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独特的质量管理其实与扁鹊的智慧和哲学不谋而合。

世界上最著名的“质量管理”不是源于西方,而是源于东方。

23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扁鹊遇上蔡桓公”和“魏文王请大夫扁鹊”这两个著名的典故,展现了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因此,扁鹊被《现代商业学》称为“质量管理的鼻祖”,“扁鹊质量管理”也成为世界质量管理的源头和经典。

“魏文王请看病”的故事进一步道出了“质量管理”的真谛和核心,是扁鹊对其名医世家“质量管理”的理论总结和精确提炼。

魏文王问医生扁鹊:“你的三个兄弟都擅长医术。哪个最好?”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大吃一惊,问道:“你是最有名的。为什么你大哥最熟练?”扁鹊惭愧地说:“扁鹊病重时,我给他治病。大部分人都见过我动大手术,比如在经络上扎针放血,在皮肤上涂药,所以我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声传遍了全国。我弟弟在生病初期就治疗了这种疾病。大多数人认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名气只在家乡。而且我大哥在发病前就把病给治了。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他能提前根除病因,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是最高水平。”

“魏文王问大夫扁鹊”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早的质量管理经典案例课程。能把质量事故消灭在“病”发作之前,才是“好人”。预防质量事故,要从“小病”入手,即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其实,纵观世界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也不过100年,而这100年并没有超越2300年前中国先民“质量管理”的智慧和理念——专家防控。

在世界工业革命之前,产品质量是由每个工匠或工匠自己控制的。1875年,美国“泰勒制”管理诞生,这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检查活动从其他职能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职检查员和独立的检查部门。1925中,休哈特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利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在1930中,Dodge和Romig提出了统计抽样检验法。后来出现了“六适马”、“ISO9000认证”等管理工具和理念。不难看出,所有现代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没有逃脱“主人要求”和“过程决定结果”管理的本质。

酿酒业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产业。自1982年山西杏花村发掘出最早的酒器——小口尖底瓮,并将此地确定为“国酒之源”以来,中国酿酒已有6000年。

在进入现代工业化(即“工业革命”)之前,葡萄酒产品的质量是由工匠或手工艺人自己控制的。在几千年的白酒行业历史中,几乎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民间酒厂,也就是小作坊。中国白酒真正打破“小作坊局面”,进入“企业观念”和“产业化观念”,是在清末民初。第一个正式称为“企业”的酿酒机构是山西金隅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19年1月。这也是中国白酒“第一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股份公司”。这说明中国第一家真正接触并实施“现代质量管理”的白酒企业也是山西汾酒。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虽然汾酒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股份公司”,但汾酒有着与生俱来的“134品牌基因”:“一个称号——中国白酒灵魂;三源——国酒之源,香之鼻祖,文化之根;四大贡献——中国白酒业的奠基人、中国酿酒技艺的教科书、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史的活化石”。汾酒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不同于当今所有其他白酒企业,更多地融入了“大师酒法”和“名医把脉”的质量管理理念,形成了一套独具汾酒特色的“质量管理科学”。

深入接触汾酒的酿酒人会觉得,汾酒在两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或理念)下,更倾向于“古生态酿造”和“新型工业化”,基于“大师主导”的质量管理水平的“前瞻性战略因素”占主导地位。汾酒的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专家思维”和“名医思维”,是企业背景资源打造的更深层次的“解构管理思维”和“预防管理思维”。历代汾酒大师、专家首先科学解构产品的内在机理,研究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形成系统的权威质量报告,然后指导生产。

这种“解构和阻止质量管理”的模式是一般企业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不仅需要历史传承下来的稀缺“大师资源”,更需要拥有“孵化大师”的核心机构。“非百年老店者不能传,不强者不能忍,非国家技术力量不能胜。”因此,也有人将这种模式称为“科学院的质量管理模式”。

山西汾酒为什么能做到?

抛开“汾酒国家技术中心”——这个“大师孵化器”不提。翻开汾酒发展史,我们惊奇地发现,一部汾酒史,就是一部大师技艺、大师思想、大师功名、大师传承、大师管理的历史。明星和名家、专家把汾酒千百年来的“产品解构”和“品质管理”推向了一个高峰。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傅山运用广博的医学知识,改良了竹叶青的配方,药效倍增;清末民初杰出的酿酒专家杨德岭不仅总结了汾酒独特的酿造秘诀,还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酿酒企业“振兴民族白酒,质优价廉,信誉至上,绝不以次充好”的经营理念。

1933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微生物学奠基人方首次对传统汾酒酿造进行了实用科学研究,总结出汾酒著名的“七大秘诀”,推动了中国白酒由作坊管理向科学生产的转变。

1963年,“白酒业大师”秦含章主持了著名的“汾酒试点工程”,提出汾酒是最干净、最卫生、最纯正、品级最好的白酒,为我国白酒业的科学理论和汾酒的规模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1960年,汾酒厂厂长秦斌发起成立汾酒研究院,首次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口号,形成团队五大管理体系。

1970年代中期,数学家华两次来到汾酒厂,运用统筹优化的方法,反复实验,结合傅山先生的改良配方,选择了较为准确的浸泡时间,使竹叶青酒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和产业价值。

1980年代中期,教授级高工、汾酒科研带头人之一的赵英道,建立了“三温一温”的汾酒发酵数学模型,成为汾酒厂第一个应用数学方法研究汾酒技术的人,率先引入并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因此,汾酒获得了白酒行业第一个“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全行业学习的经典典范。等一下。

纵观汾酒现代“质量管理史”,不难发现,正是高标云林的“大师思想”和“大师建造法”一直在影响和推动着“品质汾酒”的发展进程。也正是这些时代的大师工匠精神,成就了汾酒的“品质之魂”和“管理之脉”。

可以说,汾酒独特的“质量管理”既吸收了被《现代商学》誉为“世界质量管理鼻祖”的扁鹊的智慧和思想,又在“用”上贯彻了“过程控制”这一西方管理工具。因此达到了全行业“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建立了中国白酒。汾酒1565438+27 00系列

上期精彩内容——汾酒千年品质之魂,离不开精密的检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