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什么?
应对原则
1.明确考试的性质、原则和内容。
2.明确考试目标,从基础知识入手。
3.检查差距,抓住薄弱环节。
4.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指导。
5.制定复习计划和时间表。
相信同学们凭借扎实的知识,良好的心态和应试策略,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实现中考目标的三要素:知识、心理、策略。
尹于宗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的储存和能力的高低;二是心理状态的调整;三是把握应试策略。中考时间和科目已经确定,考生快速科学地把握这三个环节非常重要。
[编辑本段]知识文章
本市中考时间为6月21、22日,每天两场(各省市中考时间不同,如6月25-27日、6月24-26日、6月15-17)。考前总复习要确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复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逐步提高”。复习应该在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1.明确考试的性质、原则和内容。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但中考选拔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的;中考要考虑考生进入高中后继续学业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所以中考仍应坚持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以及对考生学业能力的考查的原则。除个别区县或个别科目外,全市大部分区县都会对三科进行统一命题。全市命题将严格按照现行中学教学大纲要求,充分考虑各区县教学情况、教学改革、教材使用和考生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在统一命题中充分体现“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
2.明确考试目标,从基础知识入手。
各科考试目标都差不多。一般来说,能力水平的要求包括认识、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知是知,知“是什么?”,叫知其然;理解就是理解,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叫知其所以然;应用就是学习和灵活运用,即能够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中考目标强调基础,要求考生先知道“是什么”,再知道“为什么”,而活学活用就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完成的。各类考生的复习一定要从基础做起,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沿着能力要求的水平不断往上爬。这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该练的练,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复习工作保证落实。抓基础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累人的工作,老老实实的工作。没有捷径,也没有运气。需要的是勤奋、踏实、刻苦、认真。
3.检查差距,抓住薄弱环节。
为了提高复习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考生应该在复习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心中有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明确自己的实力和水平,然后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优秀的学生在抓基础的同时,要做好难点问题的复习。一般学生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中低档题,可以尝试一些高难度的题。对于一般考生来说,复习工作绝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越基础越好。考生知识的第二个方面是识别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复习工作中,他要找出“缺”、“漏”、“弱”在哪里,一科一科地找出来,把自己做过的文章、做过的习题找出来,把自己犯过的错误整理出来,把错误的原因分析清楚。是审题不仔细吗?计算是否草率?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容易题和中级题,如果做的不对还能做,一定要认真反思。
4.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指导。
2004年,中考在非典非常时期举行。中考时间推迟,中考科目减少。一些过去由本区提出的区县,今年回到了市里。一方面,城市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一方面,各区县将按照市里的要求,加强教研活动。所以要求考生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指导。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自习,有不清楚的地方都要问老师。千万不要找社会锻炼,做无效工作,这样不仅耽误战机,还会偏离考试方向。
5.制定复习计划和时间表。
考试时间和科目确定后,要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复习计划要对考生有约束力。作息时间是实施复习计划的时间保证。早起早睡,保证白天的最佳精神状态。“非典”期间,预防为主,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在预防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编辑本段]心理篇
中考是对知识、能力、心理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心理测试从现在就开始了。由于考试时间的变化,特别是考试科目的减少,以及非典的影响,考生的心理有所波动,应该说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自己的心态,这是每个考生必须直面的问题。
问题之一:减少考试科目流失和心理失衡。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些优秀的考生,尤其是那些物理化学好的考生。该市基于所有考生、家长和教师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这一决定。在非典非常时期,预防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连生命都受到威胁,中考毫无意义。考生要从大局出发,明白这是市政府对我们所有考生的爱护和关心。已经决定减少考试科目,要逐步化解不良心态。对自己想的越多,就会越不平衡,影响复习。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也为了保证所有考生的利益,各区县和北京市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落实。对于考生来说,需要调整心态,集中精力复习三科。对于优秀考生来说,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三科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把这三科的复习更上一层楼。
第二个问题:压力。压力肯定是有的。中考意味着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完全正常。就像载重量的船,有了重量和压力,船才能稳,才能勇。压力肯定有,但要适度,适度的压力会变成动力。一旦压力超过考生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心理疾病,影响复习和考试。中考三要素中,心理要素是基本要素,是实现中考目标的前提,必须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少部分考生不紧张,或者说没有压力,这也是让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这些考生要重新认识中考的意义,以及中考在你自己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考也是单独考试。对于不上普通高中的考生来说,中考意味着你的工作定位和人生定位。这是你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你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国家的责任。老师和家长对这样的考生不是没有耐心,不要放弃。要有耐心,和他们促膝谈心,谈谈他们的未来,责任,人生,鼓励他们上进。
第三个问题:缺乏自信。相当多的候选人坐立不安。越是临近中考,越是烦躁,好像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成就往往取决于人格的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就是生命,自信就是力量,自信就是奇迹。只要考生树立自信,只要相信自己能成功,考生就一定能赢得成功。高尔基曾经说过,所谓天赋,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平时你总是为运动员加油,现在你该为自己加油了!
