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历史

65438年至0982年,福建省漳州市着手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文物专家来到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城堡。

这座城堡的当地人叫它“赵家堡”。赵家堡不仅保存了一座结构完整的城市,而且城内生活防御功能齐全,建筑形式协调,排列规划有序,其建筑风格在闽南十分罕见。文物专家对赵家堡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综合分析,基本确定赵家堡至少建于不晚于明末,是一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遗迹。

文物专家还发现,住在这座城堡里的居民大多姓赵,自称是一个同姓大家族。赵家堡所在地是一个畲族乡,赵姓不属于畲族的姓氏,说明这个城堡里的居民是从外地迁来的。

为什么一个汉族家庭要搬到畲族聚居的闽南?如此古老的城堡建于什么年代?古城堡的建筑风格中隐藏着什么特殊的含义?

肇嘉堡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东临台湾省海峡,西接梅州,北接厦门、漳州,南接潮州、汕头。它被凉山环绕,阻挡了西、南两个方向的飓风,吴泰山是北部屏障,丹灶山屹立在东海之滨。把赵家堡围在一个风雨平静、土壤肥沃的小平原里。

赵家堡占地约654.38+0.2万平方米,分为内外两层。外城周长1082米,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内城为封闭式塔楼,外城与内城之间分别有四组相同的五进公馆、六个相同的厅堂及相应的房间。

这座古城堡有四个大门。北门是正门,名叫盛。城门外有瓮,北门曾有塔,现已毁楼;东门被称为东方的大屏障,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城门。西蒙名叫但丁·钟祥;除了南门没有牌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石条封住了。

城墙外层全部用石板砌成,石块横放、竖放,墙体用夯土填充。墙厚约2.5米,高约5米。墙顶用石板铺砌,供人行走,外侧用混凝土夯筑墙垛。这种城墙非常坚固,防御能力很强。

赵家堡作为人们共同居住的城堡,不仅具有防御的功能,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还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功能。城堡在居住、礼仪、民俗活动、园林休闲等方面的设置。也有极其细致的安排。

在赵家堡北门附近的城内,文物专家还发现了一块残破的石碑,碑文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先祖闵南渡后,不敢与幼帝同航,后居美丽沿海。”文中提到的集美是漳浦县佛昙镇的一个沿海山村,距离赵家堡约10公里。根据专家对碑文内容的判断,居住在城堡中的赵氏家族很可能是从海上到达集美,后迁到现在的湖湘镇所在地,并修建了赵家堡。碑文中提到的“闵始祖”也可能是赵家堡的建造者。

如果这个判断符合史实,那么在畲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一个汉姓大家族,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然而,这一判断仍然缺乏旁证。城堡只剩下几块石碑,很难说明赵家堡的来历。但文物专家隐约意识到,这座城堡几百年来都没有被破坏过,而且有很多同姓的家族,所以很有可能存在与城内城堡历史相关的有力证据。

通过大量的走访,文物专家终于在一位居民家中见到了赵家谱。

仅仅是家谱的标题就让文物专家大吃一惊,上面赫然写着:“汴京国”。汴京,即现在的开封,历史上曾是宋朝的都城。赵家堡名字中的“赵”字,以及堡内居民的赵姓,是否都与大宋王朝的赵王室有关?文物专家带着深深的疑惑翻开了这本家谱,介绍部分是一篇名为《赵书序》的文章。文中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从宋太祖称帝到南宋灭亡320年间的重要时事,就像一部极其浓缩的宋史,文章的署名让在场的专家们大吃一惊。文章的写作时间是“元正月初一”,署名是“魏孙赵若赫书”。

此前专家发现的石碑上镌刻着“先祖闵不敢媾和”四个字,而这篇《赵氏族谱序》的作者正是赵若和。那么这两个“若何”是同一个人吗?据史书记载,宋朝历史上确实有赵若其人,称号为“闽冲郡王”。他们的祖先是王匡美,是宋朝开国皇帝的弟弟,所以“闽冲郡王”实际上就是“闽冲郡王”,也就是赵若赫。

但据史书记载,南宋灭亡之时,最后一个皇族赵不是投海自尽,就是被元兵杀死。当时赵若赫和年轻皇帝赵敏被元军围困,最后葬身大海。但为什么闽冲郡王赵若赫会出现在赵家堡?

