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阎敬铭是一个怎样的人?
阎敬铭(1817—1892),陕西潮阳(今大理)人,晚年取名“无悔”。清东阁大学士,户部部长。任山东巡抚期间,曾回乡休养,住在永吉峪乡屯里村,曾办学校讲学。丁丑(1887)到徐夤(1878)期间,山西发生饥荒,他奉命视察山西的救灾工作。严格执法,尽职尽责,受害者拍手称快。他不仅在玉祥兴办学校,而且扫除积弊,减轻苛捐杂税。同时,他大力提倡种桑养蚕,停止种植罂粟(鸦片),出版了司马文公的《子同治鉴》、《苏水文姬》等17种谚语和书籍,受到人民的称赞。光绪贵妃年间(1883),阎敬铭被派往北京,任财政部侍郎,不久又升任军机大臣,拜东亭大学士。
他相信自己勤奋,善于理财。他曾为湖北、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削浮税、削职,任户部尚书时,做理财、练兵、开源节流等二十四件事。当了兵部尚书后,建议报销在新疆,而住建部和任东阁大学士仍归住建部管,并请圣上加汉官,改革官制。找出八旗浮枝里的银子,拟定章程第十五条。国库空虚三年后,慈禧太后拒绝提出修缮颐和园的建议。宦官李和马屁精们趁机造谣中伤,被非法诬陷罢官。朝廷的昏庸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辞职回到了家乡。他乐善好施,关心乡里疾苦,倡导修建天下第一仓——朝仪丰图益仓,为灾荒储粮,兴办学校,推广养蚕,教授纺织,并捐五千元(学费)给华苑、西河书院。他能写好书,他的遗作包括《福唐勇回朝》等书。
在繁忙的政治中心,他也时不时关心一下玉乡百姓的疾苦。光绪二十年(1894),也就是阎敬铭去世后的第三年,玉祥县知事曾寅根据人民的意愿,在县城东街双门修建了“颜文杰公祠”,以示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