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
954年,已故的周太祖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为周世宗继承了王位。
1959年6月,周世宗·柴荣病逝于开封。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会处理任何事情。军事事务必须由大臣们决定。
此时,赵匡胤已经执政六年了。他还将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身边,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韩崇云、刘守重、刘廷让、王正中等成为“一社十兄弟”。幕下,他的弟弟赵光义、助手赵普、李楚云等。
960年正月初一,在的授意下,镇丁、定州派人到开封府向朝廷紧急奏报,称契丹、北汉联军劫掠疆土,请求朝廷出兵御敌。丞相范雎、王珉未审军情,急遣赵匡胤引宿卫皇军抵抗。
960年,后周政权总督察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计划在身上加一件黄袍,迫使柴宗逊退位,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著名的“陈桥驿兵变”。赵匡胤是“宋太祖”。当时除了新建立的宋朝,还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所以从宋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宋太祖和赵匡胤就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先后于964年、965年、970年灭南平(京南)、后蜀、南汉,并于975年击败更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福建、张泉等地的地方势力被宋朝“吸收”,后来北汉基本统一全国,才逐渐结束了混乱局面。
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开封府殷金入宫饮酒。那时候,赵匡胤身体很好,喝酒后很困,所以他躺下来休息。官员和宫女都被筛选出来,赵光义亲自照顾他的弟弟。他们只看到赵匡胤和赵光义在远处说了些什么,然后蜡烛晃动起来,好像赵光义已经离开了会场,撤退了。然后他们听到了于夫戳雪的声音和赵匡胤大声说:“好好干,好好干。”天亮了,赵光义急忙叫王子来,说赵匡胤已经去世了。二十一日上午,赵光义临棺即位,一反次年改元的惯例,立即改元为太平兴国。
五代十国的后金时期,后金皇帝石敬瑭曾经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瓜分了北方十六个有云之州。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以来,北宋与辽多次交战,但始终未能收复失地。旌德元年,宋击败辽,缔结“爱情之盟”。与辽休战,在爱州订立和约,约定宋与辽为兄弟纽带,规定宋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帛20万匹。
仁宗二年,又增银十万两,丝十万匹,改“赠”为“受”。北宋每年向辽缴纳“年币”,双方互不侵犯。从此,中国北方出现了些许和平,宋与辽的这种结盟被后人称为“元朝之盟”。这次结盟后,由于边界战争危机的解除,北宋国内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当上帝活着的时候,他在河的东边砍了七百英里。
单源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而达成的盟约。对于北宋来说,“禅院之盟”是一个平等的契约。换来长时间的和平,微不足道的旧币可以用来专注内政建设和西北战事。这也是一个非常适合辽的条约。当时辽国内暗流涌动,及时摆脱南宋政权的纠缠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禅院联盟有其积极的一面。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辽宋战争,使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和融合。
在康定元年至二年(1040-1042)期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结果,李青第四年(1044)缔结和约。历史上称之为李青和谈。根据和谈规定,元昊取消皇帝称号,接受宋朝封爵;宋芳每年给西夏72000两银子,153000两丝绸,30000斤茶叶,称为“岁礼”。开放双方边境贸易。《李青和平协定》签订后,西北边境平静了20多年。
早在宋太宗、真宗时期,就有人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宋仁宗天盛三年(1025),范仲淹上书朝廷,主张变法。两年后,范仲淹在应天府张书院任教时,也写了《上相府》一书,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但未被采纳。清朝时,宋仁宗迫于形势,指示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意见。清三年九月,范仲淹上书仁宗,指出当时的形势是内忧外患,必须改革,并提出了十项改革建议,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军事装备四个方面。重点整顿吏治,减少冗员,选拔“人才”,就是整顿吏治。
他认为,有了“德”的官员,就能做好政治,使人民“得安宁,不惹事”,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数道诏令,推行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庆历新政”。但变法的主张侵犯了一些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就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仅仅过了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相继被迫离职,变法流产。
