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大屠杀?
南京,(东)吴(东)金故都;南京话自然应该是标准的吴语。
但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南京话,是地道的江淮方言。
为什么吴国首都说吴语,而地处江南的南京说江淮话?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在近代南京的百年历史中去寻找。
从1853到1938,南京在1985年经历了三次灭绝大屠杀。讲吴语的老南京人和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都在这三个屠宰场里被杀了(少数逃过一劫),吴语失去了传承的载体。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这是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大都市。
出于对清朝统治的怨恨,或者出于对即将成为首都的政治安全的需要,太平军从攻城到攻城一路清洗。清朝对此的一些记述可能有些夸张,说太平军“在南京每天屠杀万人,南京人“溺死者尸体投河以避长毛”。淹死的南京人的尸体,长江甘蔗十里路上真的看不到河。多么壮观的景象!但有可能当时南京有几万人被杀,更多的逃了出来。
——这是南京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浩劫。
11年后,清军于1864年攻陷南京(天京)。
南京随后经历了新一轮的大屠杀。
因为太平天国不剃头,清军入城时凡是留头发的男人都杀(城陷前不敢剃头,剃头太平军就杀)。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有“长发第十万级。”
从逻辑上讲,清军屠杀的人数比太平军多得多。
——这是南京现代世界的第二次浩劫。
南京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浩劫是众所周知的日军“南京大屠杀”。
仅仅85年,南京就遭遇了如此惨烈的灾难。有多少人幸存?侥幸活下来的人,有几个敢留在城里,而不是逃到外地?
同样的原因改变了南京的人口构成;太平军带大量外族入城,清军入城后,在城内留下大量湘军和淮军。后来,民国首都南京引进了大量的外国人。更重要的是,由于几次灾难,南京人口锐减,大量讲江淮方言的江北流民或被组织或自动涌入南京,成为今天南京语言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南京方言变异的探讨,我们是否可以窥见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动荡不安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