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勇敢的心》的历史背景?

提起威廉·华莱士的名字,人们马上会想到13年末、14年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多事之秋。的确,华莱士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传奇的英雄。七个世纪以来,他的后代对他的兴趣和崇拜经久不衰。公元65438+5世纪,吟游诗人哈利(又名盲哈利)因其11卷12000行的凯尔特史诗《华莱士》而成名,该史诗被文化阶层流传。自付梓16世纪以来,这本书在苏格兰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圣经》。最新的“华莱士热”源于1995年好莱坞出品的大片《勇敢的心》。梅尔·吉布森成功塑造的华莱士形象俘获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以至于电影上映后,苏格兰旅游局推出了“电影旅游”(filmtourism)项目,以满足世界各地游客的要求。在网上,关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剧本改编自兰德尔华莱士于1995年出版的畅销小说,小说以华莱士之歌为原型。从15世纪的史诗到20世纪的电影,他们无疑都在延续着一个“威廉华莱士的神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神话中的华莱士离历史中的华莱士有多远?

现存的关于威廉·华莱士的记载,大多集中在1297,11年9月他率兵打赢斯特林桥战役到1298年7月22日他在福尔柯克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击败这段时间。至于他的生活,那是海滨城市的。那么华莱士到底是野人英雄还是骑士英雄?

在14和15世纪的苏格兰编年史家中,只有盲人哈利和沃尔特·鲍尔赋予华莱士显赫的骑士身份。其他人,如Johnof Fordun和Andrew Wyntoun,并不否认华莱士相对卑微的家庭背景,但他们显然不想过多关注这个问题,而只是描述他宏伟的身体和才华。至于电影《勇敢的心》,似乎倾向于后者。

其实“华莱士”并不是苏格兰当地的姓氏,而是一个昵称。原意是“威尔士边境地区的人”。据史料记载,12世纪,华莱士家族的祖先从英格兰什罗普郡来到苏格兰,带着布列塔尼的斯图尔特家族作为自己的士兵。从大卫一世(1124-1153)开始,斯图亚特家族就继承了皇家管家的地位,在苏格兰西部的伦弗鲁、拉纳克、艾尔郡等地拥有巨大的领地,因此是拥有主导权的大贵族。华莱士家族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封臣,也在苏格兰西南部得到了一些封地。据盲人哈利说,位于伦弗鲁县的埃尔德斯利是威廉华莱士的出生地,他在附近的佩斯利修道院接受了童年教育。华莱士年轻时曾住在艾尔郡的里卡登,那是他叔叔理查德的领地。华莱士成年后的第一个惊人举动是在拉纳克郡杀死了英格兰酋长。这样看来,华莱士崛起于苏格兰西南部,与斯图亚特家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另一条线索来自于1297中钟打印的一封书信的印章。这封信是华莱士上任后写给吕贝克和汉堡两个自治市市长的,要求进行贸易。印章上刻有类似“Willelmile Waleysfilii Alani”的拉丁行,意为“威廉·华莱士,艾伦之子”;此外,上面还画有弓箭,这可能暗示华莱士原本是一名职业弓弩手,早年以打猎甚至偷猎为生。在英格兰爱德华一世于1296年8月第一次征服苏格兰的过程中,以拉格曼卷的形式签署效忠国王的苏格兰领主和贵族不下1500人,其中一人名叫“艾伦·华莱士”。如果这个艾伦是威廉华莱士的父亲,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华莱士出身于一个低阶骑士家庭,但他本人并不是骑士。

斯特灵桥胜利后,在王国的一致同意下,以苏格兰最高国王约翰·巴利奥尔的名义,华莱士被追封为“骑士、苏格兰护国公和军队总司令”。在中世纪这样一个严格强调出身、等级分明的社会,如此快速的晋升是一个奇迹。

当男女主角梅尔·吉普森和苏菲·玛索出现在电影《勇敢的心》中时,看电影的人一定在期待男主角和美女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毫无疑问,好莱坞编剧不顾与历史的巨大出入,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美人惜英雄,英雄爱美人”的浪漫爱情故事。历史上被称为“法国母狼”的爱德华二世女王伊莎贝拉被苏菲·玛索演绎得如此凄美深情,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情节根本不值得反驳。事实上,华莱士死后三年,公主从法国来到了英国,七年后爱德华三世出生了。

