仅限于对当前形势等主客观条件的考虑。“欧洲大厦”的设计者采取了务实的态度,选择了“先经济、后政治”和“政治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但无论如何,他们从未放弃欧洲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欧元的意义和已经建立的欧洲关税同盟、欧洲统一市场一样,都是促进欧洲统一的手段。199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同时正式启动欧洲政治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开始从“政治经济化”向“经济政治化”自然过渡。正是在这之后,欧盟明显加大了欧洲政治合作的步伐和力度:前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被任命为“欧洲安全先生”,专门负责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事务;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准备建设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和5000人的欧洲警察部队,实行欧洲统一的逮捕令制度;中欧和东欧12个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最迟将于2004年接纳第一批新成员。特别是欧盟最近任命坚定的欧盟主义者、受人尊敬的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Giscard D 'Estaing)为欧盟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席,这表明了欧盟促进欧洲团结的决心和意愿。
欧元推动和促进欧盟的另一个重要现实是,3亿多欧洲公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和关心欧盟,因为共同的货币意味着共同的国家,而这种独特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是未来“欧洲统一圣殿”的永久基石。法国《发展周刊》2001年末进行的一项抽样民调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法国人对欧元持积极欢迎态度。64%的受访者认为欧元会促进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认为欧元保证了物价的透明,使得消费者的收入高达71%。另有54%的受访者认为,欧元将增加欧盟国家人民之间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