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古代书画?
回顾大学四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国画专业的学生,要欣赏一幅好的国画,首先要深入了解国画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手法和语言观念。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以墨为主要成分,色彩为辅助成分,水为调和剂,毛笔为主要工具,宣纸和织锦为载体。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肥沃的文化土壤,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等多个不同阶段,形成了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的融合。
从内容上,中国画可以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三大类,而从表现形式上,中国画又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工笔画讲究细致,十天画一个水,五天画一个石,多年画一幅。写意简单不拘,大笔一挥,笔瞬间收到。比如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喜爱四川嘉陵江沿岸300余里的风景,要人们把它画在大同寺的墙上。李思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画,但吴道子只用了一天就画完了。唐玄宗对他们的评价是:“李思训数月成就,吴道子一日五游,极妙”。今天看来,吴道子和李思训所作的壁画已经不存在了,但从绘画理论上,我们可以知道,吴道子擅长线条的浑厚流畅,他写得干脆利落,犹如暴风骤雨;李思训的风格以金碧辉煌、色彩厚重的风景画著称,画这些画需要很长时间。他们的绘画风格各有特色。
如上所述,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写意还是工笔,只是它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当我们面对各种题材相同但风格不同的作品,或者题材不同但风格相同的作品时,该如何欣赏呢?第二章谢赫的绘画评价标准欣赏一幅中国画时,观者首先要遇到如何评价这幅画好坏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标准。5世纪末,最早的绘画评价标准是谢赫的“气韵生动”、“笔随骨法”、“象形字随物”、“色随类”、“商位”、“转与造型”。首先提出作品要“传神”,即人物画要有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对象的五官、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其他文学批评家,如谢赫,认为艺术作品中活跃的生命力和整个宇宙中的生命力一样,是遍布空间的“气”,是生命的“气息”,是一种力量,渗透、滋养、激发着世间万物。在这里,谢赫特别提到了“气”:它显示了一个物体的客观“活力”、“气候”或“力量”。“气”,另一种说法,是作品中的发泄或可呼吸的元素。一幅好的国画,不会让人在画面中感到“无聊”和“讨厌”。这是因为图片恰到好处的透气点。虽然作者在画面中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观者,但因为作品中有透气点,所以再看画面也不会再“无聊”“乏味”了。“韵”是六朝文学批评中的另一个常用词,蕴含着艺术作品完成的和谐感和神韵,一部好的感人至深的作品,一定会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无尽的遐想,给观者以身临其境、持续不断的联想。当然也会因为欣赏者的修养和水平不同而有更多更丰富的了解。谢赫等人用“生动的魅力”来说明一件作品完成后,在“精神”、和谐、生动、活力等方面,一定是充满活力的。如唐代《布吉图》中的燕就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鲁东赞迎接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图为唐太宗威严和谐,陆东赞干练恭敬,礼仪官庄严肃穆,宫女东张西望,气氛亲切和谐。
再比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图》。画面中人物之间的感情不是靠面部表情流露出来的,而是对人物关系的巧妙处理。画中罗申深情如一,若还之,表达了一种做梦都想不到的惆怅之情。其次,“用笔骨法”是指用笔的力量来描绘形象,注重用笔引起的变化,注重线条的形式和动态美。可以说线条之美会给作品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也可以说生动魅力的最终体现离不开用笔。比如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中的线条:数独国王的衣服线条画得苍劲挺拔,皇后的衣服线条则灵活流畅,既表现出衣服的不同质感,又衬托出男女的差异。地面前的鬼神更加奔放,有一种“毛根多肉壮”的感觉。夸张的造型展现了妖怪们的非凡力量,扑腾着地面,舞动着笔,自由翻滚。