在盲人哈利的《华莱士之歌》中,与华莱士有关的女性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马里恩·布雷德福特。后者原本是拉纳克郡拉明顿城堡的女继承人,在圣肯蒂教堂与华莱士结婚。1296年8月27日,苏格兰人在邓巴被英国人打败。次年,华莱士在拉纳克与士气高昂的英军对峙。他寡不敌众,逃到妻子那里避难。后来,玛丽安被英国人抓住,并在拉纳克郡治安官威廉·希斯勒格的命令下被处决。1297年5月,华莱士杀死了海瑟力格,完成了复仇心愿,崭露头角。

这位传奇的妻子在影片中作为引导华莱士精神家园的关键角色出现(但她的地位被降为贫困,他们的结合成为了私生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影片一开始就设计了少年华莱士的父亲为抵抗英格兰人民而英勇牺牲的背景,于是跟随叔叔学武,只为长大后与心上人终身相守。妻子被杀粉碎了华莱士的梦想,也让他走上了反抗之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样的情节安排难免给人一种“冲冠怒为红颜”的感觉,但也显示了编剧将华莱士塑造成情人的决心。

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一个玛丽安·布拉德福德令人怀疑。因为除了盲人哈利提到的这些零星片段,其他编年史家和传记作家对华莱士的个人爱情生活只字未提。后人甚至指出“玛丽安·布拉德福德”与哈利的一个邻居的名字非常相似,怀疑是诗人借用的。其实在华莱士的歌里,这样的代花、“抢别人的美”的例子并不少见。盲人哈利是在华莱士家族(克雷吉的威廉·华莱士爵士)后裔的支持下完成他的杰作的,所以可以想象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出于精神上的真诚崇拜,还是出于客观的经济原因,为了实现后人崇功报恩的愿望,都会极力描写他的事迹。

然而,不管玛丽安·布拉德福德是否存在,“为爱复仇”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因为早在1296年8月,拉纳克郡的一份法律判决书上就出现了“威廉·华莱士,小偷”的字样。从追根溯源开始,应该是华莱士在1296年拒绝宣誓效忠英国国王而声名狼藉的开始。在英格兰的爱德华一世看来,1296年夏天对苏格兰的第一次征服是实力的判断,毫无悬念可言。邓巴战役后,苏格兰的贵族们签署了“拉格曼文件”以表示对国王的忠诚,并承认他为苏格兰至高无上的领主,以此换取英格兰爱德华一世对他们现有领土和爵位的默许。事实上,不管他的父亲是否投降,如果他对英格兰的“新英格兰王朝”爱德华一世不失去信心,威廉就永远没有继承家族领地和爵位的权利。英格兰在拉纳克和克莱德代尔的首席警员爱德华一世掌握着苏格兰西南部的司法权,并下大力气惩罚拒绝效忠华莱士的“叛军”,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后者的强烈不满和反感。此外,盲人哈利和安德鲁·温顿都在作品中提到华莱士的父亲和哥哥不久后被叛乱杀害。如果是这样,那一定会坚定华莱士拿起武器与英格兰人决一死战的信念。

1286年亚历山大三世的突然去世,以及随后坎莫尔王朝的灭亡,是苏格兰国内政治动荡和英格兰入侵的导火索。1290-1291期间,13有皇室血统的候选人提起了反对英格兰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的“大业”。事实上,王冠之战主要是在约翰·贝利奥尔和罗伯特·布鲁斯之间展开的。布鲁斯和斯图亚特通过土地分封和婚姻在苏格兰西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关系网。虽然在与贝列尔的王位争夺战中失利,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王位的争夺。在贝利奥尔统治时期(1292-1296),他们一直被称为“麻烦制造者”。1296后英格兰的征服战爱德华一世是他们东山再起的绝佳机会。

很多人把威廉·华莱士视为叛逆英雄,这其实是对他名誉的最大亵渎。虽然华莱士家族与斯图亚特-布鲁斯家族联盟有着密切的封建义务关系,但他一生都忠于贝列尔王朝。在华勒斯短暂的保护期间,当时被囚禁在伦敦塔的贝列尔仍被视为苏格兰的合法国王。即使在1298年华莱士因为法尔科克的战败而被迫离开苏格兰之后,他也没有放弃拯救前国王的外交努力。

华莱士既然忠于贝列尔王朝,那他肯定对一直觊觎王位的布鲁斯家族充满了怀疑和警惕。布鲁斯家族之所以早早选择站在爱德华一边,无非是为了再次谋求王位,借助英格兰人民打击贝列尔派。所以华莱士的忠诚和威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威胁,两人可谓“无共同目标,无共同目标”。一些历史学家甚至怀疑是罗贝尔·布吕伊斯出卖了华莱士,因为在1305年抓获华莱士并把他交给英国人的门蒂斯的约翰诺夫·门蒂斯后来成了罗伯特一世的宠臣。

