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福建安溪入闽

吴入闽主要集中在战国伏差平定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朝中原之乱、明初经济恢复等六个时期。

吴国最早进入福建是在三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驾崩,吴国后裔被迫流亡之后。他们“东到扶桑,南到百越(福建、广东),北到齐鲁,流亡安徽、浙江,隐姓埋名”。例如,当时后裔纪廉离开吴,迁居闽东北柘荣山区,改姓纪廉。他们牢记自己的血缘关系,并约定吴极不会结婚,他们将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

西汉后期,吴姓在福建已经聚集了6000多个家族,人口3万人,成为福建的一个大家族。

南朝梁之德三年(585年),凤州刺史张大宝造反,吴惠爵(东晋吴隐之九世之孙,祖籍汉阳)平反,被封凤州刺史,后选择清源山彭山(原名齐雁山)后居住。

669年,唐玄宗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被任命为岭南行军总管,领兵入闽,镇守漳州,随行的有校尉吴贵、领队吴彼。

唐开元十二年(724),吴圆圆(太伯第六十三孙),河南光州固始人,奉命统管所有图书和审查官,住福州古桥头,后迁居尤溪。五代末年(960),吴的第八孙,在大田蓬莱寇寺。元三年(1337),吴圆圆十七世孙吴迁至漳平西南。

中晚唐时期,“安史之乱”、派系斗争、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相继发生,导致农村荒芜、饥荒。中原吴氏家族南迁福建、武陵山区,最典型的是河南固始吴氏。

唐朝(766 ~ 779)年间,翰林学士、居士吴同选,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因诽谤大学者鲁直,被贬为全州司马,举家南迁福建。他们的后代是宋代福建浦城名门吴的后裔。

唐元和年间(806 ~ 820),吴德博士和使吴从浙江清远进入福建,并带着一大笔钱在福安定居。

唐宪通年间(860 ~ 873),原籍江苏扬州泰兴县,后迁居河南固始古武,定居宁德蓝田。

吴卓,印青光禄大夫,学者,河南固始人,唐末(870 ~ 873)入闽,其父吴禅、弟吴、弟吴遂、弟吴火均入闽暂居福州。黄巢起义后,乌卓的次子吴荣、叔父吴匡、堂兄弟吴灵和吴培前往福建投靠乌卓。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吴、吴勋听说汀州土人作乱,率固始仆从千余人到福建救父兄,于是住在汀州。王被封为福建皇后,乌卓不愿依附。他为了人民放弃了他的官职,搬到了南平。

唐朝元年(881),长安被黄巢攻陷,天下大乱。因为“耻而乱,当官的吴(第八十五太伯之孙)不肯退隐故乡(河南光州固始县)。后来,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攻占光州。混战的结果是,人民受到了伤害。为避灾,吴率家迁往福建惠安,三年后定居岭头(今南关外)。其后裔繁盛,到了宋代,被称为“九朝十三士”,成为“名官乡名门,忠臣孝子世家”的闽南显赫家族。

唐太宗四年(884),唐工部武吉(字孝先,号道成)及其家眷迁居莆田县北角灵岩山,后迁居黄石深埔。与他同来福建的芮、梁、斌兄弟,从兄弟的影、财(有的记载为富贵)开始,后来分别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后代称为“开闽六祖”。

唐光启元年(885年),另一批河南固始吴姓族人随“三王”兄弟进入福建。吴(名尚志)先游福州南台,后迁居兴化塘下。后人迁居晋江二十四都桂湖象行贾代卜居。

唐末隐居南安的著名诗人韩沃,在《居南安》中写下了“枫叶微红霜降,蓝云秋色满五香”的诗句,在《居南安》中写下了“天近官屯紫气,水清艳阳照五殿”的诗句。可见,唐末晋江、南安已有地名“五乡”,田名“五店”。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吴伯廉迁居宁化石壁,成为福建最早的客家人祖先。

北宋初,统一军使吴仁布举家从浙江清远迁至福建周柏岩岭兜,成为周宁狮城南苑吴氏始祖。

宋进士、吏部侍郎吴友,原籍江西南丰。北宋天盛五年(1027),迁居赵霁永定黎平村,成为闽西客家人的祖先之一。

元末,江西崇仁县,安溪敦坂、南安伦仓吴氏始祖吴欣出生。他以龙岩阶进入福建,后被判到潮州,死在那里。他的妻子潘石和儿子武曌、吴川定居在漳州西门外的下坡社。后人迁居南京,漳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孙武起,本名君父,自南京迁居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古仓乡(今伦仓镇),为仓山吴始祖。

宋元以后,又有其他吴门进入福建,如泉州“东关西台”吴门、晋江陂头(钱塘)吴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