内忧外患的局面使得一些比较开明的统治者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北宋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加繁荣。1067,宋神宗即位,决心改革。1068年(熙宁元年),王安石被召至开封主持变法。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政务顾问,新法开始实施。维新派形成了以吕惠卿、张盾、蔡确为骨干的体系。赵专和王安石的新政是在公元1069年以后实施的。
1069年春,成立了“三司法规部”,讨论改革。总的来说,新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富国”和“强兵”。宁变法富民、青苗法、农田水利法、集资法、城市易法、方田平均税法、地方一般法、嘉宝法等。此外,王安石还编撰了《三经新义》,颁布于天下。通过对《周》儒家诗、书、礼的重新诠释,为改革创造了理论基础。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告终。哲宗年间,英宗高全面废除新法,宋朝恢复了原有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落。
新法客观上符合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相对压制大官僚、地主和富商。但这场斗争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后来演变成官僚集团的权力之争,完全失去了改革的意义。新旧党员之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
此后,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宋神宗弱化了遏制官僚地主措施的内容,更加注重增加税收收入和加强军备的措施,试图改变对外被动挨打的弱点,取得辽夏战争的胜利。
元丰年间(1078 ~ 1085),由于北宋对西夏的两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宋神宗于1085年悲痛而死。宗申死后,他10岁的儿子哲宗继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所有的新法都被废除,改革派被流放。历史称之为“元佑的现代化”。哲宗主政后,重用政治改革家张盾恢复新法。
宋徽宗和赵霁继承了王位。面对已成强弩之末的北宋,刚即位的宋徽宗先是整顿政事,但一年后逐渐懈怠政务,导致北宋灭亡。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宋徽宗于111成立了“西城阔田所”,专门掠夺百姓财富。梁山泊的农民和渔民交不起重税,只要武装起来抗租抗税,所以梁山泊就成了农民武装起义的据点。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起初以梁山泊为据点,坚持了四五年。直到1119才正式宣布起义,随后离开梁山泊,转战河北、山东。1121年,宋江率领起义军乘船到海州,落入宋军的重围,向北宋投降。
由于北宋末年官员腐败,民众揭竿而起。方腊于5438+012010年6月在安徽歙县七贤村领导起义,建立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六县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方腊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的统治。
早在郑和元年(1111),宋徽宗就派大太监童贯去辽朝了解辽朝的政局。在这次出使过程中,童贯结识了颜,并向童贯建议取颜,深得童贯赏识。被童贯改名为李良思,带回开封。李良思告诉宋徽宗,辽的天佐皇帝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女真对辽恨之入骨。如果她能从登濑渡海,与女真族交好,相约攻辽,那么燕国将是众望所归。对此非常高兴,给他改姓赵,并为燕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当辽朝在金兵的夹击下危在旦夕时,宋徽宗、蔡京等人认为联合女真进攻辽朝,进而收复十六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郑和元年(1118),宋廷以买马为名,派使者从邓州渡海到辽东,与金朝商议* * *伐辽事宜。宣和二年(1120),宋朝派赵良嗣等使节出使金国,后与金国订立“海上同盟”。
辽朝灭亡后,金朝入侵北宋。东京被毁后,开封军民抗敌情绪高涨,要求参战者多达30万人。金军不敢贸然进城。于是提出“和谈”,勒索宋朝。宋钦宗派总理李和去金英求和,而洪雁·韩综和王宗则要求宋钦宗亲自去金英讨论割让土地的赔偿问题。宋钦宗只好去投降,献上降表,遵从晋人意志,下令各路士兵王兵停止开封府,镇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的民众。随后8金军大肆搜刮宋朝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的金银帛。
当时正是严冬时节,大雪纷飞,被掠夺的开封人民受到饥寒的无情袭击,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宋朝腐朽统治者的投降政策给开封人民造成了难以言喻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金军先后在金英扣押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二月六日,朱槿废黜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立勾结金朝的宋朝前宰相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四月初一日,晋军囚徽、秦皇帝及其后妃、王公、宗室、贵族等三千余人退守北方。宋代皇室珍贵的印章、衣服、器物、礼器、浑仪等也被收集起来,满载而归。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北宋就是由此灭亡的。
公元1127年,秦晖和开封宗室3000多人被金兵绑架。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因为被任命为河北军队的元帅而幸免于这一困难。不久他在应天登基,金兵继续追杀他。他逃到扬州,然后被迫下海,最后逃到临安(今杭州)。后来,南宋为宋高宗建立。被掳掠后,惠帝、秦帝分别于1135、1156年死于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