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对历史有什么贡献?
贾思勰是北魏末年(公元6世纪)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是山东宜都人。曾在列文县(今山东临淄)做过太守,到过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后来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北魏雍熙二年(公元533年)至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他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姚敏书》。《齐·姚敏书》全书92篇,分十卷,正文约7万字,注释4万余字,* * 11万余字;此外,该书前面还有一个前言和一个杂项声明。引用前人著作150余种,记载农业谚语30余条。书中涉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各种经济树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畜、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酿酒和食品加工,甚至文具和日用品的生产。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都详细讨论了。
在农业上意义重大。首先,《齐姚敏书》深入探讨了北方的抗旱保墒问题。贾思勰总结和完善了精耕细作、中耕除草等技术措施的成功经验,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些技术措施的意义。再比如,贾思勰总结了以往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以及豆科植物在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们作为绿肥作物纳入轮作周期。《农事第一》一书对轮作的好处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对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套种进行了科学总结,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至于播种时间,贾思勰引用农业谚语:“适时适地为上策”,表示要根据季节、气候、土壤墒情来定。《种谷三号》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因时、因作物进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