“每个人都是心理病人,每个人都是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需要自我调节,这很正常。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整自己的心理和心态。“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考生一定会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编辑本段]策略
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的能力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后,考生在中考中还要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所谓应试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对于实现中考目标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各科试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关于题型,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已经比较明确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容易题、中级题、难题的比例。120中容易题占60-65分,中级题占35分左右,难题占25-30分。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低档题占全卷总分的80%,约为100分。这部分应该是总复习中的重点,也应该是考试答题时的重点。每年在阅卷中,我们都会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易题失分多”“做错题多”,实在是太可惜了。“慢则有理”是一个基本策略。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要大意,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回答,保证自己能做的题都是对的。
第二,要仔细审题,仔细计算。考试不慎,精打细算也是每年中考都会出现的问题。静下心来至少看两遍再回答。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出现刻板印象。当他们看着题,已经看到了,就拿起笔回答。结果是错误的。克服思维定势,尤其是熟悉的题型,要仔细审题,看条件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知道了再写。计算粗心也是通病,答错自己会做的题是考场上最大的遗憾。
3.选择题要非常小心。语文数学上册,外语下册是客观题,一般是四选一。命题人给出了四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三个是错误的。但是这三个错误选项会干扰正确选项。“一个要干预,一个要有效干预”是提议者的本意。优秀的考生不迷茫如何去干涉;有的考生被打扰就糊涂了;有些考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很迷茫。要看考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概念是否清晰,计算是否周密。除了仔细检查,积极思考,还要珍惜第一次的判断。答题的时候可以推翻第一个判断,但是要非常谨慎。
4.不要放弃每一个问题。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有些题稍微难一点,因为是选考,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题量肯定少。中考也是分步作业。一步做对就能得一点点,不要轻易放弃。仔细审题,能做就做几步,直到做不出来。
5.认真对待写作问题。写作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大题,占60分,是三科总分360分的六分之一。减少考试科目再降低总分无形中增加了写作分数的比重,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写作。“题外作文年年有。”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审题不仔细。审题是写作前的第一关。就是定位,定方向。题目审题不仔细,方向不正确。再好也没用。第二,对题目的猜测和押注会导致跑题的后果。脑子里有几篇范文,或者脑子里有固定内容,不顾题目具体要求,一直拖拖拉拉,机械抄袭,穿靴戴帽,结果是口若悬河,离题万里。复习的时候要看优秀的作文,看别人是怎么构思和表达的。考试的时候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重新构思,中考的题目相关作文是第一标准。考生在复习时,要积累一些材料,特别是思想材料,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原则,体现时代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中考写作考试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文笔如神”。
6.做一份完整的论文,仔细检查。中考不同于高考,中考的题量是有一定控制的。很多考生,尤其是优秀考生,在答完整篇论文后,都有时间再查一遍。什么叫“再查一遍”?就是再做一遍,再思考一遍,首先看看有没有漏掉的问题,然后一起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答案。计算题要用笔再算一遍,语文题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改正、核实。很多考生在考试中改正了错误,提高了成绩,这也是中考答题的一个规律。
七个。临考三字经
考试期近了,树立信心;调整状态,进入好的局面;文具笔,清理;准考证,别忘了。走进考场,心里踏实了;视中考而定,寻找共性;拿着试卷,填写姓名;快速浏览,制定计划。先做容易,后做难;先简化,再简化;试题审题认真,字迹干净;抓住速度,小心谨慎。试题容易,不要马虎;我觉得轻松,大家都轻松;试题难的时候不要烦躁;我觉得难,大家都难。回答完问题,认真复习;客观冷静;铃声一响,离开考场;没有问题,没有账户。胜不骄,败不馁;忘成败是将军,吃得好,睡得香;等到明天,赢得战斗。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材料准备
1.材料方面:
中考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准考证都要分组放在一起,放入透明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擦汗。