公元1276年,元军大将伯颜率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活捉了年仅五岁的宋恭帝赵显。南宋遗民仓惶逃往福建,立赵浩棋一伙为帝,维护着摇摇欲坠的大宋王朝。当时宫殿位于闽冲郡王赵若赫的宫殿内。但很快,在元兵逼迫下,南宋小朝廷继续逃往泉州。不料守备将军蒲守庚早已向元军投降,拒绝小皇帝入城,并在城内杀了两千多赵皇族。小朝廷只好逃到广东南海。

1278年初,11岁的宋端宗赵云在元军的追击中受惊死在船上。在宰相卢秀福的主持下,南宋遗风再次让7岁的魏王赵敏,赵刚的弟弟,皇帝,给他取名为“祥兴”,迁到广东雅山。

1279年初,元军大将张弘范率领水军从山东转向南方,直逼广东崖山。随后元军占领海口,一支奇兵切断了宋军的补给线,二月初,二十万宋军由北向南遭到元军的夹击。宰相卢秀福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着9岁的皇帝投海殉国,结束了统治中国320年的赵宋王朝。

闽冲郡王赵若赫的下落,宋史和元史都未曾提及。根据民间的说法,赵若赫是和小皇帝一起葬身大海的。然而,这本《赵氏族谱》却出人意料地续写了南宋灭亡后的历史,从而揭示了一座居住在闽南的古城堡,与汴梁汴京的隐秘联系,以及一个破败皇族在异乡的艰辛。

《赵书序》中有这样的描述:“不料元兵到了,战数日。我知道形势已经败局已定,就和徐大富、黄部长一起,分乘十六条船冲出香港。我在广雅的浅澳会议上认识了陈,想去福州恢复皇族。船到了广东南澳70多里,飓风那么大,船破了正合适,就登上了合浦。要冒险到吴语以东,船也失去了杠杆,在浦西上岸,然后搬到鸿儒住美。"

这段话清晰的描述了赵若赫的逃亡路线,也印证了闽冲郡王与集美的关系。“夺港”应该是指从元兵包围的崖山海港逃出,船队出海后在广东南澳遭遇飓风袭击,随海流漂流到厦门吴屿一带。强烈的飓风阻止了元军的追击,并严重损坏了赵若和他所乘坐的船只。无奈之下,赵若赫等人只好在浦西登陆,然后潜入美丽的吴泰山躲藏起来。

为了躲避元兵的追击,赵若赫被迫隐姓埋名,在异乡生活了30多年。赵若赫一时百感交集,夜不能寐,于是写下了赵氏宗谱的第一页。写下赵家千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写了他一生的颠沛流离“祸从天降,世上有虎源。为逃避,避讳姓黄,居住在浦西,后移民美国,儒占居。建产业,花时间,恨终身。”

从此,这个已经灭绝的王族在福建沿海默默生活了一个世纪。

明洪武十八年,御史朱坚在漳浦接下一起黄姓同宗通婚案。当时,一个名叫黄的村民被指控与同姓人通婚。根据大明的法律,同姓通婚是不道德的,会受到惩罚。眼看黄就要受到严惩,他的弟弟黄思虑再三,终于把隐藏了几百年的家谱呈上了法庭。

班里的官员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已经灭绝的皇族已经悄然跨过了元朝,如今存在于明朝。朱践耳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这个疑神疑鬼、杀人不眨眼的老皇帝,并没有举起屠刀,而是御笔一挥,授予赵的后人原姓。

黄同姓通婚一案后,赵的后代终于可以像正常家庭一样生存繁衍,这也为他们日后修建赵家堡奠定了基础。

据《赵氏族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赵若赫的第八孙赵树宽善于理财,家族开始复兴。他广买土地,修建祠堂,结交文人,为儿子赵范请名师。赵范葬于隆庆五年,先后任武威府知府、磁州府知府、吏部尚书、贵州省刺史、浙江省法院副使等职,并支领大同俸禄。从此,漳浦赵氏家族开始复兴。

当时赵氏家族在沿海集美建有大型土堡,但经常受到倭寇的骚扰,使其不得安宁。再加上当地杨家经常闹事挑衅,于是决定迁入。最后我们选择了漳浦县湖西盆地东南侧的硕山,这里田地肥沃,青山环绕,远离倭寇侵扰。

万历二十八年赵范修建了防御功能较强的万碧楼,后于万历三十二年修建了城墙及城内配套建筑。崇祯七年,赵范之子赵翼在城内修建了南北小教堂等三处房屋,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北宋都城汴京在明代经历了多次黄河水患,最后整个汴京城被埋在河床下。但巍峨的铁塔和潘阳湖依稀可见,都是赵范父子在赵家堡临摹的。

在整个城市的布局上,赵家堡是对北宋旧都的刻意模仿。历史上,汴京城有外城、内城、内城三重,赵家堡也有外城、内城、万碧楼三重,是闽南遗留下来的众多古城堡中唯一的一座。

