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博的社会评价
早就听说黑龙江省公安厅有个写诗的艾鸣博,也看过他发表在《词》、《新青年》、《辽宁青年》上的诗和散文诗。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黑龙江省公安厅的艾明波,握着他细长的手,看到他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和我想象中魁梧的东北汉子大相径庭,有点像江南的英俊诗人。新世纪第一个夏天,艾明博从《警官》杂志副总编调任宣传部副部长。无论他的地位如何变化,明伯的性情都很难改变,他依然豪情万丈。到宣传部后,他为上海人民警察写了几篇文章,都充满激情,语言诗意,深情地讴歌牺牲的战友。编辑部和读者被他的激情所感动,有几篇文章获奖了。
可能是因为工作忙,明波突然好像消失了,离开已经好多年了。前年3月,全国公安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候,我去北京参加会议,却和久别的明波住在一个房间。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在一起聊天。酒后,明波的诗词激情四射,抑扬顿挫、饱含感情地朗诵着自己近期的诗作,令晚宴上的美女作家们着迷不已,令我们羡慕不已。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难再有人静下心来写诗,但明博不改初衷,依然执着于自己的创作热情,沉迷于诗歌的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聊天中了解到了明波40多年风雨飘摇的生活。
明波出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个农民家庭。被划为富农家庭,让他过早地感受到了歧视和不公。明波小学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作文,深得老师的喜爱和推崇。一位有远见的父亲委托亲戚朋友把他心爱的儿子送到省会哈尔滨上小学。两年后,明博进入中学,遇到了对他成长至关重要的导师李忠厚。李老师抛开家庭出身的偏见,任命学习成绩好的明博当班长。这种信任极大地鼓舞了一度有些自卑的明波。1979年夏天,明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三年后,我考上了呼兰师范学院。
呼兰河在师院门前静静流淌,蓝天白云,黄沙碧水。明波突然喜欢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积累的古文,与生俱来的文采,激情四射的性格,让他的文采如泉涌。他和他的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和诗歌俱乐部。每天,他的作品都被贴在校园的墙上。学生们争相阅读,听到啧啧称赞。他藏在人群中,偷偷地笑了笑。明波在学校的诗歌圈大显身手,很快就在全校声名鹊起。
大学期间,明博在省内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学作品。毕业前夕,黑龙江省公安厅警察学院来号召优秀学员支教,学校郑重推荐了艾明博。他的行李不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文艺理想,充满了呼兰河的灵气,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热爱。明博背着文学的理想继续前行。
从黑龙江省警察学校的讲台到省公安厅记者站的三尺桌到《警官》杂志;从学生到警校老师,从记者到公安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磨炼成为明波的精神财富;从一名青年诗人到一名警察歌手,明博从未忘记自己的职业责任。
明博出版了《生活的场景》《你是我窗外的春天》等300多万字的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项40多项。报告文学《大火唤醒兴安岭》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特等奖;通讯《倾听历史的回声》获5个省级副刊创作一等奖;他创作的歌曲被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的歌手演唱,并获得光明日报日本歌手吕恭子歌词作品集奖。歌词《月亮上有松花江》《为了明天》获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二等奖,《你的胳膊是条路》获公安部第四届全国公安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沉默的战友》获全国公安系统歌手大奖赛一等奖。歌词《老太太》获“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歌词”。与王立平、李立夫、赵继平等著名作曲家合作,多首歌曲由万山红、周冰倩、崔京浩等著名歌手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演唱,部分歌曲被制成光盘发行。
就这样,诗人艾鸣博背着理想的行囊从农村走来,一路执着地走着。虽然山路弯弯曲曲,路很长,他吃了很多苦,但他的痴心、热情、乐观永远不会变。很多年前,南方笔会上,人口中流传着一句话:“小艾艾,人见人爱。”我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发现,看这个赞的人是针对一个年轻人的。这个人有一张白皙精致的脸,深色卷发,爱笑,用谦虚的语气讲幽默的笑话。人们说,这是艾明博。
哦,艾明博是这样的。在我遇见他之前,我已经读过他的许多诗。发表在两种杂志上,一种是文学期刊,是诗人向往的花园;另一个是青年杂志,拥有非常多的读者。
艾明波当年的诗歌方阵由邓暠、赵东、汪国真组成。情况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红。萧艾的诗歌优美灵动,惊喜、细腻、温馨的意象贯穿她的长情。在诗风上,接近晚唐。
