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剧的行程有什么历史背景?
赵为左邻右舍唱歌,不仅让他沉迷于戏剧,也让人们在辛苦一天后有了娱乐的机会,娱乐和生活都不耽误。
渐渐地,赵开始不满足于这种单人表演,没有乐器的伴奏,没有别人的帮助。这让他感到非常孤独,有一种强烈的空虚感和不甘感。
有一年端午节,赵在街上闲逛庆祝游神。走着走着,他发现两个中年人在街道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表演歌剧。有两个人,一个是伴奏乐手,一个是演唱艺人。
赵从他们的表演中知道这两位艺术家有真本事。乐手的二胡拉得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当时那些专业剧团的乐手相媲美。歌手的唱功更是与众不同。赵发现他的唱腔与他擅长的弋阳不同。它来自南方,传染性很强。
赵见此情景,便上前仔细观看。这时,前面的两人开始表演笑话《目连救母》,流传已久,是许多戏曲传唱的经典剧目。赵对自然是非常熟悉。
在二胡的伴奏下,赵也跟着进入了剧情,不自觉地走到了场地的中央,与戏曲演唱者一起合唱。几个人都是功底扎实的艺人,配合非常默契,表演也越来越好,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天渐渐黑了,赵和两位艺术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于是赵就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去谈话。经过一整夜的长谈,他们决定组织一个剧团。赵负责剧团的设备,另外两人负责四处演出时寻找同行。这是少数人的交易。
几年后,赵等人组织了自己的剧团,到常德各地巡回演出。每逢节日或民间婚礼,赵的戏班总会出现。
事实上,常德地区的戏曲活动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兴盛,赵组织的戏班只是常德地区众多民间戏班中的一个。同时,益阳调当时已经传入常德。据袁中道《柿居录》和应龙《中原音韵答》记载,当时流行的除弋阳腔外,还有昆山腔、青阳腔和楚腔。明万历年间的楚调是指由益阳调演变而来的高音。
历史上,常德汉剧以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千阳、湘西自治州一带,远至鄂西南、黔东等地。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常德汉剧有三种声腔:高腔、羌腔、昆曲腔,现在以唱羌腔为主。它在声腔、剧目和表演风格方面与荆河戏和巴陵戏大致相似。
清朝康熙年间,随着清朝的休养生息政策,社会趋于稳定,常德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此时,秦腔、苏剧、徽剧传入常德地区,给了汉剧班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无力维持生命力的梨园艺人终于不再为生计发愁,开始将更多的精力从劳动生产转向戏曲艺术。
后来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强势崛起,取代昆曲腔,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
1910年左右,弹腔更占优势,高腔逐渐衰落。这一时期,常德出现了天元、瑞宁、文华、乐瞳四大名堂。
1949之前,戏迷一般称常德汉剧为“常德班”、“元和戏”,也有称“汉剧”的。汉剧之名,因湖北汉剧对其后期的影响而得名。
常德汉剧唱腔与汉剧唱腔、唱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北路西皮还保留着生离前的状况。黄儿调,又称“黄儿”,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的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中,黄儿与西皮调一起使用,统称为“皮黄”。
在湘剧、桂剧等剧种中,黄儿也被称为“南路”,与西皮的“北路”相对,或统称为“南北路”。清初,西皮是汉调的主唱,黄儿是徽调的主唱。清朝中期,西皮和黄儿开始合并。
常德汉剧继承了汉剧的高腔,其声腔包括高腔、昆曲、弹腔、杂腔。目前常德的汉剧以调为主,高腔次之。