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铺会再次成为市中心吗?杨树浦、五角场和新江湾城的秘密

上个月,一则新闻广为流传: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销五角场镇建制,设立长海路街道。这意味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杨浦区最后一个镇将退出历史舞台。

撤镇设街是杨浦区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片看似有些偏远的土地,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久而久之,未来可期。

四面浦江,臧秋河怒。

在陆家嘴外的白渡桥,郝好唐唐的黄浦江水在加入吴淞河水后变得越来越宽。

在浦江下游,我给了大杨浦一个大大的拥抱,周围是亲情和愤怒。相比之下,浦东的高桥地区在黄浦江拱背上,不如杨浦热闹。

黄浦江流到宝山,再流入藻岸的水,再在吴淞口流入长江。但明代以前,古吴淞江是出海的主要通道,黄浦江只是其支流。经过人为疏导,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史称“黄埔夺宋”。这一点在《上海风水整体情况》一文中已有阐述。

作为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古吴淞江曾经极其宽阔。

杨浦区重要的主干道控江路,原来就在这片水域。它的路名取自南宋《云志》中的一句话:负海控河。意思是“负东海,控长江”。

“黄埔夺宋”奠定了上海发展的基础。在重新定义的上海水系中,吴淞河下游废弃的古道被称为“老吴淞河”,或简称“老河”,简称“秋河”。江湾区因曲江盘曲而得名。目前,杨浦区北部的虬江只剩下几条河道,但它仍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虽然古老的吴淞江已经不在了,但是河流几百年的侵蚀沉积和生命的流动依然存在。随着高大的标志性建筑的增多,这些建筑就像古老的高塔,阻隔气流,汇聚气流,使之成为繁华之地。

普江环绕,藏丘江怒。应该说杨浦区的风水条件是极好的。

另外,我们之前分析过,上海位于东北面向西南,以黄山方向为方向,以太湖为名人堂。龙脉在龙柱附近倒立骑行,表现出“归龙顾祖”之势。

杨浦区是上海的东北门户,也就是上海的坐山位,也就是玄武位,这是上海稳定的基础。

杨浦稳定,那么上海就稳定。近百年来,国民政府选择这里作为上海发展的根基。如果历史给了大杨浦更多的机会,它或许已经成为了城市中心的核心区。

曾经的“闹市区”

历史上,上海一直是江南鱼米之乡。但真正步入快速发展和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轨道,是从上海租界的建立开始的。

1843 165438+10月17,上海开盘。100年后,上海逐渐成为整个东方世界最现代化的城市。开埠之初,上海只有50万人口。1910的上海,已经是百万人口的大港口了。

到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国民政府的建立,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民政府对上海寄予厚望,设立了“上海特别市”——这是上海第一次脱离“省制”。

蒋介石亲自出席特别市成立庆典并发表讲话:“上海特别市堪比普通城市,上海特别市是东亚第一个特别市。不考虑中国的军事、经济、交通问题,以上海特别市为基础。如果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出来,那么中国的军事、经济、交通问题将毫无头绪。”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放眼整个上海市区,只有闸北和石楠(现黄浦)是中国的边界,其他地方都是租界。然而闸北和石楠被租界封锁,互不相通。这种情况叫做“三世四方”。

自上海开埠以来,租界的范围不断扩大。

“跨界修路”是特许权当局扩大自己的边界最常用的伎俩。早在咸丰十年(1860),西方势力就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获得了租界外修筑军用道路的权利,开创了跨境筑路的先河。此后,租界当局以各种借口修建越界道路,并在这些地方竖起电线杆、钉门牌、清理土地、设立巡捕房,变相行使管辖权,成为“准租界”。

为了防止租界当局越界修路,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于4月开始修建半圆形的“中山环路”,1928。在市区西部,它南北走向(主要是今天中山北路和中山西路的路段),既能“箍”住租界,又能沟通中国边界的南北方。

但是仅仅修路不足以和租界竞争。从长远来看,上海特别市政府酝酿并实施了一项非常大胆的计划: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在江湾五角场地区修建政府大楼、道路等公共设施,试图在租界之外建设一个新上海。

