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成员国的历史演变

起源1949北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协议。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程序,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和土耳其于2月1952正式加入该组织,联邦德国于5月6日1955,西班牙于6月1982。

冷战

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5月1955日签署了华沙条约,从而开始了它们的冷战敌对状态。

冷战时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防止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因此,军事问题成为北约安全战略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三十五年后(1990),民主德国脱离华约,以德国的名义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放松

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约的解体、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安全形势发生了剧变,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和军事组织。它必须面对的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展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变暖、疾病、网络攻击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1991 10年2月,北约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由北约国家、原华约国家、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组成。1994 1年6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1997年5月,为将北约及其伙伴国的政治和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各国及伙伴国外长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的集体防御,在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任何缔约国都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体后,北约寻求扩大使命,如通过[1]对话维护和平、促进地区稳定等。

发展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被接纳为北约新成员。2002年6月5438+065438+10月21在布拉格举行的北约峰会达成第二波东扩决定,2004年正式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巴尔干冲突

冷战后北约的第一次军事行动是65438年6月至46438年4月对前南斯拉夫冲突的干预。

9 11之后

2001 10年10月4日,北约首次援引《北约宪章》第五条,认为9月1 1日的攻击“应视为对所有缔约国的攻击”。2003年8月,北约进入阿富汗,开始了其在欧洲以外的首次行动。

北约参与了伊拉克的军事和警察训练。

导弹拦截系统

几年来,北约一直计划在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建立导弹拦截系统。俄罗斯表示,这一部署可能会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增加相互毁灭的可能性。

2009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不再进行波兰和捷克的远程导弹拦截系统,转而部署宙斯盾舰拦截短程和中程导弹。新任命的北约秘书长呼吁北约和俄罗斯在导弹防御系统方面进行明确的合作。

利比亚内战

主要条目:2011利比亚内战和2011联合国在利比亚的空袭。

2011年3月27日,北约决定接管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的所有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