20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了许多警察笔会,萧艾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之一。如此好的诗歌功底,在公安作家中并不多见,也许只有胡月能与之媲美。我有一个固执的想法,就是所谓的文学之路,很在意诗歌的渗透。另一方面,纯净优雅的诗歌素养会让一个人在文学上成长得更强大。
诗歌是可以献给上帝的礼物,就像它们是文字的精华,是非常好的文字一样。在现代,当然诗歌也可以献给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说的是人都有一颗诗意的心,是用金银换不来的。放在那里,常常会被感动,常常会产生怜惜之情,崇拜之美。艾明博就是这样。多年以后,我怀着一颗诗意的心遇见了他。当导演,在央视拿大奖,给大型晚会写稿,没什么不好。
人,尤其是文化人,更容易“怎么了”。因为文学是一件求名求利的事,一旦名在手,就容易“出什么事了”。而且官位也是名利双收,怎么可能不是“怎么了?”除非一个人人品好。好的性格应该是谦虚、诚实、善良,有性格作为基础。一个人的名气再亮,也能把握住自己,看山如看山,看水如看水,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踏入这种境界的,都是有福气的人。明博的善良、淳朴、正直,是因为他的天性和诗意。
这本集子里的散文是诗意的扩散。“扩散”就是扩散、深化、延伸。与语言相比,艾明波在他的诗歌的优美和灵动中注入了尊严。与思想相比,它更深刻,洗去了早期诗风的缺点。他生活经历中的另一条脉络在这里凸显出来。
与艾明博平时的笑点相反,他的童年异常沉重,这里就不细说了,其中包含了与一个天真的孩子太格格不入的悲伤。于是我想,艾明博一定是渴望真、善、美,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善良的阳光把所有的阴影都撒向大地。他爱诗、散文、歌词中讴歌的美,真的是为了抵御内心留下的残酷回忆,而不是“唯美”。对逝去时代悲剧的反思是这一脉络的亮点。这些想法真诚、犀利、发人深省。
最后,“艾明博之歌”是什么?和欧阳海之歌有关系吗?他们的区别是这样的:欧阳海同志不作词,艾明博作词。萧艾的歌词已在全国公安文艺界占得先机,被名家传唱,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我看来,艾明波的词和旋律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他在这方面颇有建树,当然是国内公安舆情领域的佼佼者。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艾明博从诗歌起家,以学生干部的朝气进入警营,并努力工作,多方面有所收获,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大家闺秀。我很羡慕他,希望这篇不通顺的短文可以作为祝贺他新书出版的礼物。
(Al-Hayat)写了一夜,21凌晨4点放下笔的时候,《有爱大灾——哈尔滨支援灾区大型义演》首席撰稿人艾明波泪流满面。作为无畏奋战在灾区的警察同事,同时也是晚会策划人和编剧,双重身份的他百感交集。
艾明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省公安厅宣传部副部长。17晚上,他刚从香港出差回来。离家乡越近,地震带来的沉重感就越强烈。当他得知自己要为一场大型慈善演出撰稿时,他拨通了在四川英勇救灾的“弟子”殷诚的电话。“你在四川要注意安全!”艾明博心急如焚,但得到的答案却让他忧心忡忡:“没有办法注意安全。路的两边,是万丈深渊。前方,生命在呼救。我们要尽全力往前冲!”艾明博在系列词中融入了特警战士和消防官兵的无畏气势,当然也凝聚了对逝者的悼念和对生命的尊重等复杂情感。
接受过无数党派撰稿任务的艾明波说,这一次是最光荣、最沉重的。要把内心的痛苦留在心底,把责任和义务表达出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勾勒出哈尔滨人博大的爱,也希望传递爱的力量,让每一个与大灾难抗争的人都无比坚强!另一本《明博选集》要去付梓了。我真为他高兴。我记不起这是哪本书了。反正我手里至少有两个。和上次一样,他来找我做这本书的最后修改,是对我的肯定和信任。虽然会花去我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每次读到他描述的那些英雄,我还是很开心,感动得热泪盈眶。要知道,这是一个大部分人泪腺都不再发达的时代。老朋友之间没必要客气。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他是我最重要的老师和指导者之一。
我第一次见到明波是在公安厅的收发室。他以前的一个领导介绍给他的时候,他好像中午刚喝了点酒,但还是清醒的。我说,我认识你很久了。我听说过很多关于你的事。你不是那个年轻的诗人吗?真的吗?你认识我吗?他非常兴奋。聊着聊着,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找出了两期《警官》杂志,说里面有我的文章。仔细阅读,其他内容一定对你有用。
缘分有时候是说不清楚的,几个月后我们竟然是在一个房间工作的同事。他也成为我认识的杂志里第一个人。那天和他在一起的春山,也是我以后的同事,是我省著名的警匪作家。
明波真的很勤奋。从上大学开始,他马不停蹄地写作了近30年,从诗歌到小说、报告文学、大型晚会评论。现在他已经从《新青年》的青年诗人成长为省内、警界乃至全国的著名作家。记得有一次,他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掏出一麻袋信。我的意思是,这些都是你的诗的狂热追随者为你写的,对吗?他开玩笑说我哪天找找,里面可能有你大学时候写的东西!是的,我在学校经常看《新青年》,明博是它的专栏作家。以前只知道他的名字,每天和真人一起生活。那种感觉就像今天在杨丽娟看到刘德华一样。
为了尽快熟悉公安业务,在艾先生的带领下,我和开始了在木兰的第一次采访。虽然稿子顺利发表,但只有我知道明博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习惯了像生活中的老战友一样称呼明博为“小艾”,但我清楚地知道,小艾不是我的名字。他是我最好的兄弟,也是领我进门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