当时的五角场还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地势平坦,村落稀少,地价便宜,便于改造;另一方面,考虑到水路的好处,未来吴淞新港的建设将成为拉动上海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城区地域广阔,西南有闸北和租界,东有黄浦江,北有吴淞。核心行政区左右对称,就像一个汉字,市政府大楼、市图书馆、市博物馆都在里面。以此为中心,四条路向四个方向延伸:三民路(现三门路)、五泉路(现民兴路)、世界路(今同)、大同路(未完工)。路名取“三民五权,天下一家”的政治理想。

那个时候,湘阴路、松湖路、黄兴路的交叉口,只是一个十字路口。在这里,市政府向西南方向开了一条漂亮的路(现在的四平路),可以直通繁华的租界,形成五角场格局。

规划中,市中心的道路系统纵横交错。路名的第一个字取自“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中的一个,第二个字是对国家和平繁荣的褒义词。例如李政路、国定路和石光路。

对于五角场地区来说,大上海计划无疑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城区甚至看起来像“国家首都”。

在“中国建筑复兴”的浪潮下,市政府、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建筑都采用了仿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它的规模和紫禁城一样大。这不得不让人想起袁世凯和张勋复辟。所以为了避嫌,只能在色彩上下功夫,用“蓝天白旗”的配色,也就是“白墙青瓦”。

然而,在乱世中,大上海计划并没有完全实施。市政府财力不佳,再加上江湾地区在1932淞沪首战中遭受重创,大大延误了计划的实施。1937年,上海沦陷,大上海计划永远中断。

如今,在五角场地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在大火中幸存下来的“大上海计划”老建筑,独特的路名系统今天仍在使用,供后人悼念这段尘封的历史。

百年“老工业基地”

众所周知,杨浦区因“杨树浦”而得名。杨树浦既是河名,也是地名。

杨树浦作为湖东地区最重要的河流,西北起东走马塘,东南流入黄浦江。

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沿黄浦滨江修建了一条道路,因通往杨树浦而得名“杨树浦路”。上世纪80年代,19还“修建了一条过境公路”,向东延伸至岗底路(现黎平路)。这条杨树浦路被誉为“湖东第一路”。

杨树浦路的建设让黄埔滨水区成为热点。1882年,经李鸿章批准,官营和商营的上海机器造纸局在此投产;1883年,英国商人在黄浦江畔建立了杨树浦水厂,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水厂。1890年,上海机织布局正式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1894年,《马关条约》允许外商在中国设厂。直达租界中心,沿着低成本和极低成本的杨树浦路,成了外商眼中的灯塔。一时间,大量外资涌入,建厂。

杨树浦地区也因此成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到1927,杨浦区外资工厂达到57家,民族工业达到301。

因为杨浦区位于上海玄武广场,玄武属水,有浦江之利,自来水、造船业、水运、渔业比较丰富。如今,漫步杨浦滨江大道、杨浦水厂、上海造船厂,已成为地标景观。著名的“东方渔人码头”从上海水产市场原址拔地而起。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杨浦区工业基础深厚,地域广阔,大量大中型企业迁入或建在这里。杨浦区也因此成为“老工业基地”和“上海制造”的重镇。

杨浦区有很多工人。以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闸北的流氓,虹口的混混,还不如杨浦工人阶级的拳头硬。”

工人新村曾经在杨浦区扎根,为居住在简陋的窝棚、工厂和旧式小巷的工人提供庇护。其中最早的“两万户”建成,为至少三代上海人提供了栖身之所。(“两万户”是一栋上下五间房,底层共用厨房的两层房子。上世纪50年代初,共修建了2000栋楼房,容纳2万个家庭,因此得名“2万户”。)

新村的工人曾经是社会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原来新村的居民,多是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时有句口号叫“一人住新村,全厂光荣”。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新一轮更新,杨浦区大量工厂倒闭扭亏为盈。20世纪以来,杨浦区逐渐撕掉了“老工业基地”的标签,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

