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的历史

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的问题:女儿每次看完书或者玩玩具,爸爸都会提醒她收拾东西,但是她好像没有耳朵一样听不到。每次她拍拍屁股。上次女儿看书,她爸爸看完后多次提醒她整理,她还是不改。爸爸勃然大怒,当着孩子们的面把她没收拾好的书全撕了。母亲认为父亲的行为不恰当,但父亲坚持认为给孩子太多机会会让孩子感到自信。母亲没有更好的办法反抗,于是在网上求助。几乎每个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听了几十遍就不听了”。面对我行我素的孩子,“当面撕书”的教育方式看似合理,实则只是发泄情绪,并没有深入探究孩子“不听话”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是沟通问题,孩子听了无数遍也没听进去。问题的关键不是话太多,而是话太多。年初学校停课的时候,学校决定开办网络课程。第一次网络讲座的前一天,我既期待又担心。检查完上网、平板电脑等设备后,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女儿的房间,问假期作业完成了没有,闹钟调好了没有,这让我想起了课前的准备工作。事情。每当女儿简单回答“是”“准备好了”的时候,语气就越来越不耐烦,还是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对女儿的冷漠有点生气。我很担心她的网络课程。她还焦虑吗?于是她说了几句。没想到,女儿拿出一条面包不满地说:“我已经做好了该做的准备。你不用进来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她还把自己的功课和上课需要的东西一一放在桌子上。让我查一下。

考试结束后,我向她道歉。女儿开了个玩笑:“妈妈,你少说话,开心一点就好。”我这才意识到,作为父母,我必须学会闭嘴,不要对孩子说没用的话。孩子长大了,不再喜欢“做作业”的命令,“这个字有点歪”的评价,“有什么麻烦”的审问...再次提醒和询问孩子,我只感觉到父母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让沟通变得无用。父母说得太多,却经常犯什么都不说的错误。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往往把命令、指责、抱怨当成一种沟通方式。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只会让孩子把积累的怨气变成反抗。很多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她朋友的两个儿子都很喜欢画画,她就给他们买了两盒彩笔。有一天,朋友回家,发现客厅里到处都是蜡笔。真是一团糟。她生气地把两个孩子拉到一边,对他们说:“你们想念这些笔吗?如果你不需要它们,妈妈会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见他们不说话,一个朋友拿了一把扫帚,三把。接下来的五支笔除以二,所有的彩笔扫进垃圾桶。两个孩子喊:“妈妈,别扔了。”朋友放下垃圾桶,问:“蜡笔要扔掉。他们难过吗?”他们回答:“悲伤!”然后他们问:“就是这个颜色。钢笔做错了吗?”答:“没有,我没带他们回家。”朋友很认真的说:“彩笔是你的。如果你不保护他们,他们就会变成垃圾,这会让他们感到很难过。妈妈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觉得可以,就把彩笔抢救出来,送回家。”两个孩子小心翼翼的收拾好彩笔,严厉的语言只会让孩子失望。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父母大声训斥。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听话”的前提。聪明的父母应该知道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来增进亲子关系。

(1)先学会“闭嘴”,成为一个倾听者。这本书在《倾听孩子》中提到:如果你能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试图“纠正”他,那么你的孩子会深深感受到你的关心。在《少年说》中,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对着妈妈喊着他一直说的话:“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从小学开始,这个男孩每天被要求吃1个苹果。小学六年级,一年一共吃了2190。进入初中后,他终于不用吃苹果了,但是他对妈妈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要求持续了半年,男孩很苦。儿子如此“不听话”,母亲并没有生气,而是认真倾听了孩子的想法,开玩笑说,你因为吃了苹果和鸡蛋,所以很帅。然后她爽快的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好!

不吃就不吃。我已经长大了。”这个想法得到尊重的男孩笑着轻松地走下了舞台。主动倾听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开始。当你真正倾听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会慢慢变得愿意听你的话。(2)两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说出你的感受”而不是“命令”来表达你对孩子的控制。这种“命令”会激发孩子内心的反抗,最终只会导致亲子关系。用“感觉”代替“命令”,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早上出门前,孩子总是畏缩不前,要么没穿衣服,要么没带书包。我会下意识地用“命令”的语气催促:“时间紧,你还磨蹭,动作快点!但是,无论你怎么催促,都没有效果。我改变了态度,谈了谈感受:“我会迟到,所以不吃早饭,只能饿到中午,我妈会很郁闷。”“谈感受”就是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感受。并有机会思考自己的行为。这种沟通方式提高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减少了家长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