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作品欣赏

《天路历程》是英国作品中最成功的宗教寓言。它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遵循基督教的原则,通过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外部的邪恶来获得救赎。

天路历程大致对应旧约和新约的主要情节。比如,从基督徒的朝圣之旅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在圣经中寻找救赎的艰辛历程。班扬所展现的,正是当时很多牧师所宣扬的:人类迷失了自我,需要救赎,只有忏悔自己的罪恶,相信耶稣,才能得救。这也体现了基督教的救赎教义:基督徒的救赎之路其实是一条灵修之路。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灵魂要经历忏悔罪恶、除恶扬善、抑制欲望、信神爱神爱他人,最终达到一种纯粹极乐的境界。

《天路历程》中的人物命名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看《天路历程》中的人物名字,就能感受到从中散发出来的浓厚的宗教气息。例如,书中主角的四个孩子分别叫马修、塞缪尔、雅各布和约瑟。所有这些名字都可以从古怪的经文中看到:基督耶稣的65,438+02门徒中有一个名叫马太,而撒母耳是杰出的以色列先知。基督耶稣的弟弟名叫雅各,他也是早期基督教会的领袖之一。他的儿子名叫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书中还提到了富贵宫门的守望者——警惕,这是因为作者借用了两句话:“保持警惕,等待主耶稣再来的那一天”和“保持警惕,不要被异端邪说诱惑”。书中提到的人物都是圣经中神所赞美的,他们的特征和象征性的性格都是神所满足的。此外,《天路历程》中一些反派人物的名字都是上帝所厌恶的,比如专制暴君阿贝尔龙、“傲慢”、“自大”,他们的命运也是失败的。

《天路历程》中的地名命名和结构特征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基督的宗教思想。当主人公真诚地忏悔和祈祷时,他受到福音的鼓舞,带领家人离开“毁灭之城”,前往基督耶稣居住的“锡安山”,以求得到救赎和永生。《天路历程》中,主人公想去的地方就是上帝居住的地方——“锡安山”,也是永恒的天堂。当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Xi庵,获得了“水——永生”,这也象征着基督教思想中所信奉的崇高神圣的永生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天路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宗教寓言,主要体现了宗教改革时期清教主义的神学思想,但并不存在狭隘的宗派主义,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它成为某一个教派所独有的。除了几句关于教皇的台词,没有什么让一个天主教徒感到不舒服的。只有极端的英国国教徒才会觉得有必要做一些删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天路历程》主要是宣传新教关于救赎的思想,却能得到不仅仅是清教徒的读者的认可和欢迎。

但《天路历程》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寓言,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意蕴,影射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实,比如最明显的浮华市场。班扬在对华而不实的市场的描述中,向我们展示了复辟时期的伦敦和当时封建资产阶级社会的景象。在这里一切都可以买卖,包括土地、荣誉、爵位、欲望、幸福,甚至生命等等。欺骗和谋杀在这里很正常。“基督徒”和“忠义”因追求真理、蔑视名利而受到惩罚(这让我们想起班扬多次因传教被捕入狱)。班扬把当时的世俗社会浓缩成一个市场。是一个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至上,一切都可以用买卖的经济行为来衡量和操作的社会。《天路历程》展现了复辟时期复杂的英国社会,展现了班扬对当时社会历史的看法,也反映了那个社会中基督徒的困境。一方面是对清教主义的虔诚,一方面是世俗世界的自私和道德堕落。

《天路历程》作为一则寓言,除了宗教和历史的寓意外,对现代人仍有指导或启发意义。人们可以从书中获得很多启发,这对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问题也很有用。“基督徒”踏上了通往天堂的旅程,我们看到他面临着继续或者放弃通往天堂的每一步的选择。这也提醒我们,在我们目前的人生旅途中,总是面临着和“基督徒”一样的选择。通过对“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忠诚”和“希望”的讨论,读者也将获得许多关于如何避免罪恶的建议和教训。《天路历程》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英国乡村道路上的一些场景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幼无知者、世故智者、阿谀奉承者、金钱爱好者和话匣子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也代表血肉之躯。班扬把他们的行动和对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在发展人物性格方面,从日常琐事入手,怎么写。当遇到不如意或者奸诈的人,无助或者无奈的时候,他们认为勇气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班扬可以被视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天路历程》中广泛使用对话。萧伯纳曾对班扬的简单、生动和对麦克风的直接赞不绝口。不仅如此,书中每个角色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对话也成了区分每个角色的符号。比如“顺从”很想跟随基督徒上天堂,但一旦遇到困难,他就动摇了,回头了。“固执”就是那么肯定无论说什么都要被别人接受,以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需要任何引导。“基督徒”简洁直白的语言,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人。同时,班扬不仅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还表现了他们的内心活动。比如《死亡阴影之谷》中“基督徒”内心的挣扎和彷徨,就是通过他的内心对话表达出来的。