在赵家堡城的东南面,有一座三层高楼,四面环抱。它是赵家堡作为军事建筑防御最强的堡垒,也是赵家堡早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名字叫“万碧楼”。该建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0米,高度13.6米。属于带内廊的方形土楼,实际上是闽南土楼的早期形态。

堡垒底部是纵横交错的石块,厚度约为1.5米。第二层和第三层用混凝土夯实,墙壁非常坚固。建筑的四面墙壁都开着楔形的窗户,可以观察敌情,向外投射。这样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守军的伤亡。楼中间的院子附近还有一条暗道,平时用来排水,战时可以通过暗道偷偷出城。二楼有一个密室,供楼宝的主人存放重要的东西或进行秘密活动。三楼有一间没有隔墙的大同房,供家中的男壮丁站岗,晚上分组留守,处理突发事件。

主堡前端有五栋平行相对的二层建筑,两侧建有两组平房,形成一组四位一体的院落,使万碧楼成为多重封闭空间,加强了安全防御能力。

“完璧”使人想起“归赵”,表现了建造者的学识和对先人荣耀的向往。现在,赵宋皇室的后代只能看到他们祖先的苦难和艰辛。

今天,在赵家堡南门附近仍有一块完整的石碑,上面写着“墨池”二字。原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写。碑高1.5米,宽0.68米,碑首有赵翼题写的碑。碑用行书书写,“墨”字严谨,而“池”字用行书表现,动静两个字,丰富了作品的构图。

据说原碑文是米芾任武威太守时留下的,赵范做官后也担任此职。拓印看到墨池的题词后,拿回赵家堡重新刻了一遍,站在书房前激励自己。

赵范的勤奋也激励了后来的赵子孙。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其子赵翼因立功受到朝廷嘉奖,于是回到家乡,开始了规模最大的赵家堡建设。

今天在赵家堡,无论是从建筑格局的结构,园林景观的搭配,还是城堡里的精美设计,都能感受到昔日汴京的痕迹。城堡前是内外莲花池。建在大宅祠堂前的池塘,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但同时建两个池塘却是绝无仅有的。据史料记载,北宋都城汴京中轴线两侧确实有两个大湖。据民间传说,这两个湖清澈而浑浊,杨家将的府邸在清澈的一边,潘仁美的府邸在浑浊的一边,因此也被称为潘阳湖。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展示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其中的牌楼谯周是这座大都市的一大景观。赵家堡修建时,赵翼在荷花池中架起一座桥,桥的一半是单孔拱,取名“边排桥”。拱桥的布置弥补了园林中平桥的不足,符合桥要险的造园法则,弥补了水空间的不足。这座边牌桥,就是指出赵家堡赵的后裔,起源于都城汴京,提醒后人不忘先人。

在个别建筑的设置上,赵家堡也明显仿照汴京。大宅西侧佛寺旁建有一座保利塔,高5.95米,正好是现在汴京西侧宋塔高度的十分之一,具有塔高塔薄的特点,这似乎也表明了主人与北宋皇室的密切关系。

在赵家堡大宅前,也有五组夹杆石。这些夹杆石用于举行盛大庆典时竖立各种旗帜,是古代家族地位和声誉的代表性建筑。还有那块上马石,门前的石马槽,用来盛水防火的石水缸,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家庭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赵家堡豪宅的规格也不同于其他豪宅。这里的豪宅有两个大厅,两边用墙连接。其实前面的门厅也是一种照壁,可以供门房和仆人居住和值班,第二道门就是正门。这种建筑形式显示了官邸的风格。正殿飞檐上也刻有云龙彩凤。在封建时代,只有皇族才能同时使用龙和风,但在赵家堡的建筑中,龙和风的装饰同时出现,显示了大明皇帝的气度,赵、宋皇族后代炫耀自己的高贵出身,向往祖先的帝国工业。

这座闽南的小城堡,几百年来保存着一个已经灭绝的王族后裔,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赵家堡的建造者以城堡的建造为载体来宣泄自己的皇家情结,尽可能地表现出对祖先帝国工业的炫耀和敬仰。当然也流露出对一代王朝衰落的无奈和惋惜。

时间带走了往日的繁华,带走了灵魂的喧嚣。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洗礼,一切渐渐平淡。如今仍有700多名居民居住在赵家堡,他们都是闽冲郡王赵若赫的后裔。这些皇室后裔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对他们来说,要有先辈的丰功伟绩,太遥远了。他们需要的是放下虚无的光环,再造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