如果当年“大上海计划”顺利实施,假以时日,杨浦区或许已经焕然一新。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现在和未来是已知的。

锁镇生气,振起罗兴。

过去,杨浦区工业的繁荣是因为黄浦江。杨浦区未来的繁荣和提升,离不开黄浦江。

黄浦江有一个特点。虽然是长江的支流,但是水流方向是由南向北。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海潮倒灌,会导致咸化海水倒灌,冲刷堤防,撑起河道,减缓水流,泥沙淤积堵塞河道。

风水中,杨宅开门放水,屋内喷头朝外。反方向,水汽聚而不散,水聚而聚财。

对于上海来说,长江是外水,黄浦江是内水。

黄浦江环绕杨浦后,自东南向西北流,汇入长江,为外水,聚水聚财。这种逆流关系到杨浦地区乃至上海地区的经济和财富。

杨树浦片区一直走在杨浦区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杨浦大桥建成,如一座船闸拦河,给大桥以南的黄浦江上游带来了生机。

但从黄浦江上游到杨浦大桥以北的吴淞口,因为没有收入,钱进来又出去,兴盛又失落,并没有真正焕发出黄浦江和秋江的蓬勃深情。所以杨浦的底蕴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如果有大型地标锁镇拦河集黄浦江下游活力,将成为上海新的一流地区。有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名是吴淞口。

明代吴淞口附近,有一座30多尺高的土山,位于浦东高桥东北。烽火台设置在土山上,白天燃烧烟雾,晚上燃起篝火,使其成为一个大型航标。这座土山被明朝皇帝朱迪命名为“宝山”。

除了导航,“宝山”其实是一个人造的罗星,可以平息怒火。

所谓“罗星”,就是水口截气的山。但并不是所有水中的山都能称之为罗星。逆流而上的才是真正的罗星。逆水行舟,上游头大,下游尾小,逆水行舟,集水的命真的是罗星。

游泳者也是罗星,但是气体拦截效果差;随波逐流,即上游头小下游尾大,不属于罗星。

后来吴淞口的“宝山”沉入江中,留下了“宝山”这个名字空缺。

现在的长兴岛,前小后大,随波逐流。只是沿水沙洲,不能用于罗星。

未来如果能在吴淞口的岸边,或者说是若藻浜和黄浦江的交汇处,建一个地标性的小镇,并能锁住镇口,那么杨浦尤其是江湾的繁华程度会大大提高,对整个上海也有风水上的好处。

第二名是复兴岛。

复兴岛,原本是一片浅滩,后来经过淤泥堆积和人工填埋,形成了月牙形的人工岛。复兴岛是浦江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屿,最宽处550米。岛上有一座日式别墅“白鹿”。据记载,蒋介石在离开大陆前曾在此短暂停留。

复兴岛的风水地理意义重大。位于地表黄浦江和地下老秋江的交汇处,是生命的交汇处,可以接收新河和老河的生命。

另外复兴岛,前宽后小,是真正的罗星。但罗星以岩石为顶,其次是沙洲。复兴岛只是一个沙洲,需要一个标志性建筑来提升其功能,从而集合北外滩和杨浦区的活力,使这些地区成为活力聚集、商业生活繁盛的地方。这个地标对于黄浦和陆家嘴的重要性不亚于东方明珠。

杨浦区不是上海文化的根,但它是上海工业的发源地,是上海的所在地,是上海稳定的基础。洋浦有地下秋江的影子,也有地表浦江环绕的众生,与复兴岛一起欣欣向荣。

杨浦未来的水平,尤其是杨浦大桥以北、五角场以东的繁荣,取决于复兴岛的发展。复兴岛必须保持一江之隔的孤岛地位,避免成为一体之地。一旦罗星复兴,秋江和浦江的活力恢复,大杨浦将成为上海最具活力和活力的地方之一。

五角场作为“大上海计划”中通往市场中心的门户,对杨浦区来说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揭开五角场的风水秘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