除了文学寓言的运用,《天路历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梦境的运用。班扬把“基督徒”的旅程放在梦的框架里。书中的叙述者“我”在旷野中行走,来到一个地方……我在那里躺下睡觉……做了一个梦”。在《天路历程》中,梦境和寓言的运用相辅相成,两者都引导读者从“基督徒”的旅程中获得更多的宗教、哲学和人生意义,多方面探索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梦比现实更现实,因为梦具有转化的能力,能引导人们从新的、更深的层面去认识现实。在叙述的过程中,班扬不断提醒读者这是一场梦,希望读者能和他一起来到这个永恒与现实结合的世界。在梦的框架内,叙述者不停地说,“我看见了……”。“看”也是书中一个重要的隐喻。书中的“看”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有形的世界,一个是无形的世界。能否透过这个有形的现实世界看到无形的真理世界,是关系到书中人物能否得救的重大问题。“基督徒”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于是决心远行,寻求天堂的救赎。正是这种看清看不见的真理世界的能力,使基督徒能够经受住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达到目的。在《天路历程》中,班扬依靠这种视觉隐喻来区分那些只能看到眼前事物的人和那些通过信仰可以看到真相的人。而班扬也在暗示,读者不应该局限于书的字面意思,而应该从中读出深层含义。

《天路历程》也许是最有生命力的寓言,为后来的类似作品提供了范本。班扬《天路历程》中寓言的运用充分说明了文学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功能,这往往使其具有超越表面意义的深刻含义。班扬的语言所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世界,更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因为超自然是梦境故事的必要组成部分。隐喻不仅可以表达人的直观认识,还可以表达更高的形而上的思想。《天路历程》中的寓言语言不仅能清晰地解释现实的意义,还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背后的复杂性。对于班扬来说,这些象征性的寓言语言使他能够同时隐瞒和表达真相,这就需要读者通过对字面意义的各种解释来获得更深层次的意义。

除了寓言和梦境的运用,《天路历程》的写实风格、结构安排、精彩对白、简洁风格也是其文学性的体现和经久不衰的原因。许多评论家注意到书中拟人化的人物和虚构的场景的现实主义色彩。与但丁的《神曲》不同,班扬的寓言是真实的人,而不是类型化的人物。虽然他们有“温顺”、“世故”、“慈悲”、“无知”之类的名字,但他们是在现实生活中诞生的。这些名字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的性格,但并不具备说明性格各方面的功能。基督徒在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班扬那个时代在英国任何市场、任何道路上都能遇到的人。班扬准确地把握了当时普通人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和外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小说中描写的场景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书中描写的乡村和田野,与英国复辟时期并无二致,再现了当时英国乡村的景象。班扬不需要从生活经历之外的地方去寻找绝望的水池、富有的宫殿、浮华的市场。他们在贝德福德。在许多方面,基督教之旅就是贝德福德人所经历的。这种现实主义,这种对现实的贴近,就是小说强大的生命力。

《天路历程》的结构安排也值得关注。在基督徒的朝圣之旅中,诱惑与帮助,艰辛与收获相对应。基督徒在各阶段所经历的试炼和挫折,与他所领受的教训、友谊、了解和喜乐,是平衡的。同时,人物的外部动作和内部思维也保持协调。比如,在一个快乐的地方,美丽的风景对应着“基督徒”生活的快乐和秩序。“基督徒”内在的精神境界投射到外在的自然环境中。自然与超自然,人物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地理环境相互呼应。

在《天路历程》之前,有许多描写基督徒通往天堂的精神旅程的宗教故事,但班扬超越它们的是,他简单平实的写作风格把故事中抽象的东西变得栩栩如生。班扬对《圣经》的熟悉,以及对农村和外省生活的了解,使得《天路历程》不仅频繁出现在《圣经》的语言中,还出现在一些农村口语中。班扬所写的正是他所听到的语言,其中许多仍在口语和非正式语言中使用,对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是陌生的。有些用法在英国已经不存在了,但在美国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文字的简洁是班扬语最大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