在国画中,“骨本笔法”还融合了中国书法中的笔法法则和美学原理,体现线条的力度、质感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来体现笔墨的动态、潜力、节奏、韵律。比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一幅妇女史》中的一系列动人形象,就非常重视用线条造型。作品以连续、闲适、自然的线条形式表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加控制,犹如“春蚕吐丝”和“春云浮于空中,流水流于地上”,有疏密、长短的变化。国画是用点来画的,容易散,琐碎;靠表面作画容易模糊,平面;用线条作画,容易捕捉到物体的形象和运动,最适合发挥毛笔、墨、宣纸、绢的特点;可以说,线是中国画家情有独钟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宣泄和表现。所以,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们一直在伏案写着粗细、直、刚、粗、快、假、顺、简等不同质感和感觉的线条。随着这些感伤的线条的逐渐变化、排列、交叉、分割、呼应,在画上形成许多形态各异、感情多变的造型,表达爱国情怀,表达悲欢离合,表达童心。
诚然,我们在欣赏国画作品的时候,也要注意,用来表现国画的线条要有生命力,它的抑扬顿挫、疏密快慢、虚实明暗干湿,都显示出艺术家的天赋和功底。国画大师黄先生把虚线概括为五个字:“平”、“圆”、“留”、“重”、“变”。“平的”,如圆锥画沙,笔尖与纸张保持水平,输送压力与浮力平衡;“圆”,如折簪,意为笔圆,有力,浑厚,不张扬,有弹性;“留”,如漏痕,笔在操作中感到阻力,在与纸张摩擦的阻力中难以前进;“重”,如高山落石,用笔要用力有力,这样才能通过纸的背面感觉到有力。特别是打“点”要像高山上落下的石头一样有分量;“变”,笔画形成各种对比,有变化,有区别。比如他的《山中坐雨》、《青山红树林》等作品,就体现了他山水画线条的特点。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奔放还是抒情;无论高低,都强调笔法的力量与神韵的结合,有生命力的是活笔,缺乏生命力的是死笔;笔与意相连,形与气相连,迹与势相连,作品才能有力,才能有感情。所以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要注意作者的笔法和神韵在作品中的结合,通过笔法来表现画面的形象。如南朝西山桥画像砖《竹林七贤》中,衣褶线条以刚为主,刚柔并济,类似顾恺之“春蚕吐丝”式的线描,生动地刻画了这些人的特点及其颓废空虚的精神面貌。
第三个“商位”是画家作画时对物体的排列和组织。比如“管理”这个词,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了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的“位置”不仅仅是画面上的影像放置的地方,更是整个画面的结构安排和格局安排,强调的是“疏赛马”和“密不透风”。也就是说,画家要完成一幅作品,绝不是随便一笔。正是通过苦心的思考和探索,精心的选择,巧妙的组织和安排,最终成功的作品才会问世。如北宋范宽的《西山行旅图》,以“三远”(即“高”、“深”、“平”)法为构图方法,主峰采用“高”(从山脚望向山顶,称为“高”)法,巍峨挺立,微微前倾,气势磅礴,有一种直扑你的气势。主峰两侧采用“深”法(从前向后称“深”),既衬托了主峰的精神,又充分表现了山川的意境,同时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全面的认识;前景是“平原”(近景到远景都叫“平原”)。前景有奇石怪树,石头的形状层出不穷。树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让人对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想象和表现力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惊叹。可以看出,中国画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非常重视构图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规律。如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立旧布势”的构图原则,后来的画家们不断探索,建立了“主客”、“呼应”、“虚实”、“疏密”、“隐露”、“开合”、“取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画完整构图体系。这些规律符合辩证方法中的对立统一;只有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才能持久,才能吸引人。反之,美的因素就会不同程度地大打折扣。所以,构图的源头是生活,是视野,是修养,是风格,把生活的每一个小场景,每一个片段,每一个场景,推到了比生活更高的层次。
另外,构图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就像生活中一样,家具的摆放,风格的布局,绿色典雅,然后顺其自然。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对象的现象,只求观念和形象化为“理”。如前所述,国画作品的欣赏主要是以六法中的“神韵”、“骨法”、“章法”为依据的,是有逻辑有逻辑的。没有了气,你就失去了力量,没有了骨头,你就失去了趣味,没有了呼应,你就失去了团结,没有了主客,你就变得扁平松散,没有了密度,你就变得整齐划一,刻板呆板,你或显或藏,你就失去了含蓄的优雅,你或开或合,你就失去了飘逸。因此,可以说“六法”是一个整体的绘画评价,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的绘画理论已经上升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阶段,是对魏晋六朝艺术家艺术实践的总结。