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3临夏段起步为5A级景区。

可以从兰州沿213国道行驶70公里到永靖县城。沿线第一个景点是国家5A级景区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赏完湖光山色,就可以进入东乡族自治县,在这里品尝西北最有名的美食——东乡族手抓羊肉,然后进入临夏市区,在八方十三巷的缤纷夜色中放飞。

雍景:融合江南的柔美与西北的壮美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总面积65438±0.50平方公里,由凌冰湖、凌冰石林和炳灵寺石窟组成。2020年2月25日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凌冰湖是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水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库容57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凌冰湖景区有凌冰景区、大禹治水、黄桃与陶涛交汇处等自然历史景观,也有刘家峡水电站、黄河文化博物馆、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等现代人文景观。

船上,静如处子的凌冰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峡谷后,两岸峰峦对峙,壁立千里。景色多变,美不胜收。

凌冰石林是早新生代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形成的丹霞地貌。凌冰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于2011年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公园内,千峰耸立于壁上,千谷纵横交错,百枝沟渠蜿蜒,与不同的石峰共同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石林世界,犹如一座天然的雕塑殿堂。

炳灵寺石窟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始建于十六国西秦,距今1600多年。石窟主要由司夏区、上思区和东沟区组成。有265,438+06个洞穴,800多个各种雕像,65,438+0,000平方米的藏汉风格的壁画,56座宝塔和438件收藏品。《西秦蹇宏元年(420年)墨迹图》是我国最早有明确造像年代的铭文,为早期石窟分期提供了重要依据。

炳灵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这里山川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江南的柔美与西北的壮美在这里完美融合。

除了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在永靖县盐锅峡库区(现称太极湖)北岸,还有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占地1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8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到处都是成群的恐龙足迹。此次恐龙足迹化石无论是规模、种类,还是保存完好、清晰度高、立体感强,都是世界罕见的,将拉近人们与远古的距离,再现白垩纪恐龙生活场景。

东乡:手抓羊肉遍地香。

东乡族自治县是甘肃特有的三大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被称为“大地之肋”、“群山交汇之地”。

每年四月,东乡唐王镇的万亩杏花竞相开放,房前屋后的杏花争奇斗艳,圣洁典雅。这里的杏树都是百年野生杏树。树很高,树枝又粗又硬。花开的时候,给人一种“枯木逢春”的感觉。褐色和黑色的树枝上开满了粉红色的嫩花,这是大自然的神奇艺术。“古藤老树”新村相映成趣,既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又被称为“陇上第一杏花村”。

除了杏子,东乡手抓羊肉也是东乡族自治县的特产,不仅营养丰富,滋补温补,而且肉质细嫩,不油腻,醇香可口。作为西北名菜,东乡手抓羊肉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细看,应该是东乡山沟壑深、雨水少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东乡羊肉肥嫩,纤维少而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熟羊肉品质不一。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很有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是皇帝们的贡品。明代地方志中有“公堂羊87只”的记载,称之为“连汉红皮羊肉”或“寂地羊”。

东乡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悠久。我国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铸造器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刀”。出土的猴头骨化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甘肃副龙吻猴”头骨化石,是研究第四纪早期地理、气候和古动物的重要材料。

临夏市:八方十三巷的醉酒游客

临夏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以南的重镇。曾被称为汉汉、贺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河湟之乡”之称,又被誉为花卉之乡、彩陶之乡、牡丹之乡。

这不是江南古镇,却有它的魅力;这不是成都的宽窄巷子,却有它的灵气...有浓浓的乡愁,浓浓的亲情,充满活力...这就是临夏市独具民族特色的八坊十三巷。

八方十三巷位于临夏市区,是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景区如同乌镇西塘的江南水乡一样柔美精致,具有丽江古城特有的民族风情。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绘画等艺术,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普教育于一体,呈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图景。

这里不仅有古朴的照壁、古色古香的门廊院落、青砖灰瓦的街道,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砖雕、铜雕、蛋雕。漫步在这条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街道上,看着展示当地人生产生活的贺州砖雕、仿古木门窗,再加上八方民俗馆、八方手工艺馆、八方人物故事馆等展厅,城市的文化肌理深刻而清晰。

如果说,白天的八坊十三巷把临夏文化的精致和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夜晚的八坊十三巷,让美丽的临夏看起来焕发着绚烂的夜景,用璀璨的灯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静谧的古巷呈现着现代的繁华。从白天到夜晚,八巷和十三巷各显神韵,相得益彰,相得益彰,令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