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位于河南的哪个方向?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

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省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位于东经112 16 '-16 5438+02 37 ',北纬34° 32 '-34° 45 ',东西长179 km,南北宽168 km。它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临郑州,西接三门峡,北接焦作,南接平顶山、南阳。

洛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圣城,内涵深厚,誉满古今。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朝代。目前,全国有43处文物保护单位,40多万件文物。

洛阳是儒学的根基,道教的发源地,佛教的最早传播,玄学的形成和理学的起源地,各种文化观念在这里并存。以“呼图罗”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祖源。洛阳也是全球华人的文化根脉和祖脉,6543.8+亿客家人起源于此,中国70%的宗姓起源于此。

截至2019年6月,洛阳下辖1市8县6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

扩展数据

洛阳的历史演变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早在50-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祖先在此居住。

新石器时代(距今89000年至45000年),在黄河中游两岸和伊、洛、卓、涧等河流的平台上,有许多氏族和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发现了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英利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是当时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禹州之地。洛阳是夏朝的立国和活动中心,太康、中康、的都城是颛(今偃师二里头)。公元前1600年,建立了商朝。商汤都城锡伯(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公里)。商汤之后,几代皇帝都以此为都城,延续了200多年。

公元前65438年至公元前0046年,西周殷以后,洛阳为了控制东部地区,开始建都。周公在洛水北岸建王城、成州城。史称王乘“初迁成州”,“立鼎于邙山”。曾将殷顽民移至成州,由成州第八师监管。当时,洛阳被称为洛邑、信宜、大邑、成州、石天和中国,也被称为周南。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周平迁至洛邑。此后,23位国王在洛阳生活了500多年。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在洛阳设三川郡,郡成周城。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立沈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定都洛阳,后迁至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管辖洛阳。辖河南洛阳(汉置,治市)、偃师、苟氏、平(偃师西北)、平阴(东北)、忻城(宜川西南)、禹城(新)和巩、荥阳、新郑、中牟、开丰等22县。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河南郡为李思。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益阳,设“新东都”和“中市”。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洛阳,建武十五年(39年),改河南郡为河南阴。

汉永和五年(140),河南殷“有208486户,1010827人”。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改洛阳为洛阳,并设校尉署。太史元年(265),洛阳仍为西晋都城。

太炎二年(436),北魏在洛阳设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延续了330多年。

隋黄凯元年(581),在洛阳设立东京尚书省。次年,河南省成立。三年,弃台而走,任洛州刺史主任;十四年,在金庸城,不设导演。大业元年(605年),杨迪迁都洛阳,在东周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同年东魏改洛州,三年改河南郡,十四年改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苟氏、甘乡、桃林、陕西、熊耳、渑池、新安、巩、益阳、寿安、陆浑。

自高宗以来,洛阳仍然是唐朝的首都,被称为东都。武德四年(621),设洛州总管理处,辖洛州、郑州、雄州、敖、松州、官州、益州、汝州、泸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苟、公、阳城、松阳。

贞观元年(627),全国分十路,洛阳属河南路。咸庆二年(657),为华东都城。开元元年(713),改洛州为河南省。开元二十一年(733),设洛阳。天宝年间,首都改为东京。洛州和河南政府都管洛阳。

武则天广斋元年(684),改都城为沈度,并扩建都城,建唐明和舒天。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更大规模地开凿龙门石窟。奉贤芦社寺的造像龛是盛唐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武则天还任命薛怀义为白马寺的住持,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到了唐代,中国的佛教达到了顶峰,佛教史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历史最悠久的宗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玄宗久居洛,曾下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雪寺(今汝州)佛塔名“七祖塔”。

唐天佑四年(907),唐家亡。后来,中原地区出现了三个短暂的朝代,即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星期五,史称五代。其中,侯亮、后唐、后晋都曾是洛阳的都城,后汉、后周的都城都是洛阳。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侯亮、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的基础上,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此外,末年的耿荻、隋末的王、中唐时期的安禄山都在洛阳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宋朝以洛阳为西京,以河南为家。朝廷在洛阳设立了“国子监”,许多著名的大臣、学者都在此聚会。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在洛阳生活过。程朱理学兄弟程、邵雍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历史巨著《子同治简》。

金朝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省金昌府,将河南郡纳入洛阳郡。洛阳老城被毁,隋唐东北角建新城,方圆不到9里,也就是今天的老城正面。它只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

自元代起,洛阳不再是北京,而降为河南府。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珙县、金梦、登封、新安、渑池、益阳、永宁、嵩县等10县,也是伊王、斧王的封地。洛阳在清朝仍由河南政府统治。

民国元年(1912),建立中华民国,废河南省,设河洛路。道隐府设在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郡。民国九年(1920),直系军阀吴占领洛阳,设湘鄂巡抚署和第三军分区司令部。12年(1923),河南巡抚署适洛阳,洛阳成为河南都城。

民国21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都洛阳,一度适宜在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总司令部驻洛阳。民国二十七年(1939)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都洛阳,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次年2月,洛阳人民民主政府更名为洛阳市人民政府。65438年至0954年,洛阳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被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金梦、宜阳三县。

65438年至0956年,洛阳城老城区、西工区、郊区相继建成,次年设立浐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金梦、偃师划归洛阳。1986年,洛阳被废,洛宁、益阳、嵩县、栾川、汝阳、宜川也改为洛阳。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辖8个镇,1个办事处。到2015年,洛阳共有1个市、8县6区,1个洛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市人民政府-基本概况

洛阳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