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由来是40个字
1949 10 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1949 65438+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5438+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日子,宣布为国庆节。
“国庆”一词原指全国性的庆祝活动,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曾在《论五常》一文中记载“国庆只益,主忧不害”。在我国封建时代,举国欢庆的大事无非就是皇帝登基和生日(清朝称皇帝生日为万岁节)。因此,在中国古代,皇帝即位和生日被称为“国庆节”。今天,建国纪念日被称为国庆节。
扩展数据:
国庆节,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增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也应该互相祝贺。每隔五年、十年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
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会举行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主持,并邀请驻当地的大使和其他重要外宾出席。然而,有些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和英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