五代郝静根据山水画的要求和创作实践,还提出绘画有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他说:“气,心随笔动,象不乱;韵,隐而正,有备而来。”这两点还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想”是指剪裁和构思;“景”是指山水画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具体的环境进行描绘,要“求妙创真”,才能生动地刻画山水;“笔”和“墨”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宋代刘道纯在《宋代名画评点》中提出了“六要”“六长”。他说:“识画决定于明日六要,六长判官。”所谓六要,即“神与神兼备”、“旧体旧制”、“合理变异”、“彩画”、“师法自然”、“师短”;所谓“六劲”,就是“以粗卤求笔”、“以朴味求才”、“以含蓄求劲”、“以狂求理”、“以无墨求染”、“以平画求六劲”。其中“六长”基于中国画形式美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更有价值;“粗卤求笔”意为奔放的绘画,强调笔墨技法;“外求贤”,在创作中描绘一些不熟悉、不常见的题材时,也要讲求法度,切不可乱涂乱画;“精微求劲”是指在精匠的作品中,表现力更强,而不是细腻柔和;“狂奇”,如果作品中的造型狂野怪异,那应该是合理的;“求染不求墨”的意思和“数白为黑”是一样的,就是留白并不是真的“空”,而是表现出丰富的含义。
综上所述,我对平时学习和欣赏国画有一些粗浅的体会、理解和看法,让一些喜欢国画和欣赏国画的人基本了解它的特点和风格。毕竟中国画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独特的表现形式,观察理解,形象造型等等。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中,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在活动中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直接参与事物,而不是局部出场或局限于某一固定点,渗透到人的社会意识中,从而使绘画具有了“孤独千年, “取象”,起到“正邪显善”的作用,即使是山川、花鸟等纯粹自然的客观物象,也自觉地与人们观察、理解、表达的社会意识和审美趣味相联系,通过景物抒发情感,通过实物抒发心声,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第三章是中国画欣赏的思维方式。中国画欣赏需要三个重要阶段: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这就要求我们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审美对象,即作品本身的意境、色彩、线条和描写;在此基础上进行欣赏、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含义、意义和内涵,了解作品的艺术形式、艺术技巧、表现主题和时代背景。这样可以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何表达作品的内容和采用的艺术手段。同时,我们可以从作品的画面、意境、意境中猜测作者的内心是热情的赞美还是苦涩的讽刺,是深刻的表达还是大胆的表达,然后结合作者的创作特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他多年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唤醒丰富的联想。
以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为例:王希孟生平画史失传。据蔡在卷轴的最后说,他原来是画院的学生,后来进了故宫图书馆。惠宗亲自指导他作画,十八岁就画成这幅长卷,现在仅存《千里江山图》长卷;本卷采用长卷构图法,版式按“六至四”将天空和景物分为两部分,使景物空阔深远,更能表现山川的壮美;画中的群山错落有致,河流环绕,有亭台楼阁,茅草屋,繁忙的船只和捕鱼,装饰着精美的树木和瀑布等。,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化的社会和多姿多彩的自然的向往,充满感情,也不乏对人们改造自然的肯定和对生活在祖国秀美山川中的自豪。大蓝绿色,丰富细腻,代表画院青绿融合的精密细致,严守画风;笔法以速写为主,树干以无骨法绘制,山坡相触,丰富了青山绿水的表现力;人物衣褶虽小如豆,但造型、服饰各异,动感活泼,反映了宋代山水画继北宋初景、关画风后高度成熟,中期只有李成、范宽为例,以至于成熟的局面。后期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倡导以古为新的思想,综合唐宋,创造了集李思训、李昭道、水墨山水成就于一体的独特画风。这种思想影响了后世,如董其昌的《复古》为表,其中就包含了创新的思想。结论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还需要对中国画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造力进行了解,这就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来更好地把握中国画的优劣。尤其是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很多学中国画的人都在喊“崇尚传统”,搞“创新”。如果他们不太了解传统,甚至对传统的东西一无所知,怎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