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的历史渊源

提到福建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史,人们总会把它与沈少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少安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福州脱胎漆器的创始人是清代后关县(今福州)的漆匠沈绍安(1767 -1835)。

福州“脱胎漆器”是一种新型的漆器工艺,其中沈少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到了汉代“夹”这一失传已久的技艺的基本材料构成。经过不断的尝试,他恢复了“夹”的技法,并在技法和材料上进行创新。其原理与传统的“夹”技术密切相关。沈绍安发明的“脱胎漆器”与隋唐时期“夹”佛像的做法属于同一类型,其核心技术是制作漆器胎骨的方法。根据南京艺术学院师生十余年的研究,西汉“夹”的标准技法初步结论为:(1)细泥成型;(2)橡胶隔膜;(3)亚麻裱糊;(4)生漆成型;(5)细灰找平;(6)涂覆涂敷器。日本现代的“干制漆”方法类似于福州的脱胎漆器:先做一尊雕像,然后分模,每件单独装裱,缝合上漆,涂上灰,最后成型为胎骨。据史料记载,沈绍安回忆说,发明“脱胎漆器”是看到塔上匾额上的亚麻纤维脱落而产生的灵感。用麻布糊裱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历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山东曲阜的孔庙建筑群就是最直接最完整的例子。由于历代帝王的仁慈,从宋代到近代的持续维修,形成了历代建筑修缮技术的积累,非常有利于对比研究:几乎所有的柱廊、护栏、祭坛、门窗,只要有脱皮的地方,都能看到历代工匠粘贴的麻布。这说明,用麻布粘贴木质材料,用“胎骨”密封器物,防止木材因水分和有害物质的侵入而腐败变形,是中国木器漆技术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目前,在福州三坊七巷一带的老房子中,建筑上的一些木质构件已经被风雨侵蚀,年久失修,露出一些粘贴在木材上的麻布痕迹,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夹”手法的应用。

沈少安早年是画家。他在福州杨桥路双桥桥附近开了沈少安的老店。他从事油漆加工,制作销售漆筷、漆碗、神神木签等小商品。当时福州是八闽首府,手工业比较发达。漆器业虽然在各类手工业中首屈一指,但竞争激烈,生意不好做。再说福州在南宋就开始有漆器了,在清初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过时的技术影响了漆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店里生意清淡,沈少安时不时会去官厦或寺庙做画工。有一次他在一座古庙里干活时,发现庙门口的匾木已经烂了,但漆灰色夏布镶框的底坯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少安受此启发。回国后,他给老牌匾做模型,先用粘土把模型塑造好,然后在模型外面裱上夏布,涂上蓝色颜料,等颜料干了以后把土模型脱下来,再涂上颜料,上色。经过反复实验和改进,终于制成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沈绍安开创的脱胎漆器工艺开创了中国漆文化的新面貌,在当时影响很大。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花花瓣形粉条盖碗,高10 cm,直径10.8 cm,壁薄如纸,厚度不足一毫米。乾隆皇帝看到这个,非常高兴。他在盖和碗中亲笔题写了一首隶书诗:制菊花式,柄比菊花轻。啜茶陶句,露其英。乾隆皇帝的诗词生动地描述了沈少安脱胎漆器的特点,可见沈少安脱胎漆器在当时的巨大影响。这件漆器现在在故宫博物院。由于沈绍安首创脱胎漆器,其技艺代代相传,所以在福州也被称为沈氏脱胎漆器。1920年,沈少安第五代传人沈和将泥金、泥银等转入漆料,在原有红、黑、朱、紫等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新发展出金银、天蓝、苹果绿、古铜等色彩,使漆器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使之成为。从65438年到0898年,沈和姚挑选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并获金奖。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接着,沈、姚、沈、沈有兰等沈氏脱胎漆器产品被选送意大利、美国、柏林、伦敦等地展览,并获得各种奖牌,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1905年,清廷授予沈少安第五代孙沈少安四等商勋、五等礼帽。在1910,沈和晋升为一级业务荣誉和四级大礼帽。1949后,沈氏蓝记漆器店转型为脱胎漆器公司。著名漆艺家李志清、高秀全在设计和绘画艺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其作品获全国漆器造型设计一等奖,并作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省厅的主要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