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的发展历程

农村广播的历史和现状迫切需要广播重现当年的辉煌。

农村广播作为一种媒体,可以传播信息,监督政治,提供娱乐。从建国到1957,农村有线广播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集体宣传员、鼓吹者、组织者。从50年代中期到“文革”,农村有线广播主要发挥政治和宣传功能。从“文革”结束到90年代初,农村有线广播的社会功能逐渐恢复,政治意义淡化,经济建设功能凸显。农村有线广播与农民需求密切相关,组织有序,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基本发挥了传播信息、促进融合、提供娱乐等多项功能。是建国以来农村有线广播发挥社会功能最全面的时期。农村有线广播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农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它在中国农村改革和家庭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当时每个村都可以广播,乡镇都有扩音站,有专人负责维护。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乡镇政府体制的改革,农村广播逐渐衰落。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广播完全瘫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兴起,各地广电部门纷纷组建自己的有线电视网络,并迅速向广大农村延伸。地方广电部门的工作重心转向有线电视,农村有线广播的投入逐渐减少,最终导致农村广播系统只在全国少数地区得以保留。

上世纪我国建设的农村广播网是恒压240V传输的恒压广播系统,每个乡镇建一个扩音站(后改为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覆盖面大、技术成熟的广播电视网络。

目前发展农村广播是利用现有CATV网络电视系统中87~108MHZ的专用频段传输农村广播信号,传输网络不需要任何改造和二次投资。借助有线电视HFC网络,实现市、县、村三级广播信号传输,实现农村广播电视“两网合一”。基于现有成熟的广播电视网络作为信号传输载体,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中国农村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农村广播重新响起。

中国是一个拥有654.38+0.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4亿,占总人口的70%,中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领土的60%,可见农村在中国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广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济学一般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目前,在出口衰退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中国,强大的内需和广阔的市场来自中国广大的农村和9亿农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农村和农民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腹地。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农村的大发展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造城运动”和“致富运动”。

创建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规划和配套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村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让沉寂已久的农村广播真正响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这不仅是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市场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个大的消费市场,农民的消费也会成为一个大的消费群体。农民迫切需要科技、致富信息、文化娱乐、法律知识等。现在急需一个“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出他们的话”的专题广播,进一步落实党的“三农”政策,动员农民参与。因此,农村广播作为信息渠道的来源之一,也成为农民闲暇之余的新课题。

农村广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广电总局曾提出“广播发展年”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广播、村声”工程。其基本思路是把农村调频广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城乡、广电“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发展农村广播,使农村广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广播的发展水平真正适应农村的需要,符合广播电视协调发展的要求。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生活自由,但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和服务农民的手段和渠道却越来越少。尤其是行政村合并后,村大、面广、人口多、事务杂、要求高,但村民会议开不了,上班也不方便。此时,农村广播室成为基层组织管理事务、农民了解村务的重要渠道,在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12地震灾害,广播成了唯一的传播渠道。灾区人民总是听到来自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声音。广播保证了秩序的稳定,信息的凝聚,形成抗震救灾的合力。可以说,地震中的广播信号是一条不间断的生命线。

同样,2008年初的雪灾也让广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成为被困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和大山深处的农民强大的精神支柱。

“如果有高音喇叭,那么多人就不会死了!这是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中一个从死神魔掌中逃脱的农民的哭喊和叹息。2003年2月23日,65438,重庆开县发生最大井喷事故,234人遇难,震惊中外。这是天灾,也是人祸。说是人祸,是因为很多人“出事后”白白死了,不知道出事了。《中国《新闻周刊》》中的一段话足以让我们深思:“据开县官员说,虽然当晚组织干部通知村民撤离,但由于没有防毒面具,他们无法进入危险区域挨家挨户通知。当地农村取消了高音喇叭,大部分农民没有电话,无法及时通知。

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因此,农村广播的存在是必要的。目前农村广播在传播效果上比电视更快更方便。无论哪里发生新闻事件,都可以通过打电话给电台立即播出,也可以由记者现场直播。这些优势是目前一些电视台无法比拟的。农村广播不仅承担着社会宣传的角色,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的主流媒体,肩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责任。

一些省市的农村广播电台和有线调频广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浙江、山西、河南、安徽、陕西、山东、河北、甘肃等省相继建立了农村广播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广播再次成为村民随时随地收听信息的便捷且性价比高的工具,农村广播具有其他宣传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维护农民权益的道路上,农村广播是一道绿墙,给你最好的保障。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广播是一座多彩的桥梁,带给你最新的理念。在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过程中,农村广播是一条黄金大道,它将与您携手奔向小康。山西农村广播隆重推出后,据说。

“亲爱的村民们,中寨村的广播站已经开始广播:最近几天天气一直很好,大家要抓紧田间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秋收九茬……”早上7点,滇西龙陵县碧寨乡中寨村的广播准时响起,为村民送上一份“精神早餐”。村民们说:“以前村里的广播只是通知,现在广播节目都听过了,介绍的生产技术和致富信息都懂,都有用。”

2007-2008年,浙江省、市、县财政共同投入数亿元用于农村广播“村村通声音”工程,在原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增加调频广播,在部分行政村建设广播室,使80%的农民能够收听有线广播,并在每个村的重要街道、大型活动场所和企业(机构)安装数百个街边喇叭,从而完成了湘村通。并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前,在全镇所有行政村建成广播室,广播信号可三级控制,充分发挥有线广播的桥梁和喉舌作用,使之成为建设“和谐家园”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载体。

浙江省泰顺县石羊镇46个自然村共安装调频广播72个,全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董熙村已安装21调频广播,实现了村村通广播。

浙江省石羊镇在原有广播村声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广播进自然村、行政村实施多调频广播的广播村声建设。石羊的每一个村庄,无论是村民经常聚集的角落,还是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民家庭,到处都能看到调频广播的“身影”。收音机安装后,接收到的信息更多了,村子也热闹多了。许多村干部表示,村里安装调频收音机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也给新农村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收音机安装后,村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每个人都会从收音机里听到关于事情和工作的消息。他们不用每天去农田里找人,彻底改变了以前“两条腿一张嘴”的工作方式。以前只有石羊镇的广播站有调频广播,广播覆盖面太窄,通知工作紧急情况很不方便,尤其是台风、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在每个村都安装了调频广播,覆盖面广,听众多。它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方便和服务了群众,还可以通过广播把信息及时传播给村民,特别是对于那些农民分散、传达上级精神、紧急通知不畅的村庄。可以很好的起到抗台、抢险、救灾、灭火、防火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浙江省婺城区箬阳乡大营村,是该区最南端的一个偏远山村。开车到市区需要两个半小时。该村人口300多人,主要生产竹子和种植高山蔬菜,人均收入较低。前几年因为信息不畅,发生了山里的菜卖不出去的事情。通过有线广播了解山外的情况变得非常迫切。各乡镇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最终使本地区的农村广播村响起来。实现全覆盖后,乡镇领导不定期进入电台,通过广播与农民朋友零距离交流沟通,真正做到了农村广播覆盖、声音长、质量好。

农村广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把握农村稳定的大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踏着小康的步伐,农村广播正大步走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