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清朝一直沿用到鸦片战争的是什么?

明代的“海禁”政策

内容:打海禁是明朝中前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明初政府禁止民众下海,禁止与外国进行贸易,对外贸易只能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比如郑和下西洋。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倭寇猖獗,明政府实行海禁,封锁沿海港口,破坏出海船只。戚继光平定日本入侵后,明朝解禁,允许民众出海通商。

原因:直接原因是海上流亡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危害明朝统治;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旺盛的外贸需求。

后果: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发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清代从“海禁”到“封禁”

内容:清初严格执行海禁,沿海民众向内陆移动五十里,以切断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反清势力的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湾省后,清政府在澳门、广东、漳州、福建、宁波、浙江、江南云台山等地设立海关,允许外商来华贸易。康熙后期禁止商人在南洋经商。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沿海通商口岸,只允许欧洲船只在广州一处通商,只与朝廷特许的“行商”通商,实行闭关政策。乾隆后期拒绝与英国通商,嘉庆年间继续拒绝通商。

原因:直接原因是为了应对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这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贵族与民众矛盾尖锐,满清统治者试图通过“闭关锁国”的方式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族扶持汉人形成反清势力。根本原因是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以自给自足为主导的传统农业社会,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不谙世界大势,一味排斥外来的一切。由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试图对内加强自身统治,对外通过“闭关政策”进行民族“自卫”。

后果: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功能,但毕竟是被动落后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但是,它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与世界隔绝,不利于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从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近代屡遭列强欺凌。

明清海禁异同比较

相似之处:总体原因相同。第一,它是自卫的产物,意味着既要防止沿海地区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又担心外国商人与沿海居民的交往会“惹事”;第二,自然经济是根本,没有外国货也能自给自足;第三是傲慢的反映。同理,不允许民船出海,禁止海外贸易。根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防范敌对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区别:目的不同,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接触外敌,形成海上灾难;清朝的目的是防止居民接触沿海反清势力,威胁其统治。程度有区别。明代的海禁只是禁止民间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但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清初全面禁止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康熙统一台湾省后,海禁部分开放,但很快禁止商人在南洋进行贸易。乾隆皇帝规定广州只开放一处对外贸易,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管理,其他口岸一律关闭。执行时间不同。明代的海禁从明初一直持续到嘉靖年间,日本入侵被消灭后才重新开放。清朝的隐居生活基本上是从清初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过程不一样。明朝实行“海禁-放宽-禁绝-开禁”的外交政策。清朝对外政策的大致过程是“海禁——短暂的局部开放——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