公元15世纪,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三世推行的亲英政策再次引起苏格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在这种背景下,威廉·华勒斯(william wallace)和罗贝尔·布吕伊斯(Roibert Briuis,罗伯特一世)的历史地位被人为抬高,从而成为全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在创造这个英雄神话的过程中,约翰·巴伯的《蓝调之歌》和盲人哈利的《华莱士之歌》同样重要。为了突出两位主人公精神上的一致性,他们在作品中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在法尔科克,当战败的华莱士偶遇站在英格兰人一边作战的布鲁斯时,痛斥他的胆怯和懦弱。华莱士的话犹如当头一棒,激起了布鲁斯沉睡已久的反抗意志。从此,布鲁斯改过自新,重回爱国阵营。华莱士殉难后,继续领导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布鲁斯王朝。说到这里,读者不难发现,电影《勇敢的心》也完全抄袭了这个场景。

在这个精心制作的故事中,最致命的谬误是叙述者完全混淆了三代人的Roibert Briuis。“罗伯特”其实是布鲁斯家族一直使用的称呼。第六代卡里克伯爵劳勃(1210-1295)是12913王位争夺者之一,罗伯特一世(1274-1329)已经是其中之一。在法尔科克战役中,第七代罗伯特,也就是罗伯特一世的父亲,是“敌人的叛徒”。此时,罗伯特一世的态度(暂且称他为小罗伯特)并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战后他也参加了抵抗运动,可能是因为他与父亲在是否继续臣服英王爱德华一世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但在1302年,由于华莱士在法国的外交斡旋和教皇的宫廷斡旋,贝列尔回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再次背离爱国阵营,向爱德华寻求妥协。小罗伊伯特·布里斯(Roibert Briuis Jr .)作为独立运动坚定领袖的立场是在华莱士殉难后于1305年确立的。1306年在政变中登基,1314年在班诺克本取得了对爱德华二世的决定性军事胜利。《北安普顿条约》(1328)中,爱德华二世正式承认他为苏格兰国王,完全放弃了对苏格兰的宗主权主张。罗伯特一世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但至少在1297-1305期间,他偶尔的叛逆表现出他对如何实现家族王权霸权的犹豫,这自然无法与华莱士的忠诚、无私和勇敢相提并论。客观地说,贵族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华莱士的价值在于他对自由理想的坚持和奉献。

Data-layout="right "其实在威廉华莱士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还是有很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以上只是两三个例子,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据说美国中世纪史权威专家莎伦·克罗萨(Sharon Krossa)在看完电影《勇敢的心》(Braveheart)后不到两分钟就列举了超过18个历史错误。当然,我们普通观众没必要像她那么小气,但如果真的想对华莱士及其事有一个全面公正的了解,不妨读三本有“视听”效果的书。一个是格雷姆·莫顿的《威廉·华莱士:人与神话》(萨顿,2001)。另一本是由历史学家艾伦·扬和摄影师MichaelJ.Stead合著的《在威廉·华莱士的脚步中,萨顿,2002》。如果说英国萨顿版的两本书是严肃的学术著作,那么科林·麦克阿瑟的《彭哥仙女舞,勇敢的心和苏格兰人——好莱坞电影中苏格兰形象的扭曲》(Brigadoon,Brave Heart and The Scots——好莱坞电影中苏格兰的距离)(L.B.Tauris,2003)则更有针对性,其对电影的批判已经从内容层面扩展到审美趣味和创作理念的批判。《勇敢的心》中有很多刻意设计的意识形态符号,比如苏格兰特有的蓟、短裙、高地(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13世纪的苏格兰人穿短裙,华莱士不是高地。影片开头,年轻的玛丽安摘下一束蓟送给华莱士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要让她的手血流如注),背景音乐中风笛声反复响起。虽然电影创作者的初衷未必如此,但确实迎合了西方社会一些极右团体的非理性诉求。无论如何,或许正如法国著名心理学史专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bouach)所说,“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取决于他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个符号聚集点,吸引各种与作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勇敢的心》能赢回奥斯卡小金人,在世界上有自己的成功之道。也许只有历史学家才会对它表现出彻底的不屑,但受到这部电影启发、热衷于“史诗大片”的好莱坞,完全有理由不赞同前者的迂腐,继续以自己的方式拍摄,创造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