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历史名人和事迹
说到曾文化,有一个著名的曾是不能忽略的。他就是以仁孝著称的曾学派创始人曾参。
曾参,字,后号,春秋末期鲁国吴城人。曾参比孔子小46岁。16岁拜孔子为师,以仁、孝、义著称。曾参的父亲曾,又名,也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继承了孔子的道统,启蒙了孟子学派。他的学术地位直到唐宋以后才逐渐得到承认。历代尊儒尊道,曾参与孔子的“四合”。“四配”是孔庙中最受尊崇的人物,仅次于孔子的四大宗师(四圣)。他们的雕像坐在孔子雕像的两侧,分别是颜回(恢复圣人),孔伋(描述圣人),曾参(宗盛)和蒙克(亚盛)。曾的后代沿袭寺制,以曾参为学派创始人。
16岁时,父亲带他拜孔子为师。
曾参几岁的时候就帮忙做家务。他稍大一点,和父亲曾一起在田里干活。在他10岁的时候,他可以独自劈柴、犁地和开车。有一次去泰山种地,遇上暴风雪,一个多月不能回家。他思念父母,写了一首诗《梁山之歌》,一边弹琴一边跳舞,表达自己悲伤的心情。
16岁时,父亲曾Xi带他拜孔子为师。孔子对曾参的第一印象是“参卢野”,意思是曾参憨厚。
有一次,曾参在一片瓜田里除草,不小心锄到了一株瓜苗。曾很生气,认为他不专一,于是拿起一根大棍子就打。曾的手太重,把曾参打昏了。曾参醒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高兴地说:“谢谢你这么辛苦地教我。别生气!”
这个故事传到孔子的耳朵里,他批评曾参说:“打得轻,就该跑。”。如果一怒之下被父亲打死,会给父亲一个不公正的恶名。你想想,这哪里是孝顺?”曾参恍然大悟,出了一身冷汗说,“我罪过大了!" "
曾子的轶事和典故
曾子不是给定的。
22岁时,曾参随孔子从卫国回到鲁。这时,曾已经老了,所以曾参不得不勤工俭学。人们经常看到曾参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地里干活。
鲁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怕别的国家笑话鲁国不重视士人,就派人去告诉曾参,让他停止耕种,把他送到理想国去。曾参不服,说:“收礼的人往往怕送礼的人,送礼的人往往欺负收礼的人。”就算国君不欺负我,我怎么可能不害怕?"孔子听说后,评价曾参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曾子鹏碧
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着要跟着去。曾的妻子为了哄儿子,指着猪圈里那头还没长大的猪说:“你别跟着我,我回来给你杀猪。”我儿子信了,就不跟了。
妻子从市场回来,儿子吵着要杀猪吃肉。曾参二话没说,跑去圈里抓猪。曾的妻子见曾参一本正经,连忙拦住他说:“你为什么杀猪?我只是在和我儿子开玩笑!”曾参说:“一个孩子从小什么都不懂,跟父母学。你现在骗他就是在教孩子作弊!”所以他杀了猪,让他的儿子吃肉。
咬手指悲伤
曾子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经常进山去捡柴火。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我妈不知所措,用牙咬着手指。曾参突然心疼起来。知道妈妈在叫他,他赶紧背着柴火回到家,跪下来问为什么。母亲说:“突然来了一个客人,我咬了咬手指,希望你回来。”曾参接待客人,以礼相待。
说到孝,曾参说:“是爱,是敬。”如果父母行为合理,就跟随他们;如果没有意义,建议他们...孝顺就是以父母的忧愁为忧愁,以父母的快乐为幸福。
孔子勤奋好学,临终前向他求助。
曾参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学好问。他说:“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时间,有合适的时间就学习。不回避难题,不放过看似简单的问题。”每次在孔子身边,曾参必然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关于运气、凶悍、军队、国家的礼仪、惯例、应变之法都一清二楚。《礼记》中有一篇《曾子问》,描述曾参曾向孔子求教,一共有40多个问题。
曾参非常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业和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就是那句名句“一日三省吾身”。他说:“我每天都会问自己很多次:我有没有尽力为别人做事?和朋友交往诚实吗?老师教的学习经常复习吗?”
有一次上课,孔子把曾参叫到身边,感叹道:“曾参,我的思想贯穿一条线。”孔子出去后,其他学生围上来问曾参:“老师刚才是什么意思?”曾参说:“老师的思想是忠恕。”
孔子认为曾参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意把自己的学业单独教给他。有一天,孔子对曾参说:“有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你知道吗?”然后将孝道系统地传授给曾参,并将传授的内容记录在《孝经》中。
又有一天,曾参与孔子闲坐,孔子教他治国方略。教导的内容被记录在《大戴言》一书中。礼仪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耐心地教导曾参,并将教导的内容记录在《礼记》中,曾子问道:
孔子评价曾参说:“孝是道德的基础,爱兄是道德的延伸,信用是道德的表现,忠是道德的正道。”曾参就是符合这四个道德要求的人。孔子临终时,把曾参叫到身边,把孙子孔伋托付给他。那一年,曾参只有27岁。
孔子死后,他所有的弟子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后,子贡、和子游觉得自己的同学若长得有点像孔子,想以尊师重道的礼待他,于是向曾参求教。曾参断然制止,道:“不!老师的人品和思想,就像被大江之水洗过一样洁白明亮,暴露在盛夏的阳光下!你想想,现在谁能跟老师比?”
传衣钵,讲学,写书。
孔子去世后,曾参意识到继承老师衣钵的重大责任,开始在家乡教书。起初,我在家里讲课。后来学生多了,我就搬进了一个大家庭。38岁时受聘于武城博士,曾在武城参与教学。39岁时,他离开吴城到越讲学。现在山东郯城县西北60里有一座磨山。据说曾参曾在那里任教。
40岁参加保卫国家,历时20余年。曾参不仅在卫国教书,还发表了一系列言论,继续加强修养,坚守道德。61岁从卫国回到家乡,继续教书讲学。
曾参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如实传授孔子的教义。有一次,曾参给他的学生祥子讲什么是勇气,直接引用孔子的话:“子豪勇敢吗?”我尝过的文大勇比大师还多。相反,我不退缩。虽然我是棕阔,但我不在乎。既然缩水了,虽然有几千人,我还是要去。"
参加过教学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参加会议的学生中,有人想到晋国去,对曾说:“晋国没有我认识的人。”曾参曰:“何必有相熟之人?去吧。熟悉的人叫他朋友,不熟悉的人去做他的客人。君子坚持仁,成就德,先做,后说,是千里之外的兄弟。如果你不懂得加强学习和修养,即使是你的亲人,也没有人愿意和你亲近。”
曾参晚年为了记录孔子的思想,编纂了《论语》、《礼记》、《孝经》。曾参的言论也被弟子们编成了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曾子18篇,《孝经》为曾参所撰,被后人尊为“四书”之一。
曾参的儿子曾渊、曾参和,以及曾孙曾,都以其睿智著称。《说苑杂言》说:“孔子家的子弟不知骂人,曾参家的子弟不知追权。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教育的好。"
曾参的孝道观是孔子传下来的。但他在孔子的孝道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三省吾身》实现了原孔子“仁”论的重要部分,对孝道进行了充分的发展和概括,把主要家庭伦理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准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教育的源泉。
曾参将“孝”的内涵扩大到包括仁、义、礼、信等所有道德范畴,不再是“仁”的一部分。曾参的孝观还包括庄、忠、敬、勇。“居陋不孝;不忠是不孝顺;当官是不敬,是不孝;朋友不信,是不孝顺;陈勇武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