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

学习这个东西不管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觉悟和毅力。其实任何学科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和练习,让知识铭刻在你的脑海里。下面是我给你整理的一些初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开拓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毁鸦片(1839 . 6 . 3;道光帝与林则徐易法: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出口鸦片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积贫积弱;(2)严重损害了吸烟者的身体素质,使家庭毁于一旦。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媾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①赔偿21万元;(2)把香港岛割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4)英国商人为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应由英国同意)。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一个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太平天国起义:

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负担,人民奋起反抗。流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②1853年,南京被占领,北京改日成立,随后开始北伐和西征;

(3) 1860,逼近上海,列强组成洋枪队,美墙领衔;

④1862年九月,瓦尔在清溪被杀。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源: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条约修改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1856.10-1860.10以英法联军为主,美俄为辅。1860年,天津、北京相继被占,咸丰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年级上册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通过-选举-决定-成立)①通过“* * *同一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国歌、首都和年份④树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Logo:开国大典1949.438+00.6438+03,寓意。

(1)国内: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外国(国际):

(1)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第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

(2)意义: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大陆统一,各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侵略中国,威胁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军长和军长:彭、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4)意义:

(1)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年底(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4)含义(详见教材13)

(1)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就会成为地主;

②巩固人民政权。

(3)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初二历史简单,但也需要学习方法

第一,学会用好教材。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是要学好并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新历史教材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历史教材中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个部分,大字是课程的主要内容,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所以同学们要精读这一部分,重点掌握这一部分,学会分析哪些部分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内容需要记忆,哪些内容属于理解。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更多地掌握知识。另外,教材的一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不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安排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不一定要记,但是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的大字读一读,看一看。

第二,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课本,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权。这样做,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并逐步掌握阅读技巧。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学习。平时老师已经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设计了问题,启发我们大家认真阅读思考,略读理解,边读边想,读完再想。所以学生要跟着老师给你启发,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果关系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做笔记、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为历史名词、概念、数字等所做的大部分小字或数据补充。在正文中,一些没有星号的引文或插图等。,可以快速浏览和浏览,而重要和难点知识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史料、历史插图等。,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和思考。

第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好思考”和“快乐思考”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我们在学习中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热爱思考,懂得思考,是知识的源泉。学生应该利用课堂上老师给的思维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第一关。要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一步步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研究“美国冷战决策”时,可以设计为以下几个问题:美国的“冷战”政策是什么?(2)美国(1)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可以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得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得到思维的启迪。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第二关。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训练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国外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到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会鼓励人们质疑,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评价和定位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从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内战的时候,有同学问“如果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当时美国的局势,林肯会怎么做?那么今天的美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可以巩固和加强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规律,以前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回顾。历史学科是一个规律性强、线索清晰的知识网络。抓住了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抓住了重点,历史课的学习和总复习就会容易一些。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不仅要体现在总复习中,而且要贯穿于每节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一个类比的历史知识,大家都可以按照老师的提示回忆自己学过的相同和相似的历史知识,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把相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个记忆链中。比如在讲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各国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分析异同,通过分析比较体会掌握知识的要领。经过反复训练和指导,学生将掌握联系和比较的记忆方法。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二年级教版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梳理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第一册

★初二整理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二历史第二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第二册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