确定中考当天穿的衣服,单独摆放。中考早上不要去,因为选衣服会耽误时间。
不要带草稿纸。最好不要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考场。如果有,一定要关掉(以免影响自己)。
准备好坐公交或出租车所需的零钱,放在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最好和父母一起去考点,这样父母在路上遇到任何意外都能快速果断的处理。
2.运输:
学生可以在中考前一天下午去考场,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是坐公交车、出租车还是自行车;确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在校园内前往考场的路上,如遇意外,应及时向监考老师或警察求助。
一定要计算好路上需要的时间,留有余量。考试当天去考场的路上,一定要慢慢走。如果太快,进入考场后会心慌,直接影响心理状态。
(二)心理准备
同学们接下来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心态,做好考前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
与平时同一时间起床,比平时起得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中考,有可能打破调整后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1到中午2点午睡。如果睡不着,就闭上眼睛休息。
中考前一天晚上,和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太早睡觉,会影响心情。如果这个时候不能按时睡觉,那就顺其自然吧。只要心态好,哪怕少睡几个小时,对明天的考试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早餐、午餐、晚餐的时间要和平时一样,食物也要和平时一样好。这一天不需要加强营养,只要胃口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中考当天,扔掉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为长时间复习而一直紧绷的神经。
另外,检查自己的物质准备,晚上关注天气预报,准备好相应的雨具和防晒工具。最好不要和父母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这里家长也要注意避免因为琐事与考生发生矛盾;不要和同学讨论难题和题外话,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自信。
(3)审查:
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学生不要做太多的题,更不要提难的题,做一些象征性的题,只是为了避免失去对题的敏感性。我认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做好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点总结根据各科知识要点,内容清晰,结构明确。
2.难点总结针对平时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不清楚的地方,要重点复习。
3.错误总结:着重弥补自己以前考试中的错误,特别适合觉得自己问题很多,无从下手复习的同学;
4.题型总结中学学科的题型有很强的规律性。通常每个科目的每一章都有几个方向,对应的题型非常有限,但每一种题型对应的题目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可能出现的题型是考前总结的更高境界。这方面可以结合老师的总结,加上自己的创意思维。
5、线总结这是考前最高层次的总结。指的是考试中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固定思路和解决方法。
扎实的知识,良好的心态,应试策略,学生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编辑此段】中考新模式
据新华社济南6月17日电山东省潍坊市改革高中录取方式,淡化分数差异,强化综合素质,改变以往“一张试卷终身”的做法,使中考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和评价平台。
潍坊去年开始在5个县市实施中考改革,今年在12个县市全面推广。录取方式包括综合录取、专科录取和推荐录取。综合录取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依据。对于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求可以适当降低,特别优秀的可以无一例外录取;专业录取和推荐录取主要针对特长生和推荐生,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依据,同时也以专业考试成绩和高中对推荐生的认定为依据。
潍坊中考改革的一个特点是年级制取代了分数制。每个考生在每次中考中的分数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分数,而是按照“ABCD”来评分。现在每个学生完成九门科目会得到九个成绩,分数不能简单相加,所以没有排名顺序。
另一个特点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演、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六个方面。
为保证客观公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学生互评为基础。经5人以上组成的教师评价小组集体认可后,由评价委员会形成最终结果,作为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提交高中。高中会进行二次认定,将考生的综合素质分为四个档次,作为录取的依据。对于有独特潜力或专长但缺乏标志性成果的考生,高中也为其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成绩也记入招生档案。
课程改革后,中考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考题更加生活化。重庆等地区实行了历史、政治开卷考试,增加了主观分析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可以带计算器进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