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十次探险

按时间顺序:

一个。波斯战争。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

(1).战争性质:波斯对捍卫独立的古希腊城邦(宗主国)的征服战争。

(2).战争概述:

1。公元前500年,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位于埃维亚岛)举行了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米利都起义得到了小亚细亚城邦的支持),这是波斯战争的起因。

2。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马多尼入侵希腊,只占领色雷斯,战败。

3。公元前490年春天,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第二次入侵希腊,在马拉松比赛中被击败。

4。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率领波兰军队第三次来到希腊。普拉塔亚之战,希腊城邦联军(约6万人)击败波斯军(7-8万人)。几乎与此同时,波斯舰队在米卡莱角战役中失利。

整个战争以波斯人的失败而告终。

(3).评论:

希腊-波斯战争被选为:

1。波斯战争是亚欧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2。失败的结果彻底改变了伊朗人的命运。否则,今天占领整个西亚北非的可能是他们而不是阿拉伯人。

3。希波战争对战术的发展和军队的组建都有重要意义。希腊军队创造的方阵是早期著名的战斗队形之一。并且第一个意识到保护战斗队形最重要部分——翼侧的必要性。

两个。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

(1).战争的性质:古罗马和迦太基先争夺西西里,再争夺整个西地中海主权的侵略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命名为布匿战争。

(2).战争概述:布匿战争打了三次。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争夺西西里。公元前241年,罗马舰队在决定战局的阿加迪群岛附近战役(见阿加迪群岛战役)中大获全胜,迦太基人同意撤出西西里。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公元前216年,罗马军队(约7万人)被汉尼拔的军队(5万人)包围,全军覆没。这次胜利后,意大利的许多部落和城市向迦太基投降。但在公元前202年的扎玛决战中,迦太基人被击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统治。

3。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努米底亚王国击败后,罗马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146年前,罗马人冲进迦太基,将它夷为平地。存在了400年的迦太基被摧毁了。

(3).评论:

布匿战争被选中的理由如下:

1。不仅时间跨度长,作战区域广,而且埋下了白人侵略扩张的种子。之前,古罗马的战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部落斗争,而这场战争是白人和外来种族之间第一次以争夺土地和资源为目的的你死我活的冲突。发展了白人向西(阿拉伯半岛)向南(非洲)扩张的信心和战略企图,是1500年以来十字军东征和西欧殖民世界的预演。

2。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古罗马帝国。

三个。阿拉伯征服战争。公元634-730年。

(1).战争性质:阿拉伯帝国形成后(见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哈里发为扩大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对异教徒发动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

(2).战争概述: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634-656)始于拜占庭和伊朗的征服。1,637年6月,阿拉伯人在卡德西亚战役中大获全胜,随后轻松攻占伊朗首都科特西亚。阿拉伯军队一次次击败伊朗军队,夺取了摩苏尔和内哈万德城。从此,伊朗被纳入阿拉伯哈里发的版图。640-641年,阿拉伯指挥官们长驱直入埃及。641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642年9月根据与当局不战协议进入亚历山大。然后在642年占领了昔兰尼加,拜占庭失去了埃及。利比亚在643年被占领,拜占庭的非洲领土在647年被占领。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伊斯兰阿拉伯帝国。

2。第二阶段(七世纪末至三十年代),阿拉伯人继续征服外高加索、中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到达了欧洲的边界。705-715年,阿拉伯军队打败了中国军队及其盟友,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的统治。712年,阿拉伯人入侵印度(印度河下游)。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但在接连击败印第安人后,他们将木尔坦以北的印度河流域并入了阿拉伯帝国。732年,阿拉伯军队与查理·马特指挥的法兰克军队进行了一场战斗,结果被法兰克人打败。迫使阿拉伯人撤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进军。但仍长期占领西班牙和葡萄牙。

(3).评论:

1。阿拉伯人对外国的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为首的绝对神权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作为阿拉伯运动的结果,阿拉伯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的国家传播开来。

2。阿拉伯军队所到之处,掠夺大量财物(金银、绸缎)、马匹和牲畜。丰富的物质财富的积累,对日后抵抗十字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阿拉伯对欧洲的侵略。它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他们之间的对抗持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

eMZWRx】

四个。讨伐。1096—1270.

(1).战争的性质:西欧封建领主为掠夺近东经济发达国家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十字军的服装上都装饰有红十字作为标志,所以被称为“十字军”。

(2).战争概述:十字军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主要由陆路)。为避免篇幅过长,此处仅作简要描述。第一~第四~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欧洲人大获全胜,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塞浦路斯王国等多个十字军国家。其他的东方探险都以失败告终。欧洲人只是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却没有实现自己占有土地的愿望。影响最大的恐怕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埃及的萨拉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一世之间的大决战被拍成了电影。记得5-6岁的时候看过,片名是萨拉丁。我至今忘不了影片中宏大的战争场面。

(3).评论: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不在于它通过战争强行加强了东西方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我个人的看法是,战争的平局让欧洲人觉得向西扩张阿拉伯半岛,向南经营北非大陆很困难。他们有了从其他方向寻找并获取利益的想法,于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欧洲人从1500年到非洲——美洲、印度、东南亚的疯狂殖民史。

五个。英法百年战争。AD 1337—1453。

(1).战争性质:英法两国先是为王位继承问题争权夺利,后演变为英国入侵法国,法国被迫抵抗,从而展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

(2).战争概述:

1。百年战争第一阶段(1337-1360),英法为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斯而战。英军先后在卢瓦尔战役(1340)和普瓦捷战役(1356)中击败法军。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了一份非常苛刻的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到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2。在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为了夺回被英国占领的地区,法国国王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重组了军队,整顿了税收制度。他用雇佣步兵取代了骑士的部分武装力量,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一支新的舰队。到20世纪70年代末,法军已逐渐迫使英军退守沿海地区。

3。百年战争第三阶段(1415—1424)。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了法军。迫使法国人于1420年在特鲁瓦签订和约。根据和平条约的条款,法国成为英国和法国的一部分。

4。百年战争第四阶段(1424—1453)。法国人民进行了游击战,圣女贞德领导了这场斗争。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1429.5)。法军于1437年攻占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于1450年收复马恩和诺曼底,于1453年收复吉耶内。1453 65438+10月19,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结束。

(3).评论:

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虽然是一个看点,但从规模和影响来看,并没有排在世界战争史上的前20位,似乎不应该入选。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英国确立了对欧洲大陆的基本战略——欧洲平衡战略。

英国是一个与欧洲大陆隔绝的岛国。由于没有与欧洲小国接壤的领土,无法对其施加地缘政治影响,因此挤进欧洲大陆成为其早期发展目标。但在法国的战败让英国意识到自己无法在欧洲大陆立足,但又不愿意放弃对欧洲的影响力,所以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试图阻止一国独霸欧洲大陆。因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欧洲将向一个中心国家投降,英国将失去对欧洲的影响力,从而被欧洲国家彻底孤立。

在这种策略下。英国与普鲁士~俄国~奥匈帝国结盟粉碎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企图;法国和美国的联合阻止了德国统一欧洲。当年俄国与土耳其帝国交战,要开辟通往南方的海上通道,英国也极力阻挠。目前,英国正依靠美国来降低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盟的影响力,尽管它出于经济原